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州辖城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doc
69页钦州市市辖城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前 言为规范钦州市市辖城区砂石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谋划建筑砂石、砖产品供给,加快建筑用砂石和砖瓦用页岩资源开发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采石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7〕13号)要求,结合钦州市砂石资源实际,编制《钦州市市辖城区砂石开发专项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钦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等相关规划《规划》对象为钦州市市辖城区内的砂石资源,包括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石灰岩、砂岩此外,结合钦州矿产开发实际,将砖瓦用页岩也纳入作为规划对象《规划》是钦州城区加强和改善砂石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在钦州市市辖城区(包括钦北区、钦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境内开展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规划》,涉及砂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展望至2025年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一、现状概述(一)自然地理及交通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处于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北距南宁市110公里,东距北海市98公里,西距防城港市76公里,区位优势突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市境内有南宁至北海高速、六景至钦州高速、钦州至防城高速、崇左至钦州高速、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等,铁路有黎塘至钦州、南宁市至钦州,高铁有南宁至北海、南宁至防城港,从钦州港可到国内各主要港口及东南亚各国港口,交通便捷、海陆联系通畅,是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市辖城区由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共23个乡镇(不含街道办),范围地理极值坐标为:北纬21°36′53″~22°27′43″,东经108°10′42″~109°08′49″,面积4527平方公里市辖城区形状略为方块形,主要属丘陵地貌类型。
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陵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250m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丘和河谷平原为主,地形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南部属低丘滨海岗地、平原区,有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钦江三角洲全境地势为西北及东北部高,自北向南倾斜,南部地势显著下降二)经济社会钦州市市辖城区主要居住汉、壮、客家、京等民族,包含3个区23个乡镇,2015年市建成区面积9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7.73万人,常住人口125.79万人十二五”期间钦州市上下大力弘扬“自强实干、融和共赢”新时期钦州精神,抢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五大发展方略,着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实现了新一轮跨越2015年,市辖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5.35亿元(占全市944.42亿元的47.46%),五年年均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为21.7:40.4:37.9;财政收入75亿元,年均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74亿元,年均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0亿元。
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港口吞吐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翻一番,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翻两番2015年,三城区矿产资源采选产值21108.5万元(其中煤8673万元,砂石(含页岩)资源产值12435.5万元),砂石资源产值占比58.9%,今后随着煤炭退出,市辖城区开发利用矿产主要砂石(含页岩)资源三)区域地质矿产特点钦州市位于钦杭成矿带的最南瑞,区域上处于钦州残余地槽六万大山隆起的南西端和钦州拗陷的中部,地层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古生界地层较发育,侵入岩浆岩分布广泛,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线状褶皱、断裂及断裂裂隙较发育,特殊的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控制了钦州市矿产资源的赋存和分布市辖城区建筑材料用矿产主要有花岗岩、石灰岩、砂岩及砖瓦用页岩等4种,开发利用以建筑用花岗岩和砖瓦用页岩二种为主四)砂石资源分布及储量市辖城区内花岗岩侵入明显,花岗岩矿产分布广泛,是市内主要的建筑用石料矿产;建筑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大寺、小董一带,现已基本采空;建筑用砂岩主要分布在久隆、平吉、新棠一带,康熙岭尖山一带亦有分布,开发利用较少;砖瓦用页岩矿分布广泛,是市内烧制砖瓦的主要矿产。
其分布情况见附图11、花岗岩侵入花岗岩岩体较为发育,在市辖三区均有分布,是钦州市最主要的建筑石料来源,集中区域主要有钦州港区犀牛脚一带,钦南区那丽、那思、那彭以及黄屋屯等地,钦北区那蒙、大垌、平吉等地,其中犀牛脚沿海一带花岗岩往往埋深于地下,需凹陷开采,其它区域的花岗岩则赋存在山体中,山体表面覆盖层厚数米至几十米不等,给开采造成一定的困难花岗岩潜在资源储量10亿吨以上,2015年登记上表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5042万吨2、砂岩建筑用砂岩矿产零星分布,主要为三叠系硅质砂岩层,矿体规模不大,零散分布于钦南区久隆、康熙岭、尖山一带和钦北区平吉和新棠镇一带资源潜力不大,2015年登记上表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80万吨3、建筑石料用灰岩石灰岩矿体分布较为局限,赋矿层位是二叠系,主要分布于钦北区小董镇的多隆村、那兰村和大寺镇的屯强村一带,为建筑用石灰岩矿区预测资源储量大概在8000万吨左右,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在1500万吨左右,登记上表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132万吨由于矿体深埋地下,为基本农田和村庄压覆,现已基本停采4、砖瓦用页岩矿辖区内志留系是页岩矿主要赋矿层位,在市区内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于黄屋屯—大垌,新南—三十六曲林场、久隆—紫胶林场、钦州港—东场—那彭,东场—土地田一带,那彭镇清湖北,小董镇南东侧、东场—芦荻竹一带,岩性为灰黑色、灰白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与中薄层细砂岩互层。
砖瓦用页岩没有进行过勘查,其资源储量有待进一步核实五)砂石开发利用现状砂石开采行业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稳步发展,开采矿种主要为建筑用花岗岩和页岩矿,还有部分建筑用石灰岩和砂岩规划基期,市辖城区内共有砂石采矿权99个,其中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51个,建筑用石灰岩2个,建筑用砂岩3个,砖瓦用页岩43个(详见附表2)花岗岩矿山主要分布于犀牛脚、那丽、那彭、黄屋屯、那蒙、大垌、平吉等区域,石灰岩矿山分布于小董、大寺等地,砂岩矿山分布于康熙岭、尖山、久隆等地,砖瓦用页岩矿山主要分布那丽、那彭、平吉、那蒙、康熙岭、大番坡等地市辖城区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山的设计生产规模集中在10万吨~30万吨/年之间,平均为18万吨/年,矿山平均占用资源量174.44万吨,资源量少于100万吨的矿山占比53%,80%的矿山占用资源量小于平均数;矿山平均面积0.042平方公里(63亩),最大的0.215平方公里(322.5亩),最小的0.009平方公里(13.5亩);设计生产能力合计为860万吨/年,2015年开采量合计为176.53万吨/年,工业总产值3927.75万元,占市辖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的0.0898%,平均每吨矿山产值22.25元。
建筑用砂岩矿山的设计生产规模在5万吨~20万吨/年之间,平均为14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合计为70万吨/年,仅一个矿山处于生产状态,2015年开采量合计为2万吨/年,工业总产值600万元石灰岩矿山的设计生产规模在20万吨左右,设计生产能力合计为40万吨/年,矿山均处于停产状态,开采量为零砖瓦用页岩矿设计生产规模在5~30万吨/年之间,平均规模10万吨/年;砖厂平均占用资源量68万吨,资源量最大的矿山为561.76万吨,最小的仅3.67万吨,砖厂平均面积0.036平方公里(54亩);设计生产能力合计600万吨,2015年生产矿山25个,开采量163.45万吨,工业总产值8508.27万元,占市辖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的0.1910%,每吨矿石平均产值52元二、砂石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环境代价较大矿山开采破坏影响环境,造成土地损毁、水土流失,也影响周边景观砂石矿山规模小,开采工艺相对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不足,防尘除尘设备工艺大多未实施,与钦州市打造成新型滨海城市的发展基调不相符二)采矿权设置不够合理钦州市砂石矿山设置存在部分矿山设置不合理现象据对市辖城区大部分采石场矿山和砖厂矿山实地调查,较多矿区范围未按整座山体的方式划定矿区范围,部分矿山存在半面坡开采现象。
三)砂石矿产采矿权“多小散”砂石及页岩矿产采矿权数量较多,数量近百座;单个矿山面积和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矿山平均面积仅3.8公顷(57亩),生产规模平均15万吨;矿山布局分散,主要交通干线均有分布,如南北二级公路从南间到那丽长达60多公里路段均有矿山分布四)砂石矿山企业效益差钦州市砂石矿总体上呈现产能过剩,砂石设计产能860万吨,最大实际年产量为402万吨,平均每吨产值仅22元左右;砖瓦页岩矿设计产能600万吨,最大实际年产量219万吨,矿石平均每吨仅52元左右矿山实际开工率不足,众多矿山恶性竞争,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总体开发利用结构,矿山企业效益相对较差 (五)矿山恢复治理难度大,治理资金缺口较大矿山规模小而数量多,破坏点较多,高陡一面坡式治理难度大;犀牛脚一带花岗岩开采均为凹陷开采,形成深凹矿坑,既存在安全隐患,也增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难度矿山企业效益差,加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对治理和复垦的难度估计不足,造成缴纳的保证金和预存的土地复垦费用偏低,加上对采矿权人履行义务的约束力不够,矿山后续的复垦和治理资金缺口较大六)违法违规生产时有发生据对市辖城区大部分采石场矿山和砖厂矿山实地调查,部分采石场矿山存在超深越界开采,超规模开采,不按设计要求进行安全规范开采等行为,城区附近部分砖厂原料来源不详,有的利用陶瓷土作为原料烧制红砖,并且躲避管理部门的监管。
三、砂石资源开发面临的供需形势与新要求(一)资源需求形势分析建筑砂石资源是基础设施及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钦州市市辖城区内砂石开采区域作为城市和港口建设的主要资源的供应基地,并部分供应南宁市和北海市甚至广东省,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是钦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钦州市作为后发地区,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十三五”时期全市将进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提速的阶段,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砂石资源的需求仍将处于高位根据钦州市“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力争突破2000亿元,持续推进交通、园区、城镇化等基础建设,对砂石资源的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二)资源需求量分析根据2010~2015年开发利用数据库统计,建筑用砂石开采量最大的是2011年,产量为401.9万吨;页岩矿最大年产量为219万吨(2014年)根据钦州市现有混凝土拌合产能(785万立方米/年),推算市辖城区消耗碎石量在325万吨左右根据相关统计,反算市辖城区建房面积约768万平方米,推算2015年市辖城区消耗页岩量在230万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