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工业区设计导则研究_以山东诸城临港工业区为例_运迎霞.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6737268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2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工业区设计导则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工业区设计导则研究 ——以山东诸城临港工业区为例 运迎霞 刘雪娇 任利剑 【摘要】【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设计导则目的在于通过图纸、文字等多种形式,从三维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空间布局、建筑形态、景观环境等方面,一方面提供指示和引导,另一方面加以控制和约束,完善空间体系,加强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工业区相对于其它城市功能区而言,在设计导则的编制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在比较了几类不同城市功能区的设计引导重点之后,将常规的设计导则引导内容结合工业区特点做出了相应调整,对工业区的交通组织、功能布局、建筑风貌和廊道界面几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控制要求,并结合山东诸城临港工业区项目规划,对其内容进行了实践探索 【摘要】【摘要】设计导则;工业区规划;设计引导 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贯穿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全过程[1]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深化落实城市空间景观要素,对城市特色、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景观风貌、城市界面等内容进行引导和控制,使控规更加完善、合理、易操作 在城市设计的成果表达中,设计导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特色的成果形式,是城市设计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2]。

      近年来,城市设计导则广泛地应用在各地的规划实践中,如上海编制了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深圳市编制了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编制了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等 但这些导则主要针对城市核心区、历史街区等重要的景观地带或保护地带,对于工业区的设计引导则较少受人关注而实际上,工业区内立体空间形态、景观风貌不仅影响着区内人员的工作、生活,而且影响着工业区本身的生产效率, 因此同样应该用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设计, 并通过编制成设计导则,把对这些要素的要求图纸化、规范化并广泛应用 1.1. 控规阶段的设计导则简述控规阶段的设计导则简述 1.1.1.1. 设计导则的目标设计导则的目标 在控规阶段, 传统的城市规划偏重于二维的土地利用及设施的配套, 城市设计则从三维的角度出发,关注建筑形态、空间形态、景观环境方面,完善控规的控制体系设计导则作为控规的一部分,是一种有限理性的弹性控制[3],其重点在于通过文字、表格、图纸等多种形式对城市空间和环境提出指引和规定,尤其是为控规中的引导性要素提供一种通用的法则,一方面为设计提供指示和引导,改善城市空间,提升景观品质,强化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也对一些因素加以强化和制约,保障公众利益,达到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也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2.1.2. 突出设计突出设计导则导则的适用性的适用性 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设计导则应结合这些特点, 确定不同的引导要素和重点,加强其适用性如针对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大、建筑密集度大的特点,设计导则应将重点放在与城市空间公共性塑造相关的要素上,以增强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性和联系性[4];对于滨水区,则应重点引导开放空间要素;对于居住区,建筑风貌和景观设计引导是其要点;历史街区导则应着力于历史环境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表 1) 总之,针对不同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和要求,导则应相应地确定其控制引导的目标、原则和重点内容,才能突出区域特征,实现设计的目标 表 1 不同城市功能区的设计导则目标和主要路径 地区类型 引导目标 主要引导路径 城市中心区 增强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性和联系性, 提高中心区环境的场所感与舒适性 控制建筑高度、立面、体量和组合等要素,鼓励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整体空间形态;注意建筑与街道的尺度关系,创造宜人的公共街道空间;商务区应对建筑空间形象、用地模式更加关注,商业区则应更多的提供各个层次的公共空间 滨水区 建设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和提供亲水宜人的公共活动场所 打造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节点、景观和视线廊道,结合水环境提供尺度宜人、环境舒适的亲水空间,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体量及组合方式形成丰富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居住区 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塑造社区邻里感 在可控范围内控制建筑外立面材质、色彩、风格等;引导绿化植物景观,道路景观,广场、游园、入口等开放空间,各类设施小品等居住区内的各要素 历史街区 保护历史环境, 延续历史文脉 保护重要公共场所、空间界面、视觉走廊,重要建筑、历史遗迹;控制公共空间、地区景观特征,建筑类型及组合关系、细部规范[5] 2.2. 工业区设计导则的目标、原则和要素工业区设计导则的目标、原则和要素 2.1.2.1. 工业区工业区设计设计导则的目标和原则导则的目标和原则 我国工业区正在经历由外延式的粗放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发展的转变, 在当前用地紧缺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工业区土地,增加其产出收益,提高其运作效率,是工业区发展的关键。

      相应地,工业区设计导则应该以高效利用园区空间为核心目标来编制 工业区设计导则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高效快捷:提高生产效率是工业区发展的目标,园区的规划建设也应为此目标服务; (2)集约生态:工业区必须告别粗放型的建设模式,集约利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更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以人为本:工业区是以生产为主要职能的功能区, 同样也是人在城市中活动的主要区域, 所以在注重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应重视人的空间感受和生活需求 2.2.2.2. 工业区设计导则引导要素工业区设计导则引导要素 在明确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工业区普遍以工业用地为主导, 用地种类较少、功能构成相对简单的特点,笔者提出建立工业区设计导则引导要素系统,将常规的引导内容结合工业区特点做出相应调整, 着力于合理组织园区交通, 寻求更高效的空间布局方式,保证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在风貌上的协调一致,使其更适用于工业区(表 2) 表 2 工业区设计导则引导要素一览表 引导项目 引导目标 引导类型 引导要点 道路交通 客运和货运交通互不干扰 道路性质 将道路划分为办公型道路和货运型道路两大类,分别确定其不同的道路断面形式和景观绿化形式,并综合考虑街道设施、小品与道路的统一协调 功能布局 确定合理的发展结构 功能结构 根据规划地段的总体定位,深化功能分区和结构,从整体角度建立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进行空间引导 集中布局,集约利用,规模效应 建筑布局 合理划分组团,划定公共设施建议布局区,积极引导各企业在区内集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将各种市政公用设施和维护设施集中布置,统一集中配给区内市政资源 建筑风貌 改变死板的园区风貌,达到不同功能区间的建筑融洽协调 建筑高度和层数 划分建筑高度分区,选取制高点和其他有代表性的节点空间位置,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和富有韵律变化的天际线;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建筑色彩、风格 厂区建筑:体现简洁、朴实、大方的建筑特色 居住、办公建筑:营造稳重高效的办公氛围以及温馨典雅的居住环境 形成舒适的城市空间界面 建筑外墙面宽 对厂区建筑和生活、办公区内的部分多层建筑,通过建筑最大外墙面宽分类控制的方法来实施建筑体量控制[4] 廊道界面 环境相融 建筑界面 依照建筑界面连续程度分为连续、开放和一般三种界面 丰富景观,环境结合功能 景观轴线和断面 对于园区内的景观轴线,结合其使用功能,制定不同的断面形式和设计要求 3.3. 工业区设计导则工业区设计导则引导要点解析引导要点解析 3.1.3.1. 道路道路性质分类性质分类 工业区普遍以工业用地为主导, 用地结构较简单, 其主要的交通问题来自于客运与货运之间的矛盾,而规划中最常用的城市道路分级措施不能很好的解决工业区中的主要交通问题。

      因此,设计导则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将道路分为办公型道路和货运型道路两类,其中,办公型道路是指供员工进出厂区的主要通道, 货运型道路是指货物进出厂区的主要通道 设计导则应从系统和要素两个层面出发,提出其引导要点 (1)系统层面:基于性质的路网结构 办公型道路和货运型道路分别分担了工业区中的人流和物流功能, 理想模式下应该间隔分布,构成整个工业区的道路交通骨架,但在大部分工业区中货运占的比例通常较大,货运型道路通常居多,在一些高新技术型工业区中,办公型道路则占较大比重(图 1) 另外,办公型道路中可以规划 1—2 条交通便利、现状建设水平较好的道路作为园区主通道,联系园区与外界; 货运型道路中可以规划 1-3 条作为过境货运道路, 引导区域过境车辆快速通行,减少其对园区内部交通造成的干扰 图 1 工业区交通模式概念图 (2)要素层面:道路设计的引导内容 设计导则应结合园区的区位、现状条件,综合考虑道路与两侧用地、建筑之间的关系,分别确定办公型和货运型道路不同的道路断面形式和景观绿化形式, 并综合考虑街道设施与道路的统一协调(表 3) ○ 1 办公型道路,除通行作用外,办公型道路还起到一定的景观作用,对于办公型道路的引导要保证尺度宜人、环境优美、景观风貌良好。

      建议各企业将办公区设置在道路两侧,不设置货运出入口, 保证道路两侧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界面 园区主通道是塑造园区形象的重要道路,应更注重景观建设 ○ 2 货运型道路,对于货运型道路的引导要保证其畅通、快速建议各厂区将货运出入口设在此类道路两侧,便于货物到达各企业作业区货运型道路应优先考虑货运车辆的需求,兼顾行人、非机动车,因此机动车道可适当拓宽,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则可适当做窄过境货运道路应选择园区外围干道或城市环线 表 3 道路设计导则要点一览表 办公型道路 货运型道路 主要功能 员工进出厂区的主要通道 货物进出厂区的主要通道 引导原则 尺度宜人、环境优美、景观风貌良好 通畅、快速,交通导向性 两侧地块开口 建议各企业将办公区出入口设置在道路两侧,不应设置货运出入口 建议各厂区将货运出入口设在道路两侧, 可少量设置办公区出入口 道路断面 遵循一般城市生活性道路的设计原则 主要考虑货运车道, 兼顾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景观绿化 行道树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树种,注重植栽层次感;结合绿化适当设置小型节点开敞空间 行道树选择高大、吸尘的乔木; 注重绿化的隔离作用 路灯 功能性照明为主,按道路照明手册要求照度及均匀度确定灯杆的形式和位置,光色以暖白色为主,路灯以功能性为主,兼顾装饰性 功能性照明为主, 遵循道路照明手册要求, 保证照度及均匀度, 光色以冷白色为主, 选择形式简洁、高大的路灯 街道小品 结合绿化,考虑为行人提供游憩休闲设施;应考虑整体景观效果,在选材、色彩、风格上要求协调统一 以简洁、明快为主 3.2.3.2. 建筑布局引导建筑布局引导 大部分工业区采用的都是政府招商、 企业自主建设的开发模式, 因此企业各自建设公共设施,往往增加了成本投入。

      针对这种现象,对于园区内以工业用地为主的功能区,建议采用划分组团、组团中心划定公共设施布局区的方式划分组团应尽量以干路、主要河道或其他人工、自然边界来划分,保证地域完整,尽量避免穿越交通干道,规模适宜;然后划定公共设施建议布局区,积极引导各企业在区内集中布局建议布局的公共设施分为两类: (1)公共服务设施应布置在组团的中心位置,由内向外形成“集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办公建筑—厂区建筑”型的圈层式结构,成为功能集聚的公共核心,鼓励企业在此区域建设具有一定共享性的服务型配套设施,如食堂、小超市、诊所、办公室、临时休憩场所、运动场地等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使其形成规模效应, 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2) 图 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式图 (2)市政工程设施将各种市政公用设施和维护设施集中布置,形成设施聚集的“工程岛” 布局区应尽量选择在交通较便利、管线和设施易铺设的地段;尽量依托货运型道路;结合组团规模和相关规范确定布局区规模; 在外围辟设绿化景观缓冲带, 减少相关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使其尽量协调一致如天津市颁发的工业园区导则中,就建议将市政公用设施和维护设施集中布局,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集中供给[6]。

      3.3.3.3. 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