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高考物理模型之圆周运动模型.docx
5页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其次章 圆周运动解题模型: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1. 如图 1.01 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 m 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 r 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 ;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μ 倍,求:( 1)当转盘的角速度 1g 时,细绳的拉力 F ;T12r( 2)当转盘的角速度 23 g时,细绳的拉力 FT 2 ;2r图 2.01解析:设转动过程中物体与盘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转动的角速度为 0 ,就mg m2 g0 r , 解得 0 ;rg( 1)由于 1 0 ,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小于物体与盘间的最大摩擦力,就物2r与盘间仍未到最大静摩擦力,细绳的拉力仍为 0,即 FT 1 0 ;( 2)由于3 g ,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大于物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2 02r细 绳 将 对 物 体 施 加 拉 力 FT 2 , 由 牛 顿 的 第 二 定 律 得 : FT 2mg m22 r , 解 得F;mgT 222. 如图 2.02 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直径方向上放置以细线相连的 A 、B 两个小物块; A 的质量为 mA 2kg,离轴心 r1 20cm , B 的质量为 m B 1kg,离轴心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r2 10cm , A 、B 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摩擦力最大值为其重力的 0.5 倍,试求:( 1)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0 为多少时, 细线上开头显现张力?( 2)欲使 A 、B 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就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多大?( g10m /s2 )图 2.02解析:( 1) 较小时, A、 B 均由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 增大, F m 2 r 可知,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而 r1r2 ,所以 A 受到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 再增大,2AB 间绳子开头受到拉力;由 F fmm1 0r2 ,得: 0F fmm1 r10.5m1g m1r15rad / s( 2) 达到 0 后, 再增加, B 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及摩擦力共同来供应, A 增大的向心力靠增加拉力来供应,由于 A 增大的向心力超过 B 增加的向心力, 再增加, B所受摩擦力逐步减小,直到为零,如 再增加, B 所受的摩擦力就反向,直到达最大静摩擦力;如 再增加,就不能维护匀速圆周运动了, A 、B 就在圆盘上滑动起来;设此时角速度为 1 ,绳中张力为 FT ,对 A、 B 受力分析:对 A 有 F F m 2r 对 B 有 F F m 2 rfm1 T1 1 1T fm2 2 1 2联立解得: 1Ffm1m1r1F fm2m2 r25 2rad / s7.7 rad / s3. 如图 2.03 所示,两个相同材料制成的靠摩擦传动的轮 A 和轮 B 水平放置,两轮半径RA 2 RB ,当主动轮 A 匀速转动时,在 A 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 A轮边缘上;如将小木块放在 B 轮上,欲使木块相对 B 轮也静止,就木块距 B 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 )RB RBA. B.4 3RBC. D. RB2答案: C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二、行星模型1. 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r1 0 .510 10 m ,就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n 1、2、3,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速度之比和周期之比为: ( )A. v1: v2: v31 : 2 : 3 ; T1: T2: T333 : 23: 13B. v1: v2: v31 11 : : ;2 3T1 : T2: T31: 2 3 : 3 3C. v1: v2: v36 : 3 : 2;T1 : T2: T31 : 1 13:32 3D. 以上答案均不对解析 :依据经典理论,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由库仑力供应向心力;ke2即r 2v 2m ,从而得线速度为 v re k 周期为 T 2 r mr v又依据玻尔理论,对应于不同量子数的轨道半径rn 与基态时轨道半径 r 1 有下述关系式:1nr n 2 r ;由以上几式可得 v 的通式为: vne k v1n mr1 n所以电子在第 1、2、 3 不同轨道上运动速度之比为:v1 : v2: v31 : 1 : 12 36 : 3 : 2而周期的通式为: T 2 rn 2r2 1n 3 2 r11n 3Tv v1 / n v1所以,电子在第 1、2、3 不同轨道上运动周期之比为:T1 : T2: T313 : 2 3: 33由此可知,只有选项 B 是正确的;2. 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于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轨道的高度将逐步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缓慢,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意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下述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正确选项: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A. 线速度减小 B. 轨道半径增大 C. 向心加速度增大 D. 周期增大解析 :假设轨道半径不变,由于大气阻力使线速度减小,因而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而提供向心力的万有引力不变, 故供应的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 卫星将做向心运动而使轨道半径减小,由于卫星在变轨后的轨道上运动时,满意v GM 和T 2rr 3 ,故 v 增大而 TF引减小,又 amGM ,故 a 增大,就选项 C 正确;r 23. 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觉了很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讨论,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形有了较深刻的熟悉,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依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 M,两者相距 L,它们正环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1)试运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运算 ;( 2)如试验中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 ,且T观测: T运算1 : N 〔N1) ;为了懂得T观测 与 T运算 的不同, 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 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 作为一种简化模型, 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匀称分布这种暗物质; 如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 请依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答案 :( 1)双星均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设运动的速率为 v,得:v2 GM 2 GM M L L 2 , v 2 L2T运算2 L / 2vL 2L GM( 2)依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1T观测NT运算T运算这种差异是由双星系统(类似一个球)内匀称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匀称分布双星系统内的暗物质对双星系统的作用,与一个质点(质点的质量等于球内暗物质的总质量M 且位于中点 O处)的作用相同;考虑暗物质作用后双星的速度即为观看到的速度v1 ,就有: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v2 2M 1 GMG MM , v G〔M 4M 〕L L22〔 L / 2〕 2 1 2 L由于周长肯定时,周期和速度成反比,得:1 1 1v1 N v有以上各式得 M N 1 M44设所求暗物质的密度为 ,就有 3〔 L 〕32N 1 M4故 3〔N1〕M3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