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7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及练习课(4-7).docx
19页总4课时 第二单元 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点】1.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学指导】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本书内容应注意启发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物体的空间方位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话等)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对一些一时理解不了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 “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采用“生活中的数学”板块形式,加以介绍,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上、下、前、后……………………………………………………1课时 左、右………………………………………………………………1课时第1课时上、下、前、后【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2、4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其相对性教学难点】区分上、下、前、后【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 教师做“母鸡”,一学生做“老鹰”,其他学生做“小鸡” 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提问:母鸡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生:母鸡的前面是老鹰,后面是小鸡,上面是屋顶,下面是地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和前、后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进行新课】 1.认识上、下、前、后 师: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出示主题图课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这是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长江,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桥上的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你说我对”的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好吗? 生:好! 师:卡车在火车的( ) 生:上面 师:轮船在火车的( ) 生:下面 师:很好!你能像刚才那样和同桌来对一对吗?请同学们先合作对一对,再全班交流 汇报交流、归纳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 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 公交车在卡车的后面,卡车在公交车的前面 2.拓展活动1)拍手游戏 ①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②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分别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和前后关系的画 【课堂作业】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2.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标出来 ■ ▲ ○ ★ ◆ ● ⬆ ⬇ ▽ ◇ ☆ □1.☆在□的(左 右)边 2.◇在■的(上 下)面3.★在◆的(左 右)边 4.▲的右边是(☆ ○)3.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4.下面是小芳家的客厅,小芳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动画片呢! 请你说一说1)坐在小芳左边的是_________,坐在小芳右边的是_________2)小芳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什么?(3)电视放在桌子的_________面,桌子的下面是什么?【课堂小结】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的知识,它们都是表示方向的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上和下,前和后课后作业】1.练习二的第2、4题2.完成《基础训练》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第1课时上、下、前、后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公交车在卡车的后面,卡车在公交车的前面。
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设计,能够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指鼻子和拍手游戏、说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跟着说、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等多样化的练习等等,在这一个个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不够,如: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发表不同见解等,激励性语言使用较少3.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闪光点用准确的语言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后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物教(学)具这样从直观形象的具体情境中,抽象事物的本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形式多样的评价,真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男左女右的由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父母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父亲往往在左边,母亲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分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就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第2课时 左、右【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3、5、6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区分左右【教学准备】课件或插图、卡片 【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进行新课】1.感知左手和右手1)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教师告诉大家: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说? 生: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提示课题: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游戏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与“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2.理解左边和右边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书上的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具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放好橡皮、尺子、文具盒、铅笔四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橡皮)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铅笔)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填在书上 师:同一样东西,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说一说 师:文具盒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②说出文具盒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些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以文具盒为标准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左边有尺子和橡皮,右边有铅笔 (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再说一说打乱学具摆放顺序,同桌互相说 3.体会“相对”,加深理解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教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教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们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教师又举起右手 教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教师和学生同举左手体验4.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师:在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持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定规则的事例也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2)可爱小司机 出示下面十字路口图 模仿表演: 一组的同学当“客车”司机,二组的同学当“自行车”司机,三组同学当“货车”司机,四组同学当交通警察。
师:请各位“司机”朋友用手势表示自己的左方和右方 师:货车、客车、自行车开起来 表演两遍,让学生充分体验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师:为什么自行车和客车的答案不一样呢?(自由说说 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变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2.动脑筋(出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图) 小聪问大家:“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执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按图示),①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 ②组织、指导学生体验:女孩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