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课时:四大区域课件【备课精讲精研+能力拓展提升】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29页第四章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时课时1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 1 1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课标解读课标解读2 2 2 2 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综合思维综合思维综合思维: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结合地理热点材料,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区域认知: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发展的相关背景资料学习目标学习目标3 3 3 31 1、了解我国宏观发展目标,把握整体发展方向了解我国宏观发展目标,把握整体发展方向2 2、记忆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劣势,明确不同区域的、记忆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劣势,明确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重难点重难点)我国宏观发展格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3、新时期: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
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教材教材P99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教材探教材探究练习:究练习:P981.在图中找出在图中找出“渝新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经过的国家及主要城市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经过的国家及主要城市途途经经重重庆庆、西西安安、兰兰州州、乌乌鲁鲁木木齐齐、阿阿拉拉山山口口等等国国内内段段和和哈哈萨萨克克斯斯坦坦(阿阿斯斯塔塔纳纳)、俄俄罗罗斯斯(莫莫斯斯科科)、白白俄俄罗罗斯斯(明明斯斯克克)、波波兰兰(华华沙沙)等等国国际际段段,最最后后成成功功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经过了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经过了6 6个国家。
个国家2.“渝新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给重庆乃至我国西南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1.促进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长;2.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3.促进西南地区贸易的发展;4.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5.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货物出口欧洲的时间;6.增强了重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3.议一议,重庆开通议一议,重庆开通“渝新欧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地理背景有哪些?1.1.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我国对外贸易需求增多;2.2.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产品特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高,运输瓶颈出现;3.3.其他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其他国家企业对西南地区的关注;4.4.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求发展战略的需求我国四大地区我国四大地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自然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
国家根据全国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四大地区,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教材教材P99-101教材教材P100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指出四大指出四大地区包括地区包括的的省级行省级行政区政区东部:东部:1313个中部:中部:6 6个西部:西部:1212个东北部:东北部:3 3个我国四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四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优势优势: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热量、水分充足,雨热同期,生物、水资源丰富;热量、水分充足,雨热同期,生物、水资源丰富;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劣势劣势:矿产资源不足,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矿产资源不足,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方向:发展方向: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产品向“高高精尖精尖”方向发展方向发展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优势:雨热同期;能源、有色金属、水能丰富;人口众多,开发较早劣势: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发展方向:协调东西、南北,培育优势产业集聚和城市群;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措施: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中部地区包括中部地区包括中部地区包括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六省,国土面积六省,国土面积六省,国土面积102.8102.8102.8102.8万平方公里,占万平方公里,占万平方公里,占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10.7%10.7%10.7%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促进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和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和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和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和“三大战略三大战略三大战略三大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展的战略举措,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展的战略举措,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展的战略举措,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部崛起的区位分析中部崛起的区位分析(1 1 1 1)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既可承东启西,又可连南接北;)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既可承东启西,又可连南接北;)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既可承东启西,又可连南接北;)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既可承东启西,又可连南接北;(2 2 2 2)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开发比较早,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剩余农副产)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开发比较早,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剩余农副产)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开发比较早,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剩余农副产)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开发比较早,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剩余农副产品输出基地;品输出基地;品输出基地;品输出基地;(3 3 3 3)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重农、抑工、轻商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历史上政治动荡多,)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重农、抑工、轻商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历史上政治动荡多,)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重农、抑工、轻商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历史上政治动荡多,)传统文化积淀比较深厚,重农、抑工、轻商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历史上政治动荡多,往往是农民革命的发起之地;往往是农民革命的发起之地;往往是农民革命的发起之地;往往是农民革命的发起之地;(4 4 4 4)现代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现代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现代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现代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5 5 5 5)人口稠密,区内外经济联系较为方便,产业成长容易获得市场支撑;)人口稠密,区内外经济联系较为方便,产业成长容易获得市场支撑;)人口稠密,区内外经济联系较为方便,产业成长容易获得市场支撑;)人口稠密,区内外经济联系较为方便,产业成长容易获得市场支撑;(6 6 6 6)农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元结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但其严重性弱于西部;矛盾依然突出,但其严重性弱于西部;矛盾依然突出,但其严重性弱于西部;矛盾依然突出,但其严重性弱于西部;(7 7 7 7)绝对贫困已基本消灭,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发展问题已摆在优先位置。
绝对贫困已基本消灭,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发展问题已摆在优先位置绝对贫困已基本消灭,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发展问题已摆在优先位置绝对贫困已基本消灭,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发展问题已摆在优先位置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优势优势: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能源、矿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力资源丰富;有有70%的国境线,潜在市场广阔,的国境线,潜在市场广阔,利于边境贸易利于边境贸易;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环境优良社会环境优良劣势劣势: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