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变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艺(附实景图).doc
39页1 前言1.1 编制依据及目的为了确保官亭-西宁750kV输电线路工程Ⅲ标段实现达标投产、“创国家优质工程”、“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促进本单位的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施工工艺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示范手册》、《官亭-西宁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大纲》,编制了本手册1.2 工程概况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本线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范围线路从桩号J2063~桩号J2136(吴家口~三合乡),不含J2136,线路长度36.251km铁塔总数74基,其中,直线塔61基、耐张塔12基,换位1基本标段内按一种气象条件进行设计,覆冰为10mm,最大风速为30m/s导线型号为6×LGJ-400/5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GJ-80钢绞线,另一根采用OPGW-110型复合光缆本标段基础主要采用掏挖式基础和斜柱式基础铁塔采用酒杯形直线塔及干字型耐张塔,有一基换位塔1.3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的官亭-西宁750kV输电线路工程Ⅲ标段基础工程2 质量目标Ø 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Ø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的要求;Ø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优良品率大于98%;Ø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要求;Ø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线路部分的要求;Ø 尽量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意见属于施工责任的响应率为100%,有效处置率100%以上。
Ø 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和建筑工程鲁班奖Ø 各种施工记录、试验资料、各类协议等所有归档资料符合要求并按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归档3 工艺标准及控制措施3.1 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示范3.1.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3-1施工准备线路路径复测基础分坑基础平整基坑开挖接地沟开挖接地沟回填基坑回填场地清理质量验评结束3.1.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1.2.1 施工准备 (1)现场必须使用项目部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和量具经纬仪在使用前要检查其误差,如发现有误差并超过充许范围应及时跟项目部取得联系,项目部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正 (2)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1.2.2 线路路径复测(1)线路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基准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 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2)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 1%;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 1′30″2)如下地形危险点处等应重点复核:1)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 0.5m,超过时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3)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2)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 1/200,对向不应大于 1/150; 3)当距离大于 600m 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4)因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需改变杆塔位位置时,应向项目技术部门汇报,会同设计处理5)对设计平断面图中未标识的新增障碍物应重点予以复核3.1.2.3 施工基面开挖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设计图《铁塔及基础配置图》为准,按不同地质条件规定开挖边坡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坍塌如需爆破施工,施工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3.1.2.4 基础分坑(1)分坑前,应复核该塔邻档的档距或角度,有问题应查明原因或上报项目部并进行纠正2)分坑应在复测结束后进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一个耐张段复测无误后进行3)分坑时应复核基础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杆塔位中心桩移桩(高差较大时需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 5‰;3)当采用方向法测定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 1′30″。
5)分坑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对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做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6)分坑过程中除应做分坑记录外,遇有下列情况应绘制塔基平面草图,并向项目部技术部门汇报,会同设计处理:1)基础保护范围不够;2)基础处于上、下梯田或高低坎时(出现基础外露过多)3.1.2.5 基坑开挖(1)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施工基面为基准当设计施工基面为零时,杆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2)基础附近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时应急时向项目部上报,项目部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要编制相应的安全措施且有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3)土质较差,基础四个腿不等深时,应先开挖坑深的腿,待施工回填后再开挖坑浅的腿4)基坑开挖时如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天然孔洞、古墓等,应及时汇报项目部,项目部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5)大开挖基础基坑开挖时一般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照表 3-1 预留土质类别砂土、砾土、淤泥砂质黏土黏土、黄土硬黏土坡度(深、宽)1:0.751:0.51:0.31:0.15(6)坑口边沿不得堆放余土以防压塌坑壁。
易积水或冲刷的杆塔基础,应在基坑的外围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基坑坍塌图 3-2 基坑开挖后打设垫层(7)杆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 (8)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大于+100mm 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用素混凝土浇灌垫层(见图1-2)9)本工程部分基础要做2:8灰土垫层,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对基坑应先验坑,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如有积水、淤泥,应凉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佳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稍晒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3)铺灰应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可参考3-2表夯实机具种类重量(KN)虚铺厚度(mm)备注轻型夯实机械蛙式夯机、柴油打夯机1.2~1.4250~300夯实后约150~200mm厚 4)灰土应当天铺填夯实,入坑灰土不得隔日打夯夯实后的灰6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
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基坑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5)灰土应分层夯实预先在坑底坑壁处用竹钎每隔300mm处设一标准点,加以控制灰土虚铺厚度及平整度 6)灰土的干密度,应按规定分层试(检)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干密度应不小于15kn/m3) 图3-3 2:8灰土垫层施工及现场试验图3-4灰土垫层防雨防晒保护3.1.2.6 接地沟开挖接地沟开挖的长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有负偏差,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应清除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接地线应平直,两接地沟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5m图 3-5 接地沟开挖深度测量3.1.2.7 基坑回填(1)现浇基础可在拆模后即取土回填,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树枝、枯草等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2)杆塔基础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分层夯实,每回填 300mm厚度夯实一次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 3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3)如有时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 3:1 掺合后回填夯实3.1.2.8 接地沟回填(1)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 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2)原挖土回填不够时,不得在沟边取土3)对易冲刷的接地沟表面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种草皮等保护措施3.1.2.9 场地清理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器具及原材料,做好场地平整、余土处理工作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3.1.2.10 质量验评按《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中相关评定标准进行验评3.1. 3 成品示范基础回填后的成品见图 3-6图 3-6 基础回填后的成品图3.1. 4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3. 2 大开挖施工工艺3.2.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3-6施工准备基坑开挖质量验评结束辅助施工措施图 3-6 大开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3.2. 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2.2. 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掌握地质情况,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机具,施工人员到岗到位。
3.2.2. 2 基坑开挖(1) 开挖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泥砂应远离坑口放置,以减轻对坑壁的压力,避免基坑坍塌2)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坑体开挖,基坑坑底应平整3) 对容易积水的塔位,应修筑排水沟,防止水流入坑内引起坍塌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上报技术部门4) 基坑开挖不得超深,一般情况下基坑不要一次挖到设计埋深,应预留200mm,在支模时才挖至设计深度5) 转角塔的基坑开挖应按技术措施要求进行基坑坑深高差预留6) 水田、耕地中塔基生熟土应尽可能分开,熟土应覆在回填土上,余土要外运7) 每个杆塔塔位必须考虑自然排水,并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塔基,塔基范围内不得积水8) 挖坑时注意,自立塔采用斜柱式基础(立柱为等截面斜棱柱,其坡度与塔腿坡度一致;底模为正棱台),本工程斜柱式基础底板均要求支底模9) 处于陡坡(大于15度)上的塔位基坑开挖,严禁向塔位下方弃土,以防止冲坏坡下方自然地形、地貌、植被、耕地、水沟等农田设施,应将弃土运到塔位外围,利于基坑回填土堆放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