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王霞李雪峰才立萍.docx
6页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王霞李雪峰才立萍 R473B1672-5085(2013)10-0263-02【摘要】目的讨论鼻出血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安定情绪,使其沉着镇静地配合治疗,防止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同时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被褥,避免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关键词】鼻出血护理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冬季好发儿童及青壮年的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Little区);中老年人,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男性,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鼻咽静脉丛病因】分为两大类: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1.局部原因包括外伤、解剖异常、鼻部炎性疾病、鼻腔异物、肿瘤、动脉瘤等2.全身原因包括:①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②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大量应用抗凝血药物等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④其他:如滥用酒精、发热性传染病(流感、鼻白喉、麻疹、疟疾、猩红热、伤寒及传染性肝炎)、毒性药物(磷、汞、砷、苯)、内分泌失调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评估病人的既往史,有无出血的全身或局部诱因。
2.了解病人出血的频率、量等情况二)身体状况1.轻者可仅为涕中带血或仅少量从前鼻孔滴出;重者一侧或双侧鼻腔血流如注,同时经口涌出2.可伴有病因本身的临床表现如头鼻部创伤、医源性损伤、鼻一鼻窦肿瘤或鼻咽和鼻颅底肿瘤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3.反复多次或大量出血表现为贫血、休克等三)辅助检查1.鼻镜、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的检查2.鼻窦X线摄片或CT扫描可明确出血部位3.实验室检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四)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情绪反应等,还应评估家属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五)治疗原则1.首先止血,再对病因检查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烧灼法、电灼法、鼻腔填塞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等2.全身治疗较严重的鼻出血可予以镇静剂、止血剂、维生素、抗生素全身用药有贫血或休克者应纠正贫血或抗休克治疗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恐惧与害怕出血和担心疾病预后有关2.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鼻腔大量出血有关3.急性疼痛与病人鼻腔填塞纱条有关4.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鼻腔填塞有关5.潜在并发症低氧血症、失血性休克等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预防、保健、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措施1.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安定情绪,使其沉着镇静地配合治疗,防止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同时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被褥,避免对病人产生不良刺激2.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及出血情况,评估出血量3.及时配合医生为病人采取合适的方法止血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5.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如吸引器、鼻内镜及光源、止血油纱条、止血药、升压药、备血等6.外伤所致鼻出血要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必要时吸氧7.高血压所致鼻出血,遵医嘱应用降压药、注意全身护理、预防合并症8.填塞止血后应取半坐位,如病人虚弱,为防止休克发生可给予平卧位,活动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9.鼻出血病人给予冷流食或温半流食,止血后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含铁食物,必要时给予铁剂10.预防便秘,以免用力大便诱发鼻出血11.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声刺激,病室应避光通风,温度适宜12.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13.鼻腔填塞后应避免打喷嚏,防止填塞物脱出而引起出血14.鼻腔纱条应在24~48小时抽出,一般不超过72小时,严重者可用碘仿纱条填塞5~7天。
15.鼻内镜下电灼止血者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再次出血,按医嘱使用滴鼻药,注意卧床休息,进温凉半流质,教会病人避免打喷嚏的方法16.行血管结扎术或血管栓塞术者,按照相应的手术前后护理措施,注意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有无并发症出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二)健康指导1.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预防鼻出血再次发生2.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选择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3.避免挤压碰撞鼻部,改掉挖鼻、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指导正确滴鼻的方法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时监测血压5.教会病人少量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手指捏紧两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身体放松,口腔里有血液应吐出勿咽下;如果出血量多,不能止住,应及时来院急诊参考文献[1]李成云,邹文远.鼻出血介入治疗过程的观察及护理.2005年,第01期.[2]吴俊.鼻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3年,第05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