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场所管理制度.docx
10页游泳场所管理制度一、岗位卫生责任制度表 1、游泳池负责人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游泳池内各项管理工作 2)、做好个岗位人员的调配、管理、分工、检查、考勤和监督工作 3)、严格根据操作规程,仔细做好每天的池水检测、场地卫生及设备维护工作 4)、做好游泳池与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5)、刚好处理、汇报游泳池内发生的各种突发事务 2、救生员工作守则 为规范管理开放性游泳池救生员及平安救援人员的救生工作,保障泳客避开平安事故的发生,同时,触发救生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确保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自觉遵守救生工作原则,立足于防,仔细细致做好平安防范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救生员、平安工作人员工作守则如下: 1)、持证上岗、酷爱生命、酷爱人民、酷爱水上救生事业; 2)、同心同德、拯溺救难; 3)、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推卸、不拖延、不随意终止抢救; 4)、遵守纪律、严守岗位、听从指挥、统一调度; 5)、值岗时,不接、不会亲友、不兼教练、不擅离岗(换岗、串岗); 6)、不携带与值岗无关的物品上岗; 7)、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统一的救生服装; 8)、发生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
3、水质管理 水质处理员应通过水质处理学问,技术技能的专项培训,并树立工作仔细和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的良好心态,其主要职责如下: 1)、水质处理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标准,对池水进行处理 2)、水质处理员应精通各种药剂的作用及运用方法,严禁对池水乱投药、乱处理 3)、水处理工作人员应擅长视察池水的水质改变,出现问题应刚好处理 4)、投药后的投药设备及投药桶应刚好清洗干净 5)、协作吸污工作人员搞好泳池的清洁卫生工作 6)、水质处理员对当天的水质进行随时检测,并做好水质及浸脚池到笔记记录及公布当天水质检测状况 7)、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培训,总结阅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服务员岗位职责 1)、服务员必需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 2)、服务员必需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保证票额与现金相符严禁出现收钱不给票的行为 3)、服务员必需在售票前验明参泳者的健康证件,无健康证者,一律不得售票入池 4)、服务员在每天闭场后,必需刚好清点票额及现金,并做好登记,妥当保管现金、门票 5)、负责搞好岗位及支配的卫生工作 二、危害顾客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为有效预防和刚好限制危害顾客健康事故的发生,保障游泳客人向心健康与生命平安特制定《危害顾客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1、建立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游泳池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几事故现场状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干脆经济损失的估计; 3)事故缘由的初步分析; 4)事故发生后实行的措施; 5)事故报告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3、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游泳池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4、顾客公共卫生指引: 1)参与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与游泳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游泳中发觉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 2)游泳课要做好打算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入水前要做好全身打算活动后再入池 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相宜游泳,入水前应做打算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5)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6)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5、发生健康危害事故时,游泳池应马上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帮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实行预防限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6、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早上男、女更衣室卫生工作清洗、消毒)→浸脚池卫生工作(清洗、换水、加消毒药)→泳池地面卫生(清扫、冲洗一星期3次、消毒)→开放的卫生保洁工作(随时清扫地面、清理水面漂移物)→闭场后卫生大清洁(包括游泳池、地面、通道、更衣室、浸脚池) 四、从业人员卫生学问培训制度 1.救援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按时到岗,仔细履行职责做到开放前仔细检查器材设备,放置各种救生器材,熟识水域状况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记提高责任感,防止突发事务 2.要牢牢树立平安意识,把保障游泳者的平安放在首位营业时间内由救生员负责游泳者的平安工作,要严格执行游泳救生常规 3.救援人员需由专业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规定明确的职责,并配戴特定标记——袖标和标记帽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与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援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工作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视察,留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歼灭在萌芽状态;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快速、机灵坚决、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苦痛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开放完毕要做好清池工作,发觉问题刚好上报,妥当处理 4.救援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确立有备无患,平安第一的思想,具高度的平安意识责任感,对游泳者平安负责 5.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与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援水平,以便更好的完成救生任务 6.做好游泳者的平安管理,严格按儿童池、成人池、深水区、浅水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越界或不听从管理的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清除出场 7.亲密留意池内状况,特殊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成人池儿童池交界区等;发觉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样状况的,坚决快速实行有效救助措施 8.上岗时配戴救援人员标记、穿好救生服,配带好口哨、救助用工具,并提前20分钟到岗,将池内警示牌、桌椅、太阳伞、过脚池、循环系统、地面卫生等清洁干净、打开和摆放好应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上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只限于身体不适和两便),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每天结束后必需清查负责的水域 9.要每天填写游泳池管理日志,记录每天的天气、运用时间、气温、水温、水质改变、游泳人数、突发事故、过滤机的运行状况及其它维护管理状况。
10.遇上雷、雨天气或其它不利于泳者平安的特别状况应刚好清场,将游泳场关闭 五、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保持通风系统的顺畅,保证中央空调的清洁卫生,特制定此中央空调卫生管理制度 1、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学问培训 2、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3、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需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需运用合格的消毒剂 4、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意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 5、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簇新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6、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托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 7、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常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8、必需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 六、划卡制度: 1、儿童卡: 身高在1.3米以下的为儿童划卡为:1人/1次,身高在1.3米以上的划卡为:1人/2次 2、成人卡: 成人:1人/1次,儿童划成人卡:2人/1次,若只有一名儿童则划1人/1次。
七、客人来馆游泳流程: 1、成人: 前台办理手续(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 2、儿童: 1)、监护人与儿童都买游泳卡客户:在监护人陪伴下至前台办理手续(监护人与儿童各划各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 2)、监护人未买游泳卡儿童买游泳卡客户:在监护人陪伴下至前台办理手续(监护人不划卡,但必需换本馆拖鞋儿童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 注: 1、从即日起先,办理儿童卡客户必需同时办理成人卡不办理成人卡之儿童拒绝办理儿童卡 2、进入游泳池区客户必需换本馆供应之拖鞋经浸脚池进入池区 3、游泳客户必需沐浴、更衣、带泳帽经过浸脚池消毒方能下水游泳 八、游泳池平安应急预案 1、事故应急小组成员: 负责人:xxx 组长:xxx 救生员:xxx 监督人:xxx 2、事故应急预案如下: 1)、当游泳池发生溺水事故时,岗位救生员应马上进水抢救溺水者;将溺水者拖带上岸,由组长及救生员进行现场抢救,抢救方法包括倒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抢救技术方法,现场抢救不能间断,直到溺水者醒悟或医院救援人员到来交接为止。
2)、在现场抢救同时,在场工作人员应协作抢救,立刻拨打就近医院120急救中心,报告事故缘由,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能让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争取更快赶到事故现场急救,并维护现场泳客秩序 3)、通知游泳池负责人尽快到场负责事故现场处理工作,爱护现场及做好防范、防止事故的继发 4)、当发生死亡或同事发生3名以上(含包括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责任人应刚好通知报告当地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做到刚好处理、妥当支配 5)、事故发生后,责任人或组长应刚好做好事故现场其它人员的支配及离场秩序,做好事故发生笔录及现场目击笔录 3、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应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身抢救实力,学习科学的抢救方法学问、责任心强,应抱着救死扶伤,拯溺救难得高尚品德 4、常常性对现场抢救学问、技术,技能进行练习演练,反复实践,自我提高 5、遵守纪律,严守岗位,听从指挥,统一调配最新游泳场所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