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doc

5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9192438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0K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51.1 项目概况 151.1.1 项目名称 151.1.2 承办单位 151.1.3 项目建设地点 151.1.4 建设性质 151.1.5 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 15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51.3 项目背景介绍 161.4 编制依据 171.5 可行性研究范围 171.6 研究结论 18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2.1 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 192.2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 192.3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科教兴市的先导工程 202.4 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202.5 实现云浮科学崛起,建设幸福云浮的基础工程 202.6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2.7 优化育人环境 22第三章 项目建设基本条件分析 233.1 区域建设条件 233.2 气候条件 233.3 交通条件 233.4 经济条件 243.5 公共设施条件 253.6 施工条件 25第四章 建设方案选择 264.1 建设原则 264.2 建设内容 264.3 建设方案设计 264.3.1 设计原则 264.3.2 设计依据 274.4 布置方案 284.4.1 墙体设计 284.4.2 外墙装修设计 284.4.3 内墙、柱面装修设计 284.4.4 楼地面设计 294.4.5 屋面设计 314.4.6 门窗设计 324.4.7 给排水设计方案 324.4.8 电气设计方案 334.4.9 网络通讯系统 354.4.10 通风设计方案 354.4.11 消防设计方案 35第五章 资源节能措施 365.1节能依据 365.2 项目能源品种选用原则 375.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375.3.1 供水 375.3.2 供电 385.4 节能措施 385.4.1 建筑节能 385.4.2 电气节能 385.4.3 用水节能 39第六章 项目实施计划安排 406.1 工程组织与管理 406.2 施工部署 406.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26.4 工程招投标 43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457.1 设计依据 457.2 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457.3 项目位置环境现状 467.4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467.5 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467.5.1 大气保护 477.5.2 生态环境的保护 477.5.3 人群健康保护 477.6 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487.6.1 废水处理 487.6.2 废气、噪声处理方案 487.6.3 固废处理 48第八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 498.1 安全措施 498.1.1 设计依据 498.1.2 安全措施方案 498.1.3 卫生方面措施 508.1.3 自然环境危害及防范 518.2 消防 518.2.1 设计依据 518.2.2 消防任务及防火等级 528.2.3 消防措施 52第九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539.1 组织机构 539.2 项目管理 539.2.1 项目财务管理 539.2.2 项目管理职责 539.2.3 项目监督 5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610.1 投资估算 5610.1.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5610.1.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5610.1.3 建设项目总投资 5810.2 资金筹措 60第十一章 财务及社会效益评价 6111.1 财务评价 6111.2 社会影响分析 6111.3 经济效益 6111.4 社会效益 62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6312.1 结论 6312.2 建议 63安塘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建设项目1.1.2 承办单位**市**区**中学1.1.3 项目建设地点**市**区**中学校区内1.1.4 建设性质新建1.1.5 建设项目规模及内容本工程为独立一栋,占地面积381.25m,总建筑面积1759.53m ,地上五层;首层为学生饭堂和厨房,二层为学生饭堂和教师饭堂,三至五层为教师宿舍。

      建筑高度18.30米1.2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中学位于**街夏小公路侧,创办于1904年,前身为“宏毅一等学堂”,1968年改制为中学学校环境优雅、整洁、美观,书香浓郁,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建筑面积834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36人,在编教师48人1.3 项目背景介绍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义务教育的功能或作用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视角转变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全面视角我国义务教育总体是落后的,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的要求,与今天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也是不能相匹配的而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往往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它们在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上意识超前,拥有先进的科学理论,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彻底改变义务教育现状,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发展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目标,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2006年全国义务教育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指出“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义务教育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的发展义务教育,使其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等阶段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中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了解决**中学师生生活空间不足的问题,在**中学建综合大楼一幢,目的是有效整合办学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和谐发展规模效应,以便更大的发挥义务教育特色,争取成为**中学的优秀品牌1.4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6.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7.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2009年);8. 《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文件粤发〔2007〕19号);9.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10. 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1.5 可行性研究范围1) 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2)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3) 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4) 对建设项目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5) 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6)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7) 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方案1.6 研究结论本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对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建设、落实“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应尽早实施本项目总图规划方案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满足节能、环保、消防等要求,实施计划较为周密,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建设用地m2381.252建设面积m21759.533建筑密度m18.30 5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适应教育形势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广东省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广东省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全面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

      当前,全省教育发展工作正沿着“创强争先建高地”目标进发199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广东教育强省的目标,2012年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实现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市(市、区)全覆盖建设教育强市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目前,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中已有8个市实现了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其它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创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云浮市必须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加快启动“创强”工作2.2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教育强市、教育强市(市、区)、教育强镇(街)是从政府责任、教育管理、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衡量当地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教育创强是推动区域教育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的强有力抓手云浮市必须充分利用“创强”这个重要抓手,全面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云浮市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2.3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科教兴市的先导工程《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全覆盖,其他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区域教育创强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云浮市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必须通过“创强”工作,全面夯实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依靠教育发展,教育强则科技兴,科教强则云浮兴云浮市要实现科教兴市的目标,必须依靠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必须继续加快教育发展,必须加快“创强”工作2.4 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创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云浮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大多数通过“创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加快云浮市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创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加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都能享有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2.5 实现云浮科学崛起,建设幸福云浮的基础工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根本靠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实现科学崛起、建设幸福云浮的目标,必须持续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加快“创强”工作。

      从2012年开始,用4年时间把云浮市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通过“创强”工作,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使我市初步实现学前教育规范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