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精选】贫困村帮扶记录簿有关指标解释.doc
20页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帮扶记录簿有关指标解释撰写时间:2013-07-01 来源:省扶贫办贫困村帮扶记录簿有关指标解释(一)贫困村简介主要介绍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属镇的名称及与县城的方位距离全村户数、人数,以及其中贫困户的户数和人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贫困村传统特色耕地面积,包括水田、山坡地面积情况全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建设情况贫困的主要原因等 (二)帮扶对接联系信息 1.村委联系人指贫困村负责联系工作的村干部的有关信息及联系方式 2.帮扶单位联系人指帮扶单位帮扶工作责任人、联络员信息及联系方式责任人一般指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主要领导,联络员一般指机关负责该项工作的处室领导或干部 3.驻村干部联系人指帮扶单位派驻贫困村干部的有关信息及联系方式 (三)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1.老区村:根据有关标准要求和程序划分老区村庄(自然村),明确老区村庄或人口达到半数以上的村委会为老区村 2.自然村个数:指所帮扶行政村中自然村的个数自然村指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而自然形成的村落,村民居住户非常分散的山区通常按村民小组划分。
3.其中300人以上自然村个数: 指户籍人口在300人及以上的自然村数量 4.村总户数: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行政村内的农户,户口不在本地但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农户,计入总户数;举家外出一年以上农户不计在内5.村总人口数:指行政村经常在家或居家6个月以上的人口虽然在外居住6个月以上但收入带回家,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为一起的人口数量6.贫困户数:指由省发文明确、经帮扶双方核定、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省定农村扶贫标准以下行政村内的农户数7.贫困户人数: 指贫困户家庭的人口总数8.扶贫户户数: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省定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数9.扶贫户人数:指扶贫户家庭的人口总数10.低保户户数: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无劳动能力的农户数11.低保户人数:指低保户家庭的人口总数12.扶贫低保户户数:指符合低保标准且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数13.扶贫低保户人数:指扶贫低保户家庭的人口总数14.五保户户数:指符合《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户数,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15.五保户人数:指五保户家庭的人口总数。
16.少数民族人口:指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标注的民族属性为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 17.劳动力人数:指本村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18.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人次:指本行政村村民参加的各类短期或长期培训的人次个人不论参加多少次各类培训都按照1人次统计19.输出转移劳动力人数:指本行政村村民通过各类短期或长期培训后,组织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2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指本行政村成立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21.带动农户数:指本行政村产业化生产带动农户的数量22.其中贫困户数:指带动农户数中贫困户的数量23.主导产业名称:指本行政村产业化生产带动40%以上农户的产业名称24.主导产业规模:指本行政村主导产业的生产规模,主要为产业面积、产品数量等25.主导产业收益:指本行政村主导产业的年产值,单位为万元26.需搬迁户数: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省定计划安排搬迁的农户数27.需搬迁人数:“需搬迁户数”中的人口总数28.已搬迁户数:是指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地质灾害地区,已搬迁包括省计划任务数在内的所有农户数29.已搬迁人数:指已搬迁户数中的人口总数。
30.行政村是否通公路:指本行政村是否建有砂石路、柏油路或水泥路面能驶进汽车或农用机动车的道路情况31.村委到各自然村道路公里数:指本行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到各自然村居民居住地的道路公里数32. 村委到3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公里数:指本行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到300人以上自然村居民居住地的道路公里数33. 村委到3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公里数:指本行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到300人以上自然村居民居住地的硬底化道路公里数34.饮水困难的自然村个数:指要到1公里以外,垂直高度100米以上取水,或缺水时间半年以上的自然村个数35.通电户数:指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农户数36.通广播电视户数:指能够接收中央、省或县级任意一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户数37.村集体经济收入:指归本村全体村民所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活动所得的全部收入38.人均占有粮食:指本行政村生产的全部粮食总产量除以总人口3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指该村农民上一年度总收入扣除相应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除以全部人口数计算方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全村农户总收入-总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总支出-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其它支出)村人口总数;全村农户总收入=总工资性收入+总家庭经营收入+总财产性收入+总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付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转移性收入是指农户成员无需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包括家庭非常住人口带回和寄回、亲友赠送、农村外部亲友赠送、调查补贴、救济金(五保金、低保金)、救灾款、无偿扶贫款、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帮扶单位慰问捐赠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农户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40.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指该村贫困户上一年度总收入扣除相应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贫困户所有的收入除以全部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1.人均耕地面积:指人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的田地面积 42.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水源,土地比较平整,有灌溉工程或设施较配套的田地面积 43.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一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换的乡镇集市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44.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不论这个车站(码头)是否与本村同属一个乡镇45.新修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户数:指本行政村新修的房屋梁、柱和承重墙是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木材建造住房的户数46.拥有农用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户数:指本行政村拥有农用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的户数47.饮用安全饮用水户数:指本行政村饮用经公用设施处理及管道输送到农户的自来水户数,或经县相关职能部门检验并出具证明确认使用安全饮用水的户数48.使用固定或移动户数:指本行政村使用固定或移动户数49.有彩电户数:指本行政村有彩色电视机户数50.使用水冲式厕所户数:指本行政村自家建有厕所的户数51.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炊事能源户数:指本行政村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沼气、电)作为主要炊事能源的户数52.有塑料大棚、温室户数:指本行政村建有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的由塑料薄膜,钢(竹、木)架支撑的大棚及温室(含符合条件的设施农业和设施牲畜棚圈)的农户数53.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人数:指本行政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54.距最近的六年制小学的距离: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六年制小学最近的距离,不论这个小学是否与本村同属一个乡镇。
55.“普九”在校生人数:指本行政村享受“普九”义务教育政策在校就读的学生人数56.距最近的乡镇级医院的距离:指本行政村村委会距最近的乡级医院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57.村卫生室:指本行政村有经县级卫生部门批准建立的卫生室58.幼儿园或学前班:指本行政村有经县级教育部门批准建立的幼儿园或学前班59.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指本行政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户人数60.其中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指本行政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贫困户人数6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指本行政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户人数62.其中贫困户参加新农保人数:指本行政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贫困户人数 63.村建有文体活动场所数量:指本行政村地域内建有室外的公共休闲文化、体育运动场所包括室内图书、娱乐室,室外广场、球场 64.村建有垃圾存放设施:指本行政村地域内有提供给村民集中存放垃圾,并每天进行定时清运的垃圾池(桶)等设施65.党员数量:指行政村现有党员的数量66.平均年龄:指行政村现有党员的平均年龄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指行政村现有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68.女党员人数:指行政村现有中共女党员的人数。
69.村委会建设情况:指行政村村委办公场所的建设情况四)三年帮扶总规划通过帮扶前工作调查,由帮扶单位和贫困村根据村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三年帮扶总规划主要内容为目标任务、帮扶措施和工作保障重点要围绕省扶贫开发“双到”脱贫工作总体目标要求,明确本村三年的扶贫目标任务,主要包括贫困户脱贫、贫困村脱贫、民生保障政策落实、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和民风建设等内容;根据目标任务研究制订帮扶措施要突出通过发展生产经营、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生产,通过培训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村、贫困户收入,“整村推进”制订帮扶工作措施;工作保障要重点明确组织领导、物质经费保障措施具体由帮扶单位、贫困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五)年度帮扶计划帮扶单位、贫困村根据三年帮扶总规划要求,细分制定2013-2015年每年度的脱贫目标、帮扶措施和工作保障,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 贫困户帮扶记录簿有关指标解释(一)贫困户信息1.村小组:填写贫困户所属村小组名称2.户码:由帮扶单位、村委会对贫困农户按贫困程度统一编码后填写,如最贫困的户码编号为“001”依次编写因特殊情况新增贫困农户依次编写,不再使用前期脱贫的贫困农户的原户码返贫农户仍使用原代码。
3.建档时间:填写入户调查登记时间二)帮扶责任人信息1.姓名:填写单位明确的挂钩帮扶本户责任人姓名,可填写多个责任人2.职务:填写帮扶责任人在原单位处室简称、职务如职务为“科学教育处长”,可填写通常规范简称“科教处长”,而不应只填写“处长”3.联系方式:填写帮扶责任人号码4.开始扶贫时间:指开展对接及进村入户核查的时间5.结束扶贫时间:指根据省统一安排,帮扶单位完成扶贫任务或帮扶责任人根据单位安排完成阶段性扶贫任务撤出的时间6.备注:填写帮扶责任人信息中其它需要注明的情况三)帮扶前家庭情况1.农户属性:单选扶贫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五保户其中一种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省级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低保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扶贫低保户是指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户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农户对象2.是否计划生育户:指具有《独生子女证》和《二女证》或经县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