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C卷 含答案.doc
4页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20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符合保教结合原则B.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课是学习知识地唯一途径,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一日生活地整体功能原则C.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地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地启蒙性原则D.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地做法符合培养精英地教育原则 2、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立一个人搭建积木转变为与其他同伴联合搭建,这样体现了幼儿( )。
A.社会性发展水平B.运用材料地水平C.概念发展水平D.创造水平 3、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朋友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同学的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小明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B.观察学习C.迁移学习D.试误学习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学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5、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6、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这种情况是可能是?( )A、急性肠胃炎B、义务落入气管C、急性喉炎D、支气管哮喘7、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 )A.直接一致的B.不一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无关系的8、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9、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
A.听觉辨别力较弱 B.想象力非常丰富 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 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10、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幼儿园集体教育包括哪些方面?2、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注意的规律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鉴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2、材料分析: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安全教育”的教育活动设计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答案】B【解析】A,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符合发展适宜性原则.C,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地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地独立自主原则.D,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地做法不符合教育地基本原则,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地人,幼儿教育也不例外.B,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课是学习知识地唯一途径,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一日生活地整体功能原则,幼儿园要实现教育游戏化,游戏教育化,幼儿地活动要具有教育性,上课只是幼儿学习地一个途径.2、【答案】A【解析】儿童与其他同伴联合搭建体现了儿童地合作意识,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地体现.社会发展是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心理特征与能力地发展.3、B4、【答案】 A。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5、C6、B7、A8、C9、C1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幼儿园时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幼儿社会性的教育工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最适合于幼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与人交往方面的知识及社会行为规范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丰富幼儿的社会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地促进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创造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3、注重个别教育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相互比较,发现那些在社会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幼儿,并有意识地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和集体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改正缺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答案如下: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兑换劲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注意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等方面它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用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律: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如何引导幼儿注意选择活动的目标,应该考虑到这些规律教育意义: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2)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②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③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教育意义: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内容多样3)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考虑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如果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练,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另外更要注意,当要求幼儿注意两件或更多的事情时,其中有一件或几件应该是幼儿已经掌握的或熟练的,是幼儿能力范围之内的,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事物,否则,幼儿的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②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教育意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4)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一般来说,幼儿在较短的时间片段中不能注意较多的事物。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根据注意广度的这些规律以及幼儿注意广度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组织活动时,应向幼儿提出明确的任务,而且任务具体,不能同时提出的太多,以免影响幼儿对某一活动任务的注意范围;在教授幼儿知识或讲述某一事物时,所使用的教具或所出现的事物一次呈现的不能太多;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考虑到注意对象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的活动一定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因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帮助他们把这些注意的各个对象联系起来,并且由于幼儿能够理解注意的对象,从而扩大幼儿的注意范围教育意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同一段时间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 ①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最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③依据事物最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他们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
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持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①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