
论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层次性.doc
5页论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层次性摘要:文章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会计核算 的一般原则及会计准则进行整理,将其归入到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 以理论为职能,以信息科学为技术辅助,以会计准则、制度为操作准 绳的核算体系,强调整体中的层次性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 经济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 容、核算方法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辩证 唯物论为哲学基础, 以经济管理理论为职能指导, 以信息科学为技术 辅助,以会计准则、制度为操作准绳的核算体系一、会计核算的哲学层辩证唯物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类 思维发展的科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论主张用联系的、发 展的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 研究一切事物, 强调对具体问题进行 具体分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从而也为会计核算提供了 最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1. 会计要素与物质运动观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 形式,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相 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我们知 道,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也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因 此,会计要素的划分、定义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结果的正确性、合理 性依据物质运动观中 “动 ”与“静”的辩证关系,会计核算的起点从三 个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收入、费 用、利润)展开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 (期 末余额)即财务状况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本期发生 额)即经营成果 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各要素因经济活动的需要此增 彼长(如,销售库存商品,减少资产,增加收入) ,动态要素与静态 要素相互转化,会计工作得以完整记录资金运动2. 会计等式与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各方面以及事物之间是既 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以差异和对立为前 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绝对的、无条 件的而会计等式正体现了各对立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 “资产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表明了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与负债、 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 会计主体由此开展复式记账, 建立相关 账户,记录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最终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 供财务状况的信息。
3.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时空观辩证唯物论认为,时空是物质的 存在形式,具有相对性、有限性、绝对性和无限性而会计核算的基 本前提正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所作的合理设定比如,会 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立 足时空观的空间相对性,排斥了相对时点主体的其它组织,规范了会 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再比如,会计分期,时空观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顺序性,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在不存在破产清算风险的情 况下,会计主体将持续不断地把经营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 长短相同的期间从时间的无限性中,去观察相对有限时间内的经营 成果及相对时点上的财务状况二、会计核算的经济管理层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 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在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发挥着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会 计信息,以便有关方面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第二,通过会计信息向人和债权人反映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第三,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不难看出,会计职能由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模式作引导, 会 计核算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无一例外地服从经济目标的指挥棒。
因此,我们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都应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服从经济管理的基本法则1.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包 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而会计信息的报 告必须经过确认和计量两个步骤, 这两步程序正是能否正确、 直观反 映经营管理所需会计信息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长期的会计核算工作 中,为遵循经济规律,满足管理需要,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被列为会计核算确认和计 量的一般原则 这四个原则无一例外地强调: 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 础,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作出决 策当然,不同的会计主体其经营模式及管理方法存在差异,因此, 在会计信息的核算标准中并没有一个包罗各种实体, 全而细的统一准 则,即便是我们现在谈到的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在特殊实体的经 营管理背景下也是可能不同的 如,我国单位就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不 是权责发生制 这既符合经济管理的需要, 又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的世界观相符2.会计核算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常需 要考虑到以下三个补充因素: 谨慎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 式原则即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其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正视经 营活动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不能将之回避; 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信 息的提供同样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并与管中的 “例外管理 ”理论一脉相 承;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直接提出经济实质重于形式, 对会计的经济 管理理论基础加入新的诠释三、会计核算的信息系统层早在 20世纪 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 《会计基本理论说明 书》文件中已指出 “会计实质是一个信息系统 ”关于会计实质的问题 本文不作讨论,但会计核算的过程无疑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确认、 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的工作,正是要从价值的角度综合反映社 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信息 而现代信息管理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 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 以计算机技术为 主要研究工具, 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并以其快速发展带动 会计核算方法的改革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会计是采用信息系统的方法进 行经济活动的价值反映,其能否合理地收集、加工、传递和利用的会 计信息,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评价会 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标准有: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 性这五项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信息处理全过程,客观、及时;在信 息加工阶段保持会计指标在横向、 纵向上的口径一致;在信息利用阶 段发送的信息具备相关性、明晰性,形成有序、有效的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