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扩大内需下人民币汇率问题.doc
4页浅谈扩大内需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人民币汇率作为连接我国内外经济的桥梁和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再一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商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是贬值还是升值主要取决于实际汇率是被低估还是被高估,这是因为实际汇率是表达国家根本面因素变动,同时又对内外部经济关系加以调节的根本价格变量对实际汇率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卡塞尔的购置力平价理论(PPP)根据PPP理论,实际汇率在均衡意义上等于1然而,这一命题并没有得到经验研究的广泛支持一些经验研究说明,在短期和中期内,实际汇率偏离PPP的幅度大且剧烈,而在长期内,实际汇率趋向收敛于PPP,但收敛速度非常缓慢[1]鉴于此,巴拉萨和萨缪尔森分别于1964年发表论文,从理论上阐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形成了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效应)[2][3]B-S效应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即使长期内一价定律成立于贸易品部门,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双边名义汇率和购置力平价下的实际汇率间也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即实际汇率会偏离1;其次,由于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是使实际汇率产生系统性偏离的原因,所以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国家的实际汇率具有升值趋势。
B-S效应为观察开放经济成长时期实际汇率走势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并成为研究经济增长与实际汇率之间关系的根本分析框架之一本文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在B-S效应的根底上引入需求方因素———投资需求,并利用该拓展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经验分析,从供求两方面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以求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汇率变动和经济开展的实际一、引入投资需求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拓展模型艾杰特(Egert)模型是最完整的B-S效应原模型,它共分三大局部,分别为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基于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和基于两部门相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决定模型其中,第一个模型为根底模型,后两个模型分别是对第一个模型从不同角度的衍生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决定模型表示如下:q=qT-[(1-α)(pNT-pT)-(1-α*)(pNT*-pT*)](1式)其中,q表示实际汇率,p表示价格,α表示贸易品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T表示贸易品部门,NT表示非贸易品部门,*表示外国①上式说明,均衡实际汇率由贸易品的实际汇率、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及外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三局部组成。
1式右边的最后一项即为B-S效应,它说明如果本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均衡实际汇率将相对于由贸易品价格定义的实际汇率升值B-S拓展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第一,存在三种根本产品:非贸易品NT、出口品X和进口品M本国经济生产NT和X,并消费NT和M两种贸易品价格(PX和PM)由世界市场给定假定资本品恒等于进口品,且将进口品价格(PM)标准化为1第二,存在四种要素:资本、劳动和两类技术除资本Ki和劳动Li外,产出i(其中i=NT,X)的生产要求投入各种技术Ji,每类技术仅能用于一个部门,因此,这两类技术的回报可以不同第三,资本可跨国流动,这意味着利率是外生给定的技术和劳动不能跨国流动,但可在国内跨部门流动,其收益由国内决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i=Ai(Ki)λi(Li)θi(Ji)1-λi-θi(2式)其中,λ表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θ表示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且00(5式),dPNTdAX=(YNTAX-INTAX)1△>0(6式),dPNTdANT=(YNTANT-INTANT)1△>0(7式),dPNTdPX=(YNTPX-INTPX)1△>0(8式),dPNdR=(YNTR-INTR)1△0,所以,当出现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冲击的情况下,非贸易品投资需求效应将加强B-S供应渠道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然而,7式中YNTANT>0和INTANT>0,所以,当出现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冲击的情况下,非贸易品投资需求效应将削弱B-S供应渠道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其净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相对大小8式说明,出口品价格与非贸易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化,这可以用6式来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出口品价格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不一定与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相一致这是因为,两国的整体物价指数可分别表示为(PM)α(PNT)1-α和(PX)α*(PNT)1-α0,PX上升的直接效应是通过提高外国整体物价论文水平引起实际汇率贬值,而其间接效应却是通过提高PNT引起实际汇率升值,这两种相反的作用使得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二、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拓展模型的经验分析(一)拓展模型的设定根底第一,出于对B-S效应分析逻辑和数据可得性这两方面的考虑,本文将劳动生产率作为研究人民币B-S效应拓展模型的出发点第二,根据近五年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进出口总额数据,本文采用双边贸易份额指标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往来的密切程度进行了分析,最终选取美国为基准国,相应地基准货币为美元第三,为保证统计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将贸易品部门定义为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其他行业相应地被划归为非贸易品部门。
第四,对于基期和不变价格,本文认同陈志昂和方霞(2004)的观点,即1994年人民币汇率调整严重低估了人民币币值,而且经济波动很大,不符合基期选择的要求,[4]并选择1995年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作为基准汇率,相应地采用1995年的价格水平作为不变价格二)数据定义和数据来源1.中美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偏差(Ln-CALX)先利用两部门1995年不变价GDP和两部门就业人数计算得到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再用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减去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得到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最后从中国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中减去美国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2.中美非贸易品投资需求偏差(LnCINT)先利用联合国统计司提供的现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将其中的资本形成总额与GDP总额的比值作为调整比例,对1995年不变价非贸易品部门GDP进行调整,近似得到非贸易品投资需求的替代变量;再从中国非贸易品投资需求中减去美国非贸易品投资需求3.中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偏差(LnPX)先利用现价和1995年不变价GDP得到全社会和两部门GDP缩减指数,并将全社会价格水平向两部门价格水平进行划分;再用非贸易品价格减去贸易品价格得到非贸易品相对价格;最后从中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中减去美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
4.贸易品的实际汇率(LnQT)利用名义汇率(S)和中美两国贸易品部门的绝对价格水平,根据qT=s+pT*-pT直接计算得到贸易品的实际汇率水平本文的数据来源为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UNSDStatisticalDatabases)、?中国统计年鉴?和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Bureau)网上数据库三)人民币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测算根据中美两国1985~202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累计平均的方法,可得到中国贸易品部门价格篮子权重为0.3989,美国贸易品部门价格篮子权重为0.1890根据Egert模型计算得到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LnQPX)同时,将全社会GDP缩减指数作为整体价格水平的替代变量,并结合名义汇率数据,即可求得各年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汇率水平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测算说明,如果以1995年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作为基准汇率,那么均衡实际汇率除在1994年出现贬值(约为13%)外,其余年份均表现出升值趋势(平均升值幅度约为10.47%)然而对照实际汇率的现实水平,1994年和1996~2021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大于1,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贬值(平均贬值幅度约为3.8%)。
上述测算结果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均衡水平,由此可以推断,人民币实际汇率确实存在低估,这就为2002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提供了合理解释①(四)拓展模型下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决定因素的回归分析本文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②所有变量的检验结果汇总在表1中由表1可知,除基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实际汇率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零假设,其余变量均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零假设这说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变量,无须再进行协整检验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决定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说明,在1985~2021年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变化过程中,中美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偏差与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变动呈反向关系,且中美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偏差增大1%,将使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升值0.237%同时,中美非贸易品投资需求偏差与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变动也呈反向关系,且中美非贸易品投资需求偏差增大1%,将使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升值0.045%,这一经验结果与B-S效应拓展模型的结论相一致而且,与中美非贸易品投资需求偏差相比,中美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偏差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走势的影响较大这说明,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引起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开展的根本面和长期趋势并没有改变而且制造业作为我国主导产业开展速度很快,同时,由于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较廉价的劳动力,世界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所以,根据本文的经验分析结果,这将不断给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带来新的升值空间因此,本文得到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从体制和政策配套性角度看,有必要逐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建立更具弹性的市场化汇率制度,特别是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根底性作用首先,政府应增加汇率制度的透明度,强调干预的可公开性和合理性,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预期其次,培育和开展外汇衍生品市场也是促进汇率形成市场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大力提高以效劳业为代表的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降低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在长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有利措施如,大力培育效劳业市场主体,优化效劳业组织结构;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效劳业开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效劳业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为加快开展效劳业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开展农村效劳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