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笔记 岳麓版必修3》.doc
2页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思想界又一次十分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具有民主色彩的反传统的批判思想,中国面临着一次重要的社会转型机遇一、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思想文化: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西学东渐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家及其批判思想(一)李贽及其“异端”思想: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著作《焚书》《藏书》异端”思想:否认孔孟学说(思想)的绝对权威、批判程朱理学,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人必有私,追求物质享受、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人的自然权利男女应该平等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动摇了传统理学的基础,茅头直指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也体现了鲜明的战斗精神(坚持真理、勇于斗争、不畏强暴、正直勇敢)——孤胆英雄](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生平2、主要思想(1)批判程朱理学,倡导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学术方面: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明主治吏,不治民在经济方面: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影响深远: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思想源泉2)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君主敲诈剥削人民,导致人民生活悲惨,君主专制是社会诸多弊病的根源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3)限制君权的理论与设想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顾炎武)黄宗羲:提出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是非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是内阁,另设监督和咨询机关(即“学校”),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从中看出?倡导言论自由,以众治取代独治,以法治取代人治,设立最高权力机构和监督机关限制君主权力总结:君主专制是社会诸多弊病的根源。
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倡导言论自由,实行“众治”,“法治”,设立最高权力机构和监督机关,限制君主权力三、明清之际出现批判思想的历史影响、评价⊙影响:(1)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2)为儒学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3)经世致用思潮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4)对后世的启蒙,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一些知识分子尘封的历史记忆,近代的维新志士和革命志士才深深想到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价值,他们受到启发,为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寻找历史依据所以说,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影响主要在后世但它对当时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社会弊端的无情批判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4、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合一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迎接佛教和道教挑战,吸纳其思想,形成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新思想体系⊙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