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发展问题和对策探析.docx
9页我国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发展问题和对策探析摘要:高技术产集群知识网络促进了集群企业主体间的知识扩散、知识整合、知识创新过程,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文探讨了我国科技区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目前存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专业化分工程 度低、人才支撑系统不健全、创新文化匮乏等问题,并提出 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创新能力一、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世界蓬勃兴起,越 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知识网络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联系起 来,认为产业集群企业与其相关企业在长期的频繁交互过程 中,形成一个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高技术集群企业可 以在这个关系网络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资源,有助于企业实 现知识能力的快速积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学者们把该关系网络称之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本文认为,以专业化高度分工的二十一世纪,创新过程 是高度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资 源,这些资源资难以被单个企业完全控制,单体企业由于其 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无力实现全流程的创新,而只能专注于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模块创新因此, 高技术集群企业为了更好应当挑战,完成高度复杂和不确定 性风险的创新活动,就必须融入到一个更大的网络组织中, 而基于地理位置接近和相互信任的高技术集群企业长期交 互、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克服了单个企业能力有限和资源有 限的劣势。
因此,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是高技术集群企业创 新的动力来源之一,从知识网络视角对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 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我国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现状与主要问题1、产业集群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产业集群中介机构在促进集群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集群中介服 务体系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园区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严 重滞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知识流动、整合技术资源, 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推广中未能发 挥应有的中介作用,金融中介机构、技术咨询公司、会计事 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咨询服务机构数量少、质量偏低,整体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同时,我国科技区的风险投资服务机构体系的支撑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发达的风险投资是 推动新技术成果尽快商业化取得高资本收益及高技术企业迅速成长的巨大引擎硅谷的许多世界著名企业:苹果公司、 雅虎公司、英特尔公司、太阳公司、网景公司等都是由风险 资本推动而获得快速发展帮的,发达的风险投资体系不仅 能、为创业型公司带去投资资金,还能带去行业接触的网络 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理念。
2、高技术集群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协作程度低笔者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 高技术产业集群大都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集 群内缺乏完整的价值链分工体系,集群企业间相互配合、相 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尚未成型,集群内缺乏具有产业主 导作用的龙头企业,大量的核心部件和重要芯片依赖进口, 处于全球价值网络的低端环节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没有建立起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低,创新 资源大量被浪费企业之间的协作开发研究机制、产品供求协调机制缺乏,集而不群的现象明显,区企业未能形成一个整体,1+1 >2的网络整体效应未能发挥出来大部分集群企业处于生存期,集群知识网络的知识扩散效应不明显,集 群知识网络处于初级阶段3、科技园区人才支撑体系不健全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资源为知识,然而知识依附于人才存在,有效的人才流动和人才支撑体系是髙技术集群 的调研,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周边科研机构、大学众多,但 仍存在缺陷:一是存在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创业投资家、创 业企业家、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等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科技 园区人才的流动体系不健全知识网络理论认为,人才流动 是知识扩散和知识流动重要途径。
三是薪酬激励体系方面存 在问题,科技园区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系统的薪酬制度和人力 资源规划,有效的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制度较少采纳,员工 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网络知识溢出与知识创新的源泉笔者通过对我国科技4、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普遍缺乏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硅谷之所以能保持持续竞 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独特的硅谷文化笔者认为,创 新型和学习型集群文化对于集群知识网络主体的知识创造 与知识创新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各级政府觉察到 了文化的重要性并着力打造集群文化,如中关村提出“科技 创造财富”的中关村文化和“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中关 村精神但总体说我国产业园区的创新型、学习型创新文化 尚未成型,缺乏标新立异的创新文化和缺乏争创一缺乏勇于 创新的集群氛围三、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对策1、完善高技术集群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的经济外部性和公用性决定了政府对基础设 加强投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加强 对园区的通信、网络、水电、交通路网的改善同时政府应 当引导、规划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整个 产业的成长,出面建立高技术产业集群公共信息平台,加强 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以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 别要建设针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平台,使中小型高技术 集群企业进行有效的R&D合作,带来双方的优势互补,开发 共性技术,提高R&D效率、降低R&D风险同时,为中小企 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如中试设备、检测仪器 等),以技术辐射的形式使这些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使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我国高技术 企业得以快速、高效持续、健康的成长发展施的投资承担主要责任因此,主管区的各级政府部门应2、进一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资源是知识,知识依附于高技术企业员工而存在 因此,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人才支撑体系是促进高 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高科技产 业园区要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来建立完善优秀人才的全方位 服务平台,要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方式、改革传统人才激励措施,做到企业员工的创新人才激励措施,将员工和企业的风险和利益联系起来;高科技区要进一步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大力增加人才中介结构的数量,发挥人才中介的作用, 规范人才中介机构规范经营,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形成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我国科技园区企业要在加强对 创新型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基础上,完善职业匹配系 统,人才评价系统、为高科技人才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指 导,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内外人才来园区就业、创业。
3、营造独特的集群创新文化和创业氛围集群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只有 不断加强观念创新,有效构建创新型、创业型和学习型集群 文化,才能实现我国高技术集群跨越式、超常规的大发展 要建设“崇尚竞争,重视学习”、“支持冒险、鼓励冒尖”、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平等开放,诚信合作”的集群 文化,增强科技型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不断 激发高科技人才的创业意识与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创业氛 围,大力打造有血性、有胆识、有个人魅力的创业"领军 人”4、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一条重要经验因此,我国高科技产业区要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为纽带 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合作创新的技术供给 与需求和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分 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收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 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收益多,企业、高 校和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 识,同时也要有风险责任分担的意识5、大力促进集群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与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是高技术集群知识网络的组成部分和重 要节点,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纽带和桥梁,发达的中介服务体 系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 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都有创业中心等中介机构, 但总体数量偏少,质量偏低,不能满足我国科技园区高技术 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快中介服 务体系的发展,如,大力扶持投融资咨询、市场调查公司、 会计事务所、知识产权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律师事务 所技术咨询、管理咨询、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中 介服务体系的资质准入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中介主体的市 场行为参考文献:[1] 林莉,周鹏飞.基于知识联盟的髙技术企业成长机制 与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7, (12)[2] 吴晓波,刘雪锋,胡松翠•全球制造网络中本地企 业知识获取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 (3)[3] 阳志梅•基于知识网络与企业知识能力的高技术集 群企业成长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4] 成伟,王安正•基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研究[J]•系 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 (8)作者简介:阳志梅(1976-),男,汉族,湖南邵阳人, 博士、湖南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与技术 创新管理刘湘香(1979-),汉族,女,湖南新邵人,湖南 商学院讲师责任编辑:祁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