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复习小试题.doc
3页八年级生物(1——2 章)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 种,按有无 分为 和 两大类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 ,特征: 如海葵、珊瑚虫;② ,特征: 如乌贼、章鱼;③ ,特征: 如虾、蟹;④海豚 、龟 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 ② 4、四大家鱼是: 、 、 、 5、 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 形,其作用是: 鱼体分三大部分: 、 、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 _和 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 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 的作用, 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 作用。
8、鱼的感觉器官是 (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9、鱼鳃为 色,因为密布 ;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 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___ _流入鳃,然后由 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 进入鳃丝的 __ __ 中,而_ 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 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 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_ _呼吸;通过 的摆动和 的协 调作用游泳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 ,如爬行动物有 ,昆虫有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 ,有多种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 ,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复杂……有 ,对多变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生活 的 土壤中,通过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 持湿润的 呼吸可根据 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 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 是 ,刚毛的作用是 (固着;支持)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 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 呼吸 6、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 先溶解在体表 里,然后进入 体壁的 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 排挤 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 8、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的动物叫 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兔 1、哺乳动物:具 、 (后代成活率高)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
如兔、大熊猫2、 :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 括和 ,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 ,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用 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齿分 (适于切断 食物)和 (适于磨碎食物) ,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 ,用于 (也用于 攻击捕食) (与植食性有关),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兔适于 (后退比前腿 长且肌肉发达) 4、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5、 、 、 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6、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 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 、 、 等 2、世界上的鸟有 9000 多种。
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 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 (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 ,前肢 变成 ③胸部有高耸的 ,长骨 (内充空气)④胸肌 ⑤食量 消化 即消 化系统发达,⑥直肠 排便 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 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 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这些都是为 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4、 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的作用是 5、鸟的羽毛分 (主要用于飞行)和 (主要用于保温)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昆虫 1、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 100 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 ,因而是分布最广 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 、 、 三部分,一般有 对足, 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 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 。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 构成,体表有外骨骼, 足和触角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营 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皮 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六、动物的运动六、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和 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 和两端较细乳白色的 ,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 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 的特性 3、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则相反】 4、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 作用,骨起 的作用,关节起 作用(也有说枢纽作 用) ,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 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5、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 了运动。
6、脱臼: 从 滑脱出来 (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 致 ) 七、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 用,由 和 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 ,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2 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③有的 还形成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 3、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 、 和 等 4、正是由于 、 和 的存在,才是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