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原抗体凝集实验和抗原抗体沉淀实验抗原抗体凝集实验和抗原抗体沉淀实验主题讲座课件(共20张).ppt
20页一、凝集反应(一) ABO血型鉴定实验凝集反应: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如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由于凝集反应方法简便,目前在临床检验中仍被广泛应用 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与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物质抗体(免疫球蛋白):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人类ABO血型抗原主要有A和B两种,根据红细胞表面这两种抗原的有无,可把血型分为四种据此,将抗A和抗B的抗体分别与待测红细胞混合,抗A或(和)抗B的抗体与红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据其凝集情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1.ABO血型鉴定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Ag血清中Ab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O型、抗A、抗BABO血型的划分(1)ABO血型鉴定试剂盒内含:抗A血清:为蓝色抗B血清:抗B为黄色)(2)一次性采血针1枚、洁净玻片、75酒精、灭菌棉签3)生理盐水2.实验材料3.实验方法(1)取载玻片1张,用记号笔划分为两格,分别注明A和B,各加1滴标准抗A和抗B的血清(抗体) (每人一张玻片)抗B 血清 抗A 血清 AB3.实验方法(2)采血: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手指末端后,用采血针刺破皮肤,取1滴血(可用牙签)直接放入抗A、抗B血清。
抗A血清 +抗B血清 AB3.实验方法 不凝集(-) 凝集(+)如混合液由均匀红色混浊状逐渐变为透明,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凝集块者,即为红细胞凝集;如混合液仍呈均匀混浊状,则为不凝集3)手持玻片,前后左右轻轻转动,促其充分混匀AB记录受检者红细胞凝集情况,根据ABO血型鉴定表,判断受检者的血型 实验结果 结论 抗A血清 抗B血清 + + + - - + - -4.实验结果玻片用后,酒精擦过后,放入消毒缸内! (二)志贺杆菌玻片凝集实验1. 材料 志贺杆菌诊断血清(已知抗体); 待鉴定细菌2 .原理(玻片凝集) 将已知抗体直接与未知抗原物质(如细菌)混合,在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可判断细菌种类 生理盐水 志贺诊断血清 + + 待检菌 待检菌 2人一个玻片3.实验方法混匀 4.注意事项: (1)生理盐水、诊断血清要适量; (2)待检菌为肠道致病菌,注意无菌操作, 玻片用后,酒精擦过后,放入消毒缸内; (3)用接种环取待检菌时,不要挑取琼脂; 待检菌与生理盐水、诊断血清混匀时, 不要涂得太宽,否则影响结果观察3.实验方法 现象结论 待检菌 待检菌 实验内容 + + 生理盐水 志贺诊断血清5.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沉淀反应 1.目的:了解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和用途2.基本原理 可溶性抗原(如血清、毒素、细菌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当两者比例合适、并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时,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或沉淀线,称为沉淀反应。
常用于定性检测,也可用于半定量检测 二、沉淀反应 2.基本原理 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相邻近的小孔内,让它们相互向对方扩散当两者在最适当比例处相遇时,即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根据有否出现沉淀线,可用已知的抗体鉴定未知的抗原,或用已知的抗原鉴定未知的抗体 3.材料 (1)人血清、兔抗人血清 (2)1.5%琼脂(用生理盐水或巴比妥缓冲液配成) (3)载玻片、移液枪、水浴锅、玻璃管等 二、沉淀反应 4. 方法1)制备琼脂玻片:将已知加热溶化的1.5%琼脂3.5ml(已制备好,在水浴锅中),迅速倾入载玻片上每2人倒一个玻片)2)打孔:待凝固后用打孔器(玻璃管)按下图样打孔孔径3mm,孔距4mm)(每1人打一个梅花) 二、沉淀反应 3)加样 以上方孔为第1孔,按顺时针方向分别称为2、3、4、5和6孔,中央孔为7孔7孔加入1:10人血清10 l(已稀释好) ,1-5孔加入对倍稀释的兔抗人血清(原液,1:2,1:4,1:8,1:16) 10 l ;6孔加入生理盐水10 l ,作为阴性对照孔AbAb(1:4)Ab(1:8)盐水人AgAb(1:2)Ab(1:16)1234567每孔加样10 l注意移液枪的使用!4)温育 置湿盒37温育12-24 h。
4)温育 置湿盒37温育12-24 h 5. 结果观察 以出现明显沉淀线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兔抗人血清的效价 记录琼脂玻片双向扩散是否有沉淀线,分布在哪几档稀释度之间? 并画图上交实验报告!用过的枪头放入消毒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