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3不要”远离问题.doc
6页以“3 不要”远离问题很多人做工作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反正问题还没出现,管它呢, 等有了问题再说何况,哪那么凑巧,不好的事情就发生在我身上, 什么防患于未然,什么早作准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那些无用 功干什么?然而,仔细想想,哪个问题的出现、哪次灾难的降临,会给我 们提前发通知,让我们提前作准备?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去补救,往往为时已晚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轻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远离问题的出现呢?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用“3 不要”来概括:不要等灾难发生后才开始重视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爱安逸,对可能发生的痛苦有种侥幸心理, 总认为问题不会有多严重,直到灾难真的发生了,才开始重视2009 年 6 月 5 日,成都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公交车起火事件 当时,一辆正在行使的空调公交车因人为纵火,发生燃烧,造成了 28 人遇难、74 人受伤的惨剧据现场的人描述,被困在车内无法逃生的乘客打不开门窗,只 能在大火中挣扎呼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惨烈的情景如同人间 地狱整辆车被烧得只剩下了黑色的铁架子,罹难的乘客挤在车门 处还保持着逃生的姿势,还有些遇难者倒在过道的地上,而他们的 面容都已经被烧得无法辨认,只能靠 DNA 对比来确认他们的身份。
这场惨剧不仅令人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因为大 多数人都需要搭乘公交车上下班,每个乘客都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危 险在追查事故原因的时候,人们发现车内竟然没有按规定配备安 全锤,难怪当时遇难的乘客无法砸开车窗逃生据了解,早在 2006 年,成都市的媒体就报道过公交车上没有安 全锤的问题当时还有乘客开玩笑说:“我今后得自己随身携带一个 铁锤!”可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很多人都觉得公 交车就是在城里开开,万一有什么事也还有 119 可以救援,可是事 故真的发生时,那短短几分钟就已造成过百人的伤亡,等 119 赶到, 惨剧也已经无可挽回了事后,成都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引咎辞职,有关部门也采取了 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补救和预防,如在车内增加配置用来砸开窗户的 安全锤,空调车分批对车窗进行改装,提高应急状态车门开启的可 靠性,增加能作为应急出口的活动侧窗,对公交司乘人员进行安全 应急培训等等而很多城市也在这次灾难中吸取了教训,对本市的公交车的安 全采取系列措施能够重视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样的事 情再次发生,这固然也是好事可仔细想想,为什么非要等到灾难 发生了才开始重视?难道这些并不复杂的安全措施,非要用近百人的 伤亡才能换回? 不说别的,就拿配备安全锤来说,这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容易 做到的事情。
尽管有人说,以前公交车上也曾配备过安全锤,但老 有一些乘客不守规矩,偷偷拿走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配备安全锤的 理由哪怕在司机的旁边或座位底下放上几把也行,虽然几把安全 锤或许不能让所有的乘客逃离火海,但起码能让不少人在灾难中逃 生翻开报纸,类似的事故经常可以看到其实,如果能重视问题, 事先做好预防工作,把工作做到位,绝大多数的灾难都是可以避免 的与其等到灾难发生后才痛心疾首,不如平时多一点重视,这样 才能远离灾难不要等失误造成之后才后悔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我的工作出再大的问 题也不可能严重到成为一场灾难 ”如果不升级为灾难,那么错误就不叫错误、问题就不成为问题 了吗?我想不会有人同意这样的话况且,即使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 可能也会带来不小的损失通用电器前 CEO 杰克·韦尔奇在他的书《赢》中讲了这么一件 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杰克·韦尔奇对核磁共振成像仪产生 了兴趣这种机器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通道,在为患者作检查的时候,患者必须在这个封闭的通道里待上 40 分钟有不少患者都会有种要 窒息的感觉,甚至产生得了幽闭恐惧症的感受当时有消息称,日立公司正在生产孔道更宽的核磁共振成像仪, 杰克·韦尔奇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可是 GE 的医疗事业部门的人却不 愿意理会这种产品,他们认为,要想让孔道更宽敞,就必然要牺牲 一定的成像质量,医院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产品的杰克·韦尔奇再三请他们认真考虑一下,他觉得医院未必不会 同意用成像质量来换取患者的舒适感受,尤其是在做那些比较简单 的检查,如手肘和膝盖检查的时候而且,成像技术难道是不可改 进的吗?然而医疗事业部的反应仍然很敷衍,对杰克·韦尔奇的意见没 有认真对待失望之余,杰克·韦尔奇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个外行, 也只能无奈地闭上了嘴可是一年之后,日立公司果然生产出了宽孔道的扫描设备,一 举夺取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时候,杰克·韦尔奇十分后悔:为什么 自己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没坚持要求开发大孔道设备呢?但是现在后悔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如果当初杰克·韦尔奇能够 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就不会让 GE 再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日立 公司的脚步我早知道会这样” ,或者“如果你们早听我的就不会……” , 这样的话谁都会说,可是对事情的结果没有丝毫帮助既然“早知道” ,那为什么不“早解决” ,而非要等到失误造成之后才后悔,才想办法弥补呢?失误造成之后再补救,反而会花费更 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对单位来说绝不是好事。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人都有过类似的扮演事后诸葛亮 的经历吧?可能有人会说:“我当时是想解决的,可是老总不同意, 同事不合作,我也没办法 ”是的,这很令人为难,可是,这就是你的工作你需要找到更 多、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让错误发生不要等问题成堆了才知道反思大问题往往都是由小问题堆积起来的,小问题不去解决,久而 久之就会累积成大问题,这时候再去反思,再想去解决,往往就要 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一定好看看那些优秀人士的工作习惯,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在发现了问题的一点苗头时就及时纠正,绝对不会让问题堆积 起来请问你一个问题:在办公室里,一盆叶子发黄的花会引起什么问 题吗?那能有什么问题啊?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这么以为但是,在净雅 集团,却因为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一盆枯萎的花,引起了副总裁的高 度重视她为此“小题大做” ,并在该集团刮起了一场重视质量的 “风暴” 这盆花是张桂金在辉煌净雅酒店巡视工作时,在一间贵宾厅里发现的她当即把花搬到会议室,并召集所有管理者开会许多人不解,甚至不以为然看到大家这样的表情,张桂金说: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质量管理出现了大问题。
”寻根究源,这盆花为什么会枯萎?枯萎的花为什么还摆在房间里?这 说明有关负责人对这件事根本没上心那么只是相关负责人的事吗? 其他人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就没看见花枯萎了?看到了为什么没理会?这说明大家缺乏问题意识,责任心不强,说明根本没把问题重 视起来一盆花都照顾不好,一盆枯萎的花不该摆在房间里的事都 没管好,那在大事上又怎么能让人放心?张桂金从这盆花延伸到净雅的品牌服务上,终于让大家理解了 她的良苦用心之后,大家都加强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使整个公司 的工作状态和水平有所提高如果张桂金不理会那盆花,那等到更多类似现象出现的时候, 再想解决问题就得付出更大的成本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叫“防微杜渐” ,今天的小问题,可能就是 明天的大麻烦,所以一个工作到位的优秀人士,应该像张桂金一样,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绝不敷衍和拖延。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