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层纪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18432767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层纪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方面一是纪检干部年龄偏大、人员结构不合理ﻭ 二是业务能力不强,懂监督、敢监督的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执法监察、“一案双查”方面更为突出,为此需加大培训力度二、思想认识方面不到位一是干部职工认识不到位,普遍认为监察干部就是无事找事,存在抵触情绪 二是部分纪检检查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领导、怕丢选票的现象时有发生ﻭ   三是个别班子负责人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纪检监察干部难以有效监督    四是少数个别干部存在侥幸、无所谓的心里   三、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如何实现“三转”、怎么实现“三ﻬ转”不清楚、无从下手 二是由于面临多重考核,如地方纪委及相关部门的考核,纪检监察干部很难聚焦主业,实施有效监督 三是职责定位不清、存在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ﻭ     四是由于存在老好人思想,导致执纪问责不到位,要求多落实少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个别纪检组长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导致“只挂帅、不出征”现象2021年3月11日ﻬﻭ    一、问题一是从思想认识看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教育。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表现出来,致使眼光短浅的人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腐败促进了经济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经济发展有些错误地认为“监督是对领导的不信任,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搞活经济”,“监督会削弱领导的自主权,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发展”,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有畏难情绪,人家搞经济挣钱,我们给人家找那么多事,人家还不欢迎 二是从领导体制方面看ﻭ    《党章》规定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体制模式实际上是以地方党委主导模式可是《党章》所赋予的同级纪委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那么这种监督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的操作性就值得商榷了实践中“一把手”监督难、不到位问题,最终的指向和出路都倾向于领导体制(儿子怎么监督老子派出机构机构也一样,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本身的属性(是得罪人差事),在加上本身的级别又低,又怎么能协调监督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工作呢在工作中经常要受到工作经费、配备设施的困难限制,所以艰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是从工作机制方面看纪委和监察局和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纪检监察一岗双责。

      工作实践中有个主副问题,纪委履行职责是《党章》和党内法规,监察局履行的是依据《行政监察法》,或许是这种“双重身份”的缘故,纪委也受了政府的领导纪委的“杂务”明显的过多,主业不够突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作风建设整套推进,派出机构就更明显杂乱,平时中心工作中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植树造林、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等工作都是纪检组长牵头,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那么部门“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及业务监督力度就软肋了,缺乏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ﻭ    四是从机构方面来看地方党委、纪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合称五大班子那么纪委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可是事实上都是名不副实象纪委副书记是正科,常委是副科但是其他几家大班子副职都是县级,纪委这个“班子”也是矮了半头的班子纪检组长是部门副职一级担任,可是部门系统大多数单位是正科级,在工作中就显得低人一等当然,这不是重点和关键,关键是对于工作的协调和监督上,力度必然欠缺    五是从派出机构如何协调反腐败看从中央规定看,派出机构的纪检组长,继续担任该部门党组成员,在现实中,都排在其他班子成员未末ﻭ  那么纪检组长如何发挥反腐败的协调作用。

      如何加大协调的力度目前没有看到有什么好的保障机制和措施,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架构和摆布好这个关键问题,对于做好反腐败工作又是至观重要的   二、建议纪检监察党内监督的框架基本构成,党内零距离监督机制是我党建党以来的最基本的经验和收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把反腐创廉宣传教育纳入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总体部署,完善过去由纪委唱独角戏的办法,形成“全党动竹子,全民动稻子”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氛围其次,在社会转型期,要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扩大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党内条规,法律教育,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地头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警钟长鸣再次,要充分授权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从人、财、物上给以充分的保障,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大范围、大声势地宣传教育活动ﻭ    2.改革纪检监察监督体制省级以下纪律检查机关垂直管理(比照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运作),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机构的独立监督权的问题,从实质上填补同级平行监督和次上而下民主监督的空白点既然基层纪委算五套班子,那么就要落实中央有关干部任用政策(县级纪委书记应该是正县,副书记是副县,常委是正科)。

      监察局长(参照公安部门的做法)由副县长担任派驻纪检组为正科级别,组长一般由同级部门正职拟任,在部门设纪检监察办公室,编制2—3名(驻在部门确定一名) 3.建立和完善纵横监督网络体系构建县级以上纪检监察网,设立网络举报信箱、案件查处和问题解答等专页ﻭ    确立国家部委办到县级部门纪检监察业务垂直监督体制,出台相关业务政策时必须明确要求同级纪检监察介入监督,同时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纪检监察组织的指导,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贯穿全过程   4.创新监督工作机制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必须以权力为后盾,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方式要从大环境上造就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内震慑权威性,把监督关口前移,要从制衡管权、管人、管钱、管物上寻找治本措施,加强事前监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就监督到哪里,建立一套我党特色的纪检监察监督制度ﻭ 5.疏通纪检监察干部的出入口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特殊行业,是党的左膀右臂,要选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在基层后备干部培养、提拨任用方面首先在他们中选拔,做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用制度确定下来同时要保证足够的学习培训经费,特别是要落实工作中车辆配备、办案设施、福利待遇等政策。

      ﻬ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改革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需要我们认真找准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ﻭ    一、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和发展途径来看,客观上面临着“四个新变化”:即任务更加繁重,领域大大拓宽,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更加严格这些新变化,迫切要求纪检监察工作要正视和解决好与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客观分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的不适应ﻭ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纪检监察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ﻭ    (一)思想认识上的不适应ﻭ     各种机制、体制和制度不断完善,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面对成绩,个别纪检监察机关产生了松懈麻痹思想,习惯于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对反腐倡廉工作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认识不足,不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的对反腐倡廉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把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着眼点单纯依靠在增加人手上,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有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有的本位思想严重,认为狠抓纪检监察工作会影响本地区各级阶段性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于是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二)领导体制上的不适应一是在现行领导体制下,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难以有领导体制上的不适应ﻭ   效发挥,尽管中央纪委多次明文授予地方监督检查权,但像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和对同级党委副职的初核等,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二是对派驻机构管理体制迟迟难以理顺,派驻机构说起来是双重领导,但由于其人事管理在部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等要依赖部门,因而在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过程中,当部门工作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发生冲突时,难免出现重部门工作轻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倾向,特别是在执纪办案过程中容易受部门因素左右和影响三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兼职过多,专职不专现象严重,多数乡镇纪委与党委的办事机构和组织、宣传部门合署办公,普遍存在组织关系复杂,工作关系不顺,精力难以集中等问题;各部门派驻纪检组长大多数也同时分管多项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在很多时候反而变成了配角,结果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的地方和单位甚至以设置纪检监察岗位为由,为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纪检监察岗位不相适应的人变相给待遇、搞照顾,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三)工作机制上的不适应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系统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尚未探工作机制上的不适应。

      ﻭ 索形成,加之缺乏有效的落实措施,致使各项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工作方法简单一些纪检监察机关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延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老观念、老做法,不能够以人为本,不注意工作方法,不讲求工作策略,对有问题的干部,不是以关怀帮助为主,不是采取开展批评教育和谈心活动,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改正、加强预防,而是习惯于照搬条例,简单处置,不能够有效发挥好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的职能作用二是工作落实不到位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等、靠的思想,不愿主动触及矛盾,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不准基层的真实情况,不能集中精力静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临机处变百无一能,对出现的新情况、问题提不出有见地的针对性对策,工作主动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一是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  重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但是,一些本应是政府或其他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如治理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各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本应是督促配合有关部门,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成了“事事牵头、样样主抓”,有时还充当了“开山斧”、“救火队”的角色,哪里阻力大,哪里问题多,哪里就让纪检监察机关去抓。

      这种“越俎代疱”、“包打天下”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不时发生,严重削弱了组织协调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职能错位二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惩处”轻“教育”,有时重“教育”轻“惩处”,有时重“监督”轻“保护”,有时重“保护”轻“监督三是工作不负责、怕负责某些本属于纪检监察机关自身职责范围可以决定的事项不去决定,而是找出种种借口和理由去向同级党政领导多头请示、报告,往往错失良机、贻误战机,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ﻭ   (五)队伍建设上的不适应一是知识素养有待提高,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纪检监察干队伍建设上的不适应ﻭ   部的知识面不够宽,而且缺乏能够了解国际法律法规、国际经贸规则的人才,缺乏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熟悉市场经济、现行法律法规和财会电算知识,在办案方面新手多,办案能手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