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儿编辫子游戏的案例分析.doc
3页大班幼儿“编辫子游戏”的案例分析浦云娣案例呈现及分析:实录一:又到了游戏时间,在请幼儿分散游戏前,我发现生活区设置的用皱纸编“辫 子”又没有人选择,已经连续两天如此了我问:“有没有人想去编辫子呀?” 可无人举手我又问:“有没有人想去编辫子呀?编成的辫子很漂亮的!可以派 很多用处还是无人应答我对一个小朋友说:“楚楚,你来玩编辫子游戏好 吗? ”楚楚说:“老师,我不想编辫子!”我又对另一个孩子说:“朵朵,你来 编辫子游戏好吗? ”朵朵回答:“老师,我也不想玩编辫子!” “为什么不想 玩啊? ”朵朵说:“编辫子没意思,没有什么好玩我循循善诱:“你等会编 好以后,我教给你一个好玩的玩法,肯定会有人羡慕你,你去玩好不好? ”朵朵 勉强同意了一会儿,朵朵编好了长辫子,对我说:“老师,我的长辫子辫好了 于是我就帮她把五颜六色的假辫子缠在真辫子她照了镜子后觉得很满意,这时 把在边上玩穿珠子的幼儿也吸引了过来,并加入了编辫子的行列,她们用自己的 作品打扮着自己分析:编辫子游戏从大班第一学期就开始玩起,到第二学期我班幼儿对它已 经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大家都不愿玩编辫子游戏了,是否该终结编辫子游戏的 时候了呢?但如果总是一看到孩子不想玩某个游戏,就马上开设别的新游戏,只 会导致游戏情节的停止不前,幼儿游戏的兴趣不稳定。
难道编辫子游戏真的无法 产生有价值的新的生成点了吗?如果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幼儿的作品 再增加一些游戏情节,使游戏赋予情景性,会不会重新激起幼儿对编辫子游戏的 热情和愿望呢?我决定试一试措施:游戏评价时,我请编辫子的幼儿上来交流介绍,朵朵说:“我用编的 辫子固定在头箍上戴在头上”,琪琪说:“我用编的辫子绕在脖子上当项链、绕在 手腕上当手镯她们的介绍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及许多女孩子羡慕的目光我在 女孩们介绍展示好以后加了一句:“女孩子真棒,把编好的辫子不仅用来打扮自 己,还可以做成别的东西,男孩子们行不行呢? ”男孩子异口同声:“行!”于是 我提议明天弟弟朋友也去试一试实录二:第二天,编辫子的椅子上悄悄坐了两位男孩子,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他 们怎么编也编不好,有点想要放弃了,我赶紧在旁边挂上了一根女孩子编了一半 的“辫子”,滔滔马上把这半根“辫子”慢慢拆开,边拆边琢磨,一会儿就开始 自己编了而另一位年年却看不明白,拿着“辫子”捣鼓来捣鼓去还是不成功, 正想放弃,我悄悄地走过去说:“你可以去请一位朋友来和你一起编啊!”他马上 高兴的点点头,请了一位妹妹朋友教自己,慢慢地,他也接近了成功。
在交流介绍时,我戏问滔滔:“为什么要戴领带、扎皮带呢? ”他神气地 说:“因为我是老板嘛!”这时桢桢立即提出:“穿西装的时候才戴领带、扎皮带 的他的提议立刻得到所有男孩的一致赞同于是我问滔滔:“徐老板,你什么 时候能穿西装、戴领带呢? ”滔滔无奈地摊开手:“我没有西装!”我问大家:“那 怎么办? ”这时,能干的楚楚说:“我给他做件西装吧!”此言一出,所有人(包 括我)都看朵朵,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问楚楚:“你用什么做西装呢? ”楚楚 慢悠悠地说:“用报纸吧我说:“好,那你就试试吧!”不一会儿楚楚就用报纸 和夹子给滔滔做了一件西装,滔滔穿着西装神气地在大家面前展示分析:利用幼儿作品,增加了游戏情节,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适时的 调整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入编辫子游戏时, 由于幼儿缺乏相对的技能经验,教师提供的成品可以让幼儿在观察和拆的过程中 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既能承接了幼儿 原有的经验,又能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帮助幼儿进 一步拓展和运用经验再试一试吧!于是,我又在编辫子游戏增添了手工纸、报 纸、彩色塑料袋、各种材料的纸和剪刀、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利用辅助品可以制 作出许多新颖的东西,编辫子游戏得到了拓展。
案例反思:游戏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幼儿游戏从开始到最后结束,通常有三个走向: 自然消退、自然缩减和自然转化结束原有游戏或主题的理由很多,最明显的就 是幼儿对原有的游戏材料不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粗野行动破坏材料,这种排斥 和破坏的现象,正意味着幼儿已厌倦旧有的题材或环境布置,他们需要新的材料、 新的构想来满足游戏欲望从编辫子游戏的无人问津,到大家都来玩,我们班的编辫子游戏经过了不断 地完善和调整通过观察,我理解了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对幼儿的游戏 水平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本身不一定吸引幼儿,但其功用 也可能吸引幼儿正因如此,我才没有在编辫子游戏一出现问题时就撤走游戏, 而是利用增添游戏情节、增加游戏材料等方式,促使幼儿在原有的游戏水平上有 所提高其实材料的功能很多,教师要充分挖掘,发挥最大功能,让幼儿能更主 动,玩得兴趣更浓,而且有很强的目的性另外教师在一个比较适宜的时机引发 了孩子新的思考,激活了孩子的经验和思维,让编辫子游戏自然延伸、转化、衍 生出了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