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勰《文心雕龙》重点+翻译.docx
8页神思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 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 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 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 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 首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 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 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 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人 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 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 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禹据案而制书, 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虑后,研 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 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弱者伤乱,然 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 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 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心貌求,心以理应 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译:古人说:"身在江湖之上,心却在朝廷中"这就是被为"神思"的精神活动了文章在构 思时,精神活动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静静地凝神思索,思绪可以上接千年;悄悄改变了表 情,视线好像已通向了万里之外吟咏之时,似乎发出了珠圆玉润般的声音,眉目之前,仿 佛舒卷着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些都是构思的结果吧所以构思的妙处,在于使精神随外物而 运行精神存在于胸臆之中,情志意气统辖着它的活动关键;外物依靠耳目来感受,语言掌 管着它的表达枢纽枢纽畅通,外物的形貌便能刻画无遗;关键阻塞,精神的活跃便会消失。
因此酝酿文思,贵在内心虚静摆脱杂念疏通心中的阻碍,洗涤净化精神,像储藏珍宝 一样积累学问,斟酌事理以丰富才情,研读群书以求透彻理解,从容玩味他人作品以寻绎文 辞然后使深得妙理的心灵,按照写作的规则审定绳墨;让见解独到的匠心,依据意象中的 形象进行创作这是写与文章的首要方法,谋篇布局的重大端绪构思时精神活动一展开,各种念头纷至沓来按写作规则对未成形的思绪加以整理想 到登山,情思里便充满着山的风光,想到观海,意念中又翻腾起海的波涛,不管作者的自我 才情有多少,此时的思绪似与风云一起任意驰骋当他开始动笔时,文气激荡(觉得有很多 东西可以写,等到文章写成,效果却仅及预想的一半,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凭空运意, 容易显得奇妙,而语言是实实在在的,就难以工巧了因此,文意来自于构思,语言又受文 意支配三者紧密结合,就能天衣无缝,疏远了就会相去千里有时道理就在心中,却反而 去极远之处寻求;有时意思就在眼前,而思路却为山河所阻隔所以要控制思维、掌握法则, 无须苦苦思虑;依照一定的规则,表现美好的事物,不必徒劳情思就人的禀赋才情而言, 写作有快有慢,因为天分不同;就文章的体制而言,篇幅有长有短,所用功夫不一样。
司马 相如构思时口含毛笔,写成时笔毛已烂,扬雄写作赋后便做噩梦,桓谭因写作苦心积虑而得 病,王充潜心著书气衰力竭,张衡精心构思《二京赋》花了十年时间,左思精心雕琢《三都 赋》用了十二年:虽说是创作长篇巨制,也因文思之缓慢淮南王刘安一个早上就写成《离 骚赋》,枚皋一接到诏书就写成了赋,曹植写作就象口诵旧作一样流畅,王粲一提笔就象事 先早已构思好了一样,阮能在马鞍上写成书信,祢衡可在宴席间草拟奏章:虽然写的都是短 篇,也因文思之敏捷那些文思敏捷的人,心里掌握着创作要领,反应灵敏,无须反复考虑便能当机立断;而 构思迟缓的人,情思繁富,而思路多歧,几经疑惑才看清楚,深思熟虑才能下决断灵敏机 断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写成作品;疑虑不决所以要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创作写作的难易虽 然不同,但都依靠博学精练如果学问浅陋而只是写得慢,才识粗疏而光靠写得快,从没听 说象这样而在写作上能有所成就的文章的情思是复杂多变的,文章的风格也是变化不定的拙劣的辞句有时出于巧妙的构思,平庸的事例有时来自新颖的人命意就如麻布由麻织 成,虽说质地未变,但经过加工制成了布,变得光彩鲜明而可珍贵,至于思虑以外的微妙意 旨,文辞外的曲折情致,语言难以表述,笔墨自然应该到此为止。
只有懂得了最精微的道理 才能阐发其妙处,穷尽一切变化才能通晓其规律就如伊挚无法说明调味的奥妙,轮扁不能 讲清用斧的技巧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精微极了总之,精神因与外物沟通,才孕育了变化多端的情思外物靠形貌求得表现,而内心则 据情理作反应然后运用声律,产生比兴的手法用构思掌握规则,博学精炼才能成功提示:《神思》是探讨创作时的构思问题,对创作构思广阔丰富的特点作出了具体生动 的说明,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 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体性篇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 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 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 师成心,其异如面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 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 馥采曲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 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 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
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 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 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 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 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 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 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夫才由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 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故宜摹体以 定习,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赞曰:才性异区,文体繁诡辞为肌肤,志实骨髓雅丽黼黻,淫巧朱紫习亦凝真,功沿渐靡译:内心有情感活动就形成为语言,道理阐发出来就表现为文章,这是情理由隐而显、由内 在到外现的过程然而才能有平庸和杰出,气质有刚强和柔弱,学问有浅薄和深厚,习尚有 雅正和淫靡,这些都是由先天的情性所铸造、后天的薰陶形成的,因此,在作家笔下,在文 学园里,作品千殊万别,如流云之变幻无穷,似波涛之翻滚不定。
所以文辞情理的或平庸或 杰出,不可能与人的才能不相一致;风格趣味的或刚强或柔弱,哪能与作者的气质判若两人? 用事托义的或肤浅或高深,从未听说过与其学识高下相背的;体势的或雅正或淫靡,很少与 其习染相反的各人顺从自己的个性学养来写作,作品的风格就如人的面貌一般各不相同 如果总括所有的风格趋向,那么可归纳为八种类型:一是典雅,二是远奥,三是精约,四是 显附,五是繁缛,六是壮丽七是新奇,八是轻靡典雅的,取法于经典,是依照儒家的; 远奥的,文辞繁复曲隐,是研治玄学的;精约的,文字精当简约,剖析细致入微;显附的, 用辞直接明快,意义畅达,切合于理,使人读后大快于心;繁缛的,比喻广博文采浓重,光 彩鲜明,铺展繁密;壮丽的,议论高超,论断宏大,文采鲜明而突出;新奇的,舍古趋新, 摈弃古制,竞为今体,旨趣险僻而怪异;轻靡的,文辞浮华,内容空虚,轻浮不实而迎合世 俗所以典雅和新奇相反,壮丽与轻靡有别,文章的不同风貌,都在这个范围里了至于上述八种风格的常常变迁,要靠学问才能做到作者内含的才干,来自先天的气质 禀赋气质充实情志,情志决定语言,文采的吸纳和表现,无不和作者的情性有关贾谊才 智过人、意气风发,所以文辞洁净而风格清新;司马相如狂傲夸诞,所以情理矿长而词采扬 厉;扬雄性情沉静,所以内容含蓄而意味深长;刘向坦率平易,所以意趣明白而事例广博; 班固典雅精深,所以论断精密而思想,思虑细致;张衡博学通达,所以考虑周详而文藻绵密; 王粲争强好胜,所以锋芒毕露而才气果断;刘桢性情狭隘,所以言辞壮烈而情思惊人;阮籍 洒脱不拘,所以风格超逸而情调悠远;嵇康俊伟豪侠,所以情致高超而辞采剧烈;潘岳轻浮 敏捷,所以辞锋显露而音韵流畅;陆机矜持庄重,所以文情丰富而辞义含蓄。
由此类推,外 在文辞风格和内在的性情气质必然相符,这难道不是天生的一定资质和才气影响风格的大致 情景吗!才能处于天赋的资质,但学习在开始时就要慎重,就如制木器或染丝绸,功效在初时就 以显示;等到器物制成、颜色染好再要改变就困难了所以儿童学习写作,一定要从雅正的 体制开始顺着根本寻究到枝叶,这样思路的转换四染能够圆满妥帖八中风格虽然不同, 而自有法则贯通其间,就象车论之有轴心,辐条自能聚合起来所以应该模仿某一体制风格 以确定创作的方向,根据自己的性情来锻炼协作才干为文写作的指南,指出的就是这条道 路总之,人的才能性情各不相同,文章的风格也变化多端,文辞是他的肌肤,情志是它的 骨髓雅正而又华丽的,犹如礼服上的绣饰;过度奇巧的则像间色搞乱了正色后天的学习 也能形成良好的文风,但要拙见地受熏陶感染才见功效提示:本篇是论述文章体貌和作家情性、个性的关系总结了文章的八种风格类型 刘勰把文学家的风格从时代到个人 (先天的和后天的)的因素都触及了,作了较为全面的阐 释风骨篇《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 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 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 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 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 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 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 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 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 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 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若夫熔铸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