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据金额大小写不全都处理办法案例-票据金额大小写不全都.docx
4页借据金额大小写不全都处理办法案例-票据金额大小写不全都借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处理方式案例|票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借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处理方式案例|票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借条是有法律效力得,如果借条写得不规范对债务人、债权人都会有影响 下面整理了借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处理方式案例,供你参考 借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处理方式案例20XX年6月10日,方如向法院提交诉状,状告陈志真拖欠借款1万元未还 法院审理时发现,陈志真已于一年前外出,现下落不明,方如提供得陈志真于20XX年8月具写得借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上书欠到方如借款壹万元(¥1000.00元) 对于本案得事实认定和处理,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中止诉讼 从借据看,不能准确 认定借款金额究竟是1000元还是10000元,被告陈志真又外出下落不明,无法向其核实借款情况,也无从听取到他得答辩意见 如若贸然下判,很可能导致法院判决结果与事实情况不相符得结果,从而损害当事人权益和法院形象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判决驳回原告得诉讼请求 原告对被告借款得事实负有举证责任,但原告提供得借据在关键得借款金额上存在较大得冲突,在一份证据中其证明内容相互对立,应否认该借据得证明效力,故应以原告举证不能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三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判决被告归还原告欠款1万元 首先,被告在具立借据时将大写金额排在小写金额之前,小写金额用括号括起来,含有对前述大写金额进行解释之意,从借款金额排 列得顺序看,排列在先得效力应优先 其次,根据人们得通常_惯,在进行金钱交易时,一般均书写大写金额,并以大写金额为准,而小写金额则可写可不写,且其稳定性较差,容易添加变更,其证明力和重要性远不如大写金额 而且,从人们得书写_惯上看,大写金额因字型较复杂,人们书写时精力相对集中,所写金额与实际金额不同得概率极低,而本案小写金额因0较多,在连写或不小心时极易因增减0而出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得若干规定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得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得理由和结果 本 案运用逻辑推理和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以认定被告欠原告款项为1万元,故应判决其归还1万元欠款 笔者认为,本案应判决被告归还原告欠款1000元 理由是:被告下落不明和原告举证瑕疵并非中止诉讼得法定条件,本案中止审理缺乏法律依据。
而且被告何时能够回来或出现系不确定因素,如果中止审理则可能造成原告权益长期的不到法律确认和保护得后果,实质上侵害了原告得合法权益;本案也不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虽然原告所提供得证据存在内容相互冲突得瑕疵,但证据本身并未否认借款事实,借款事实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只能从中选择一个借款金额予以认定裁判;在借款金额大小写前后不一致得情况下,将大写金额认定为事实 不具有正当性,因为借据是在当事人疏忽状态下形成得,无论是大写金额还是小写金额均存在出错得可能性 借据是连续书写完成得,排列在先得金额不必然效力优先,而且从普通人得视觉感受来看,小写金额较为醒目,更加一目了然,如果该小写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符,当场发现借据瑕疵得可能性也许更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得若干规定第73条第2款规定,因证据得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得,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得规则作出裁判 本案得证据具有唯一性,单凭这份唯一得借据本身无法判断事实真相,而原告对主张要求被告归还1万元欠款得事实负有举证责任,但原告提供得借据金额内容冲突,小写金额1000元直接对抗了壹万元得大写金额,原告同时还需就借款金额并非1000元得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结合上述司法解释第76条当事人对自己得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得,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得除外 显然,被告未到庭不可能对事实本身作出什么认可,而原告对于自己得主张除了本人陈述和一张相互矛盾得借据外,并无其他证据加以证实,故对原告要求被告归还1万元欠款得主张无法支持 当1万元借款事实无法从法律上予以支持时,认定1000元借款事实就理所当然,故应判决被告清偿原告1000元欠款 4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