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性食源性志贺菌病.ppt
16页细菌性食源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目录•志贺菌病的病原学•志贺菌病的致病因子•志贺菌病的致病原因•志贺菌病的防治措施一·病原学•志贺菌属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形成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志贺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2)非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婴儿多见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腹痛较轻,腹泻1日3~5次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左下腹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 (3)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惶恐、谵妄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小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发病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二.志贺菌病的致病因子志贺氏菌的致病因素包括侵袭力、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 侵袭力:是志贺氏菌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由侵袭性大质粒介导。
志贺菌进入大肠后,由于菌毛的作用粘附在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上,继而进入上皮细胞并在内繁殖,扩散至邻近细胞及上皮下层由于病毒的作用,上皮细胞死亡,粘膜下发炎,并有毛细吸管血栓形成以至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内毒素内毒素:志贺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是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毒血症症状毒素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痢疾脓血便外毒素外毒素:其作用是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并致使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三.志贺菌病的致病原因•感染者和恢复期带菌者的排泄物是传染源,治病菌经粪-口途径直接传播,人食用了细菌经污染的食物或物体可发病苍蝇可作为机械性媒介.•食源性志贺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痢疾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人群对志贺菌普遍易感,特别是2~4岁的儿童,其次为中青年与志贺菌病相关的食品主要有色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等。
四.志贺菌病的防治措施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时调离工作岗位2.切断传染途径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旦发现带菌者,应立即给予治疗并调离工作3.保护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 4.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还应注意饮食。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