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67648664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11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届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4分)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4分)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札札即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将立子臧,子臧去之君子曰:‘能守节矣!’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兄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至则君嫡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之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 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节选自刘向《新序·卷七·节士》)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试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尔A杀B吾C兄D吾E又F杀G尔H是I父J子K兄L弟M相N杀O终P身Q无R已S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指爱护,与《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意思相同 B.舍,为放弃,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的“舍"意思不相同 C.刺,为刺杀,与《苏武传》“引佩刀自刺”的“刺"意思相同。

      D.反,为返回,与《诗经·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反"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札为人贤德,拒绝成为新任国君,用“子臧让国”来表明自己无意权位的心志 B.长兄遏在季礼拒位后,提出王位由兄弟依次担任的建议,目的是把王位传给季札 C.季礼出访晋国时,徐国国君虽未明确表示想要季礼佩剑,但季礼仍看出他的意图 D.季札品性忠厚仁义,反观僚与阖闾两人贪恋权力、残暴不仁,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 (2)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汉章帝章和二年秋七月,南单于上言:“宜及北历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分道并出,期十二月同会房地臣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愿道执金吾耿乘、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那太守并力而北。

      翼因圣带成神,一承平定,臣国成败,要在今年已敕诸部严兵马,唯裁哀省察"太后①四叹欲从之,尚书宋意上书曰:“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技,曾不补害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深昭天地之明,故因其来降,再康畜养,边民得生,劳役休息,于兹四十余年矣汉兴功烈,子斯为盛今北虏西通,请求和亲,宜因其归附,以为外挥,巍巍之业,无以过此若引兵费赋以顺南房,则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诚不可许和帝永元元年春,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微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②惧,遂不敢复暑议,而诸卿稍自引止唯司徒衰安、司空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隐正色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国家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阴,百姓阔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恩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 故爱民者必有天报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

      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尚书令韩被、驸都尉朱晖、议郎京兆乐恢皆上疏谏,太后不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匈奴叛服》) 注:①太后,窦太后,汉章帝皇后②宋由,东汉臣,京兆长安人,曾任大司农,后迁司空、太尉 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棕号涂黑 群僚百姓A咸曰B不C可D陛下E独奈何F以G一人之计H弃I万人之命J不恤K其言L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意为“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的“帝乡不可期"的“期”含义不同 B. “因",意为“凭借、依靠”,与《过秦论》中的“蒙故业,因遗策"的“因”含义相同 C. “敕",意为“命令、吩咐”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D. “功烈",意为“功业”,“烈"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烈"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匈奴单于希望与汉朝合力讨伐北匈奴,让南北匈奴合并为一国,使汉朝长久没有北方边患之忧。

      B. 窦太后打算同意北征,尚书宋意却认为应许南匈奴的请求是放弃安全而走向危险境地 C. 对于出征讨伐匈奴之事,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不惧危险据理劝谏,前后上书近十次 D. 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时,侍御史鲁恭上书谏言在章帝居丧期间出兵不符合天意民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 (2)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本一: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 ”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彩俊杰,则天甚异之因奏曰:“臣生于草莱,目不睹阙廷之事,陛下过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