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妹妹准备的高考复习资料——近5年重庆高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总结.docx
8页近 5 年重庆高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总结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1、 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选择题 6 分),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水解,双水解(选择题 6 分)2、 必修一,选修三,必修二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选择题 6 分,无机推断或信息题 15 分)3、 选修二,必修二化工生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工业合成氨,石油、煤、天燃气的综合利用,化学与材料发展,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选择题第一个 6分)4、 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选择题 6 分),化学速率与化学平衡(选择题 6分,计算题 3-5 分),电化学基础(结合无机题 14 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离子共存问题(选择题 6 分)5、 选修五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烃和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选择题 6 分,有机推断或信息题 16 分)1、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知识点有:(1)、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硅酸盐材料:黏土(Al2.2SiO2.2H2O)、石英(二氧化硅)、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陶瓷(黏土)、玻璃(硅酸盐 Na2CO3+ SiO2 = Na2SiO3 + CO2↑(条件:高温)CaCO3 + SiO2 = CaSiO3 + CO2↑(条件:高温))、水泥(硅酸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陶瓷、单晶硅(硅)、石墨(碳)、金刚石(碳)、碳六十(碳)(2)、金属材料:钢铁的冶炼(2C+O2=2CO,脱碳 FeO+CO=Fe+CO2,脱硫FeS+CaO=CaS+FeO)、铝的冶炼(电解氧化铝)、金属的腐蚀(吸氧和析氢)(3)、工业合成氨:N2+3H2=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可逆反应工业制硫酸:4FeS2+11O2== 高温==2Fe2O3+8SO22SO2+O22SO3 (注意可逆号)SO3+H2O==H2SO42、 化学实验操作以及装置图(1)、常用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用 PH 试纸测 PH 时 必须保持 PH 试纸干燥,进行焰色反应时要去除干扰离子先用盐酸反复洗涤铂丝再进行焰色反应,量筒读数要与液面相平并且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羊大虎小---仰视读数偏大俯视读数偏小),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装碱,碱式滴定管不能用来装酸性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液体(2)、常见操作所需仪器和装置:分液(分液漏斗),蒸馏(温度计,冷凝管水下进上出),萃取(分液漏斗),蒸发(蒸发皿),(3)、实验注意事项:吸收气体或气体与液体的反应要注意防倒吸,中和热的测定温度计应直接与溶液接触。
肥皂的制取(脂质加碱皂化反应)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盐析是加入电解质,变性是高温,过酸碱,射线,重金属)3、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1)、臭氧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做消毒,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性但不能用作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有毒2)、钠能与水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比其活泼性弱的金属单质,钠的密度在同主族中也是反常者大于钾,铝和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不反应会钝化,但是会和热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铁只有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生成三价铁3)、浓硝酸和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胶体在电场中做定向移动,胶核带电胶粒不带电4)、同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5)、本身溶于水能导电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是电解质6)、熔沸点: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4、离子共存问题:(1)、共存不能有沉淀,弱电解质气体产生:OH- Cl- 硫酸根 碳酸根H+ 弱电解质 溶 溶 气体Na+ 溶 溶 溶 溶钙离子 微 溶 微 不钡离子 溶 溶 不 不镁离子 不 溶 溶 微Ag+ 不 不 微 不(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硝酸根不能与 还原性离子共存,H+、高锰酸根不能和还原性离子共存(3)、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偏铝酸根和和铵根离子不能共存,铝离子不能和碳酸根共存等等5、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勒沙特列原理即平衡总是向减小改变的方向移动(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2)、盐的浓度:稀释溶液,增大盐的浓度都促进水解(3)、酸碱度:氢离子抑制阳离子的水解促进阴离子的水解,氢氧根抑制阴离子的水解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6、热化学反应方程式:△H 大于零吸热,小于零放热(1)、书写标明物质的状态,写出能量变化,(2)、生成热: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 1 摩尔纯物质的热效应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 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 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以生成 1 mol 水为基准(4)、燃烧热: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 放出的能量计量5)、化学反应热的计算:△H= 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 键能总和)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沙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都能增大反应速率9、有机物中特殊官能团的反应:(1)、卤代烃和醇羟基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卤原子或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碳上要有氢原子2)、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可以和烃发生取代,在 Fe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3)、三价铁和酚羟基有显色反应(4)、卤素单质可以和分类发生取代反应,取代酚羟基邻间对位上的氢原子(5)、可以和钠发生反应的:苯酚的酸性S2->I->Br->Cl->OH->含氧酸根(NO3 ->SO4 2-)>F-B、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能力: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 (即金属活泼性顺序表的逆向)C、规 律:铝 前(含铝)离子不放 电, 氢(酸)后离子先放电,氢(酸)前铝后的离子看条件①电解水型(强碱,含氧酸,活 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 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 pH 增大,溶液呈酸性则 pH 减小,溶液呈中性则 pH不变。
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水②电解 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无氧酸 pH 变大,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PH 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电解质③放氢 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 变大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阴离子相同的酸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 变小电解质 溶液复原—加阳离子相同的碱或氧化物2、无机推断(信息题):常考元素有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氯、碳(构成物质最多)、氮、氢、氧、 钠、钙(1)、10 电子:CH4 、 NH3、 H20、 HF、 Ne18 电子: SiH4 、PH3 、H2S 、HCl、 Ar(2)、铝的特殊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铝或者铝离子与碱反应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三主族氮化铝的特殊性质: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3 )、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七主族(4)、碳元素:二硫化碳的结构式 S=C=S ,电子式(5)、氮元素:氨的构型是三角锥形,氨的催化氧化生成的是一氧化氮和水(6)、过氧化钠的电子式(7)、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Mg、 Al、Na 等金属都是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常见的只有金刚石、单质硅、SiO2 、SiC, 离子化合物固态时都是离子晶体,高中阶段常见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如含Li、Na、K、Mg、Ca、Ba 元素的强电解质)和铵盐,除此之外的 单质和化合物一般为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3、有机推断(信息题):常考反应(1)、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酯的水解是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2)、卤代烃和醇的消去反应:卤原子或醇羟基所连碳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3)、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醛基,羰基(4)、醛基与银氨溶液的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一个醛基对应生成 2 个银单质,一个醛基对应消耗 2 个氢氧化铜,生成一个氧化亚铜(5)、酯化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6)、碳链对溶解度的影响(碳数越多溶解度越低),官能团的保护(开始和最后有中间过程没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碳骨架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同系物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