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的几点体会.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61925953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信号与系统》期末总结与体会 题 目 浅谈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的几点体会 班 级 光信息1102 姓 名 杨星 学 号 20112827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9日 成 绩 摘 要:本文介绍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改进学习方式和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信号与系统这门课中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教学体会 课程教学引言:  众所周知:信号与系统是高等理工科院校通信与光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本课程与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联系密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从电路分析的角度研究问题,信号与系统则从系统的观点进行分析此外,在本课程中还涉及用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里的一些基础知识。

      因此,该门课程对我们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该课程主要涉及信号和系统两个部分,分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两大类在分析方法中,又可以从时域和变换域两个角度来进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如其中的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是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的基础因此,信号与系统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这门课中,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带复习先修课程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和方法 注重基本概念以及定理的实际意义的学习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相比,信号与系统这门课中的公式和定理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课后作业中常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公式和解题过程,最终还是没能深入地理解隐藏在公式和解题方法背后的原理和意义因此,在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基本概念以及定理的实际意义的学习与理解具体来说,要花大力气学习清楚基本概念,特别是那些先修课程中没有的、而信号与系统课中新出现的概念例如,冲激函数这个概念先前没有出现过,在学习中就不能只是简单地了解有这么一个函数,后面章节中要用到就结束了,而是要从冲激函数起源入手,认真学习老师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或板书的方式,以便清楚地知道这个函数是门函数取极限得到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掌握冲激函数的基本性质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等等;此外,还需要我们具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精神,也就是说要有意地去思考:这里为什么要引入这样的一个冲激函数,引入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函数之后是不是给信号分析,系统分析过程带来了方便。

      通过这个过程的,让学生问与解决,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我们能够知道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以上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在信号与系统这门课中,这样的概念和定理还很多[2],不再一一列举 注重各章之间相关内容的对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比,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体系相对严密现有的绝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先时域后频域、先连续后离散的方式进行编写[3]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把握两个角度的对比第一个角度的对比是连续与离散之间的横向对比:将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将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复频域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在对比过程中,需要把握对比双方的共同点,区分出不同点第二个角度的对比是时域和变换域之间的纵向对比:将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和连续时间信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复频域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将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又如,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和Z变换性质之间的对比在每一方法的内部,也有很多可以采用对比讲解的内容,如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与非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不仅能够使我们牢固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例如,在横向对比中,只要掌握了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方法,以及离散系统分析方法中与之不同的部分,即可以轻松掌握两部分内容注重隐藏在定理、方法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学习与拓展  通过一门课的学习过程,我们要牢固掌握该门课的知识是最基本的目标除此以外,在更高层次上,需要通过相关定理、分析方法的学习,掌握隐藏在该定理、方法背后的思维过程,即上升到方法论高度去讲解相应的理论以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为例,对于求取通过连续系统的一般信号的零输入响应,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十分麻烦这时候采用的方法是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具有不同延时的简单的冲激信号的加权求和形式,分别求出简单冲激信号激烈下的零状态响应,最后将其叠加,根据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其结果即为复杂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因此,在这部分的学习时,就可以提炼出隐藏在此背后的方法论,即,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简单问题,解决简单问题,最后加以综合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在后续课程和未来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运用该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按照上述思路,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结合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改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习方法,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不仅牢固掌握深刻理解这门课的理论,并且能够将这门课中介绍的分析方法背后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沈元隆,周井泉.信号与系统(第二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