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docx
3页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中秋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 、 “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 ,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幅中秋节手抄报画面温馨浪漫,以中秋月为主题,点出中秋传统习俗——赏月,版面设计精美,突破了方方正正的形式,值得借鉴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 、 “八月节” “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 “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 “月夕” “追月节” “玩月节” “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中秋节从 XX 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 年 5 月 20 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 , “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