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牧场基本情况的报告20XX年425 (2).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pm****9
  • 文档编号:210137104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牧场基本情况的报告20XX年425 叶城二牧场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农三师叶城二牧场,1953年建场,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后勤基地,位于昆仑山北麓——XX县区以南60公里的乌恰巴什镇牧场地跨新藏公路,左、右两边是XX县区柯克亚乡、西合休乡、乌恰巴什镇,西接柯克亚油田,交通比较方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76o30ˊ——77o35′,北纬36o40′——37o30′之间,牧场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60公里,牧场海拔2200——4850米,属于国家规定的六类高寒地区;叶城二牧场是国家级边境贫困团场,三连与印巴克什米尔控制区接壤 一、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现有少数民族总人口1119人,常住少数民族766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85人,主要由维、回、土家族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其中:一产业从业人员144人、二产业从业人员30人、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46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均收入3984元,职均收入11360元 二、民族文化情况 1、婚姻状况我场以维吾尔族居多占少数民族的98%,婚姻以本民族为主,有维、回通婚的情况,没有维、汉通婚情况及与其他民族通婚情况。

      2、民族文化:团场建有一座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两个 连队建有宣传文化活动室,硬质化的球场5个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球赛在重大节日,都要举办职工群众自编自演的晚会,经常举办兵、地篮球友谊赛;由于是昆仑山深处的牧场,职工使用的是本民族语言、文字,文化遗产保留得分散,无完整的继承发扬民族文化 三、文教卫生事业的基本情况 牧场使用的是双语教学,有双语寄宿制小学一所,民族教师2人,寄宿在校学生256名双语幼儿园一所,在校幼儿48名,共有在编教职员工23名学校无初、高中,牧场的职工子弟上初、高中要到XX县区及农三师中学上学牧场小学每年升学率为100%目前,全场本科学历2人,大专10人,中专2人,高中147人,初中258人,小学347人上大中专返场的职工子弟的比率为汉7%、维12%目前,牧场通过争取国家义教二期工程,在场部新址杏花镇建设了占地面积3574.31平方米的新教学楼一座、寄宿制宿舍楼一座、学生食堂,新建幼儿园一所,设施齐全 三、社会保障情况 牧场有正式民族职工在职职工279人,离退休人员189人,全部得到医疗、养老保障国家给予兵团农牧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牧场每年有70户、140人享受了低保政策。

      目前,牧场的低保政策运作良好,将进一步继续完善低保政策制度的落实,使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产生活 安定和谐 四、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使用情况 少数民族干部现状:少数民族干部22人,平均年龄32.1岁;其中:男17人,女5人,占全场党政领导干部的27.8%,学历主要是大专,全日制、成人及党校培训;现任职务分别为场领导、基层管理及技术人员、小学教师等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一是按照选拔使用干部办法,优先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将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德才兼备,有一定文化功底的人,选拔使用使用到管理岗位,给以压担子;二是将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每年一轮训,两年一次选派挂职交流;三是将有潜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逐级推荐到领导岗位,同时向师市党委推荐 农三师叶城二牧场 2011-1-4 第3页 共3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