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线通道设计》ppt课件.ppt
117页综合布线通道设计,第一章 建筑物内线缆通道设计施工,第三章 建筑群线缆通道设计施工,第二章 建筑物内线缆通道方式选择,,第 一 章,建筑物内线缆通道 设计与施工,,不 同 类 型 房 屋 建 筑 对 通 信 线 路 提 出 各 种 各 样 要 求,第一节 概 述,各类建筑的区别,建筑物内线缆通道形式,房屋建筑分类,,建 筑 物 内 线 缆 通 道 形 式,,,,,,,,直接,,,穿管,,,槽架,,,,,,,,预埋管路,,,隐蔽通道,,,明敷形式,,,暗敷形式,,,线 缆 直 接 明 敷 方 式,,将缆线直接固定在建筑物内墙壁、地面或天花板上特点,施工、维护、检修方便,工程造价最低,不隐蔽,不安全,适用场合,不易受外界机械损伤场合,低层、多层居住建筑,中小学等房屋,一般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线 缆 穿 管 明 敷 方 式,,将缆线穿放在管材中,固定在建筑物的内墙上或结构构件上特点,安全可靠,适应变化、维护简便,不隐蔽,安装较复杂,适用场合,易受外界机械损伤场合,其它管线较多情况,有特殊要求(屏蔽),造价较高,,槽 架 明 敷 敷 设 方 式,,将缆线安放在明敷的槽道或桥架中,特点,适用场合,,比较安全可靠,适应变化,不隐蔽,易受外界机械损伤场合,与其它弱电线路可以合用的段落,有特殊要求,耗材多造价较高,维护简便,,预 埋 暗 管 敷 设 方 式,,将缆线穿放在建筑物内预先埋设的或隐蔽的暗管中,特点,隐蔽美观、安全可靠,能适应变化,受建筑物施工限制,施工、维护较复杂,适用场合,要求较高的各类建筑,有特殊要求的场合,造价较高,,,隐 蔽 通 道 安 装 方 式,,将缆线及管槽等安放在隐蔽物或隐蔽空间中,被遮挡起来。
隐蔽槽架特点,适用场合,隐蔽美观、安全可靠,能适应变化,施工、维护较方便,与其它线路共用时受限制较多,造价较高,要求较高的各类建筑,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总体设计要求,一般建筑物,特殊环境,直接明敷,通道施工安装,管槽通道,通道方式,考虑因素,通道方式,位置及高度,具体设计,楼内部分,引入部分,材料及应用,,第二节 明敷通道设计施工,明敷方式在已建或新建的一般民用建 筑中还将继续采用明敷方式通道总体设计要求,通道路由尽量选择楼内较隐蔽地段,一般建筑物,主要段落设置在楼内公用地方,特殊地方应加保护,安装位置及敷设高度等应符合规范,注意不应损害房屋建筑结构强度,,明敷方式通道总体设计要求,特殊环境(管槽),远离高温、潮湿、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或有 电磁干扰地段与其它弱电线路同槽敷设时,应符合规定安排布置极为困难时,应采取其它敷设方式选择较隐蔽安全的路由,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减少与各种管线设施互相平行或交叉躲避活动频繁和机械、冲压振动很大的设备要过于邻近设备的配电盘或仪表盘等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机械强度楼内部分通道方式,楼内部分布线分段,垂直走向,水平走向,,,公共段,,,室内段,楼内明敷通道方式,穿管,槽架,线槽,直接,,,,,,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安装位置,考 虑 因 素,通道保护材料内净空,,与其他干扰源的间距,,水平安装高度:一般 2.5m 特殊 3--5m,垂直保护高度:约 2.5m,,电缆、光缆及管路 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单位:mm,平行敷设,,交叉敷设,,,,,,,,,,,,,,,,,,,,,,,,,,,,,,,,,,,,,,,,,,,,,,,,,,,,,,其,,它,,管,,线,,名,,称,,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给水管,,,,,,,,,,,,,,,,,,,,,,,,,,,,,,,,,,,,,,,,,电力管,,,,,,,,,,,,,,,,,,,,,,,,,,,,,,,,,,,,,,,,,暖气管,,,,,,,,,,,,,,,,,,,,,,,,,,,,,,,,,,,,,,,,,煤气管,,,,,,,,,,,,,,,,,,,,,,,,,,,,,,,,,,,,,,,,,压缩空气管,,,,,,,,,,,,,,,,,,,,,,,,,,,,,,,,,,,,,,,,,,,,,,,,,,,,,,,,,,,,,,,,,,,,,,,,,,,,,,,,,,,电缆与其他干扰源的间距,注: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cm。
其他干扰源,,与综合布线接近状况,,最小间距,(cm),,,,,,,,,,,,,,,,,,,,,,,,,,,,,,,,,,与缆线平行敷设,,13,,,,,,,,,,,,,,,,,,,,,,,,,,,,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7,,,,,,,,,,,,,,,,,,,,,,,,,,380,V,[,2kVA,],以下电力电缆,,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注,1,,,,,,,,,,,,,,,,,,,,,,,,,,与缆线平行敷设,,30,,,,,,,,,,,,,,,,,,,,,,,,,,,,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15,,,,,,,,,,,,,,,,,,,,,,,,,,380,V,[2,~,5,kVA,],以下电力电缆,,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8,,,,,,,,,,,,,,,,,,,,,,,,,,与缆线平行敷设,,60,,,,,,,,,,,,,,,,,,,,,,,,,,,,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30,,,,,,,,,,,,,,,,,,,,,,,,,,380,V,[5,kVA,],以下电力电缆,,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15,,,,,,,,,,,,,,,,,,,,,,,,,,荧光灯、氩灯、电子启动器或,交感性设备,,与缆线接近,,15,~,30,,,,,,,,,,,,,,,,,,,,,,,,,,,,无线电发射设备(如天线、传,输线、发射机,……,等),,雷达设备,,其他工业设备(开关电源、电,磁感应炉、绝缘测试仪,……,等),,与缆线接近。
当通过空间电磁场耦,合强度较大时,应按,12.2.1.3,条规定办理),,³,150,,,,,,,,,,,,,,,,,,,,,,,,,,,,配电箱,,与配线设备接近,,³,100,,,,,,,,,,,,,,,,,,,,,,,,,,,,电梯、变电室,,尽量远离,,³,200,,,,,,,,,,,,,,,,,,,,,,,,,,,,,,,,,,,,,,,,,,,,,,,,,,,,,,屋外墙壁上电缆引入,屋外地下引到楼外墙引上后再引入,屋外地下引到屋内后从内墙引上,引入部分通道方式,,引入位置,建筑外墙引上,建筑内墙引上,楼两边侧面墙上,比较隐蔽安全处,建筑物的公共通道墙壁的转角处,保护高度, 2.5m,一般建筑 2m,公共建筑 2.5m,,引入位置和高度,,,,,,预埋管路系统设计,隐蔽槽架系统设计,暗敷通道方式介绍,第三节 暗敷通道设计施工,建筑物内通信线路暗敷通道方式较多,主要包括预埋管路系统和隐蔽槽架系统两种类型暗敷通道方式介绍,,概 述,基本规定,引入部分,上升部分,楼层部分,预埋管路系统设计,,,,,,埋设安装,,,概 述,预埋管路的性质,它是房屋建筑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土建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均同步进行。
与房屋建筑成为一体,属于永久性建筑使用年限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完全一致,远大于建筑物内通信线路系统满足的年限主要设计依据,楼内通信线路系统分布状况结合房屋建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房屋建筑结构条件从整体出发,考虑房屋建筑的终期需要概 述 (续),,暗敷管路系统的整体组成,引入管路部分,上升管路部分,楼层管路部分,连络管路(包括备用管路),概 述 (续),,管路的段长,基 本 规 定,管材的选用,管径的选择,管材的弯曲,管材的接地,,管材的选用,根据所在场合的具体条件来选择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场合,必须采用钢管,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引入管路(即引入管道)的管材,常选用有一定的抗压和抗弯强度厚壁无缝钢管当管路利用顶棚敷设时,可采用金属管材,也可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聚氯乙烯管在高温(超过60℃)或低温(低于0℃)场合,不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管径利用率,管径的选择,终期穿放电缆的最大容量,主要决定因素,线缆的最多条数,管径截面利用率,线缆的选型,,管径利用率注意要点:,适用于主干大对数电缆一般情况下一个管孔只布放一条电缆或光缆电缆管径利用率=,电缆的外径 d,管孔的内径 D,,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可为50%--60%。
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为40%--50%管径截面利用率注意要点:,不允许光缆或主干电缆与水平电缆在同一管孔中敷设根据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线缆绝缘层和外护套在内的截面)及线缆的组合方式计算适用于水平电缆管径截面利用率=,管孔内缆线的总截面积 A1,管孔内径截面积 A,,一般管孔中穿放的电缆数量最多不宜超过三根管截面利用率一般可为25%---30%管材的弯曲,管路弯曲角度,转弯的曲率半径应尽量大,管径 50mm时:该管外径的6倍,管径 50mm时:该管外径的10倍,管路弯曲的中心夹角角度 90° (转弯夹角角度 90 ° ) ,不得有U形、S形弯曲管路段长,直线管路段长,直线敷设的最大长度 30m水平暗敷管路中间应加装接头盒(或称过路盒)主干电缆的暗敷管路中间应加装接头箱(或称过路箱)弯曲管路段长,两次弯曲时,该段弯管的长度应 15m,且该段落内不得有U形弯或S形弯一次弯曲时,该段弯管的最大长度 20 m管材接地,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场合,钢管要有良好接地先焊接地线,后穿放敷设电缆布线管路应接地,电力线应加绝缘胶布带包扎或外套塑料管等保护措施,如与电力线路交叉不能满足最小垂直净距要求时:,,引 入 管 路 部 分,按建筑物的规模和建筑体型及允许条件,确 定单一或多处进线。
房屋建筑内设有地槽时:,引入管路与地槽相连接,管路的管口下边缘应与地槽的底面一致,或稍高于地槽底面 1--2cm管口可直接伸出墙壁或地面部位,伸出长度 2—5 cm多孔管群时,应做成喇叭口形引 入 管 路 部 分(续),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设置位置不应与其它地下管线过于邻近,管路周围和引入管路中的空余管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