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压线知识.doc
5页等压线 1.知识点 在同一水平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 500米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余半(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3.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 = 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 ÷ 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4.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北球 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5.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明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①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在中纬度带(温带)地区可形成锋面,即称为锋面气旋③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为热带气旋 (3)锋面处等压线密集 冷锋:锋后有雨,大风;暖锋:锋前有雨实例:我国雨带、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6.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成因 势力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全球气候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产生部分地区季节降水的差异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夏季风的形成 二 等值线 一、概况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做图要求 把数值相等的各点用圆滑的曲线连起来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 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 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 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 (一)等高线 1.知识点{(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单位:米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等高距 (3)判读任何一点的高度:200 m < A < 400 m,B =400 m (4)示坡线:垂直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下坡向 2.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 (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 (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 500 米,坡徒。
(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高度低于 500 米,坡缓 (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 200 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 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 (9)陡崖:两条或多条等高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高线条数为 n,等高距为 d,则(n- 1)d≤陡崖高度 < (n+ 1)d) (10)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4.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 0.6℃ 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5.在等高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注意喜阳植被与喜阴植被的选择 7.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图 (1)按 要 求 在 等 高 线 图 上 做 出 剖 面 线 (可 以 是 题 目,也 可 以 是 图 给 出要求)。
(2)建立坐标系统,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和垂直比例尺建立原则是使图形协调 (3)在坐标中作剖面线与各等高线交点的投影 (4)用圆滑的曲线连结各点 8.应用 (1)道路选线:要求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尽量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安全系数大(当然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 (2)铺设输油、气、水管线:则应注意高度差,利用油气水的流动性特点自流 (3)水库选址:①判断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坝址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②库区范围应是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或宽阔谷地,能提供足够容水空间;③大坝以上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能为库区提供较充足水源;④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保证库区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⑤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形等 (4)农业土地利用: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结合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③山地一般为林业;④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 (二)等温线 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 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气温差异越小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 等温线与海岸大致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等温线为闭合———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高度反相关) 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 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高高低低”规则) {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 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 5.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性质 在海洋中,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判断半球及洋流性质,还可以根据大洋名称判断洋流名称。
{等温线向低值(或高纬)弯曲的舌部顶端———暖流 等温线向高值(或低纬)弯曲的舌部顶端———寒流 6.根据等温线判断气压和地势:气温越高,地势越低;同高度则气压越低 (三)等压面 1.知识点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气压单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2.根据等压面弯曲判断近地面气温及热力环境 {等压面向高凸———高压区———近地面气温低 等压面向低凹———低压区———近地面气温高 (四)等压线 1.知识点 在同一水平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①高空(1 500米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②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余半(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3.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原理: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越小①同一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②不同图中:可计算水平气压梯度 = 两点气压差(两点图上距离 ÷ 比例尺) 结论:风力大小与气压差成正比;风力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4.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北球 1月(夏季)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中有高压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 1月(冬季)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中有低压中心 5.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1)封闭等压线: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明朗天气 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③实例:我国秋季秋高气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①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在中纬度带(温带)地区可形成锋面,即称为锋面气旋。
③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为热带气旋 (3)锋面处等压线密集 冷锋:锋后有雨,大风;暖锋:锋前有雨实例:我国雨带、冬季寒潮、北方夏季暴雨 6.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成因 势力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全球气候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产生部分地区季节降水的差异如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夏季风的形成 (五)等降水量线 1.知识点 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等来说明一个地方气候的特征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降水量线 2.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