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单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x
2页第10课 古诗三首 马诗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请打开单元导语页,认真阅读导语页的内容,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习任务二:激趣导入,初读《马诗》 1.课前成语积累你会填吗?(课件出示)一( )当先 ( )到成功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2.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次朗读古诗,标注停顿4.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汇报交流,借助注释,理解词语学习任务三:品析诗句,感悟诗情1. 学习古诗前两句课件出示)2. 观图片,结合自己的想象去感受场景3. 学习后两句: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可是却恰恰相反诗人发出感慨,为何有如此想法呢?请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的资料说一说4. 背诵《马诗》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一 :【预设】生1:我发现了本单元的主题跟爱国精神有关生2:我发现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两个:一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二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生3:我发现这一单元对写作文的要求是“习作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4.导入:同学们真会读书,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理想和信念”,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那一幅幅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学习任务二:1.马2.略3.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4.(1)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漠的广阔、荒芜2)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3)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课件出示钩的图片)学习任务三:品析诗句,感悟诗情1. 略2.教师引导:大漠、燕山是古时候的边塞之地,曾有过无数的战争,无数证人们的鲜血与生命在这里挥洒学生体会到:冷清、悲凉、孤寂等带着这种感觉诵读马诗的前两句3.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人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