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4章 地表辐射平衡.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88995486
  • 上传时间:2024-09-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87.5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得到太地球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得到太阳能,同时放出长波辐射,在一定的时期阳能,同时放出长波辐射,在一定的时期气候系统处于能量平衡状态气候系统处于能量平衡状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即为散射辐射,两者之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即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和称为总辐射 设日地距离为设日地距离为r,日地平均距离为,日地平均距离为r0,,I、、I0分别为距分别为距太阳太阳r和和r0处垂直于太阳光的辐射通量密度,处垂直于太阳光的辐射通量密度,I0即为太即为太阳常数由于通过半径阳常数由于通过半径r0球面的太阳辐射与通过半径球面的太阳辐射与通过半径r球面的辐射通量相等,则有:球面的辐射通量相等,则有:1. 直接辐射直接辐射 ￿￿￿￿￿￿大阳直接辐射的强弱和许多因子有关,其中最主要大阳直接辐射的强弱和许多因子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即大阳高度角的有两个即大阳高度角和和大气透明度。

      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角不同时,地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也就不不同时,地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也就不同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同这有两方面的原因:((a))太阳高度角愈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太阳高度角愈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愈大,因而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愈小愈大,因而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愈小 则:则:为太阳高度角为太阳高度角 由:则:D=r/r0为日地相对距离,为日地相对距离, δ为太阳赤纬:为太阳赤纬:-23.5~+23.5˚,,ω为时角为时角 ((b b))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愈厚,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愈厚,如图所示当太阳高度角最大时,通过大气层的射程为如图所示当太阳高度角最大时,通过大气层的射程为AOAO;当太阳高度角变小,光线沿;当太阳高度角变小,光线沿COCO方向斜射时,通过大方向斜射时,通过大气的射程为气的射程为COCO显然,大气厚度显然,大气厚度COCO>>AOAO,因此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被减弱也较多,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就较少被减弱也较多,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就较少 考虑到大气的透明度时,则:考虑到大气的透明度时,则:其中其中P为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明系数,为波长范围内的平均透明系数,P值与大气中的湿值与大气中的湿度、纬度大气质量数有关。

      度、纬度大气质量数有关Ø((1))大气透明系数随大气中湿度的增加而减小一大气透明系数随大气中湿度的增加而减小一 般冬季湿度小,夏季湿度大,所以冬季的大气般冬季湿度小,夏季湿度大,所以冬季的大气 透明系数比夏季大;透明系数比夏季大;Ø((2))一般说来,大气透明系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说来,大气透明系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Ø((3))大气透明系数还随大气质量数大气透明系数还随大气质量数m的改变而改变,的改变而改变, m值增大,值增大,P值增大 综合以上两种影响,到达地面的综合以上两种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以写为:太阳辐射可以写为: 令令ω =0时,讨论正午时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时,讨论正午时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Ø(1)当当δ =0时,春、秋分点:赤道太阳辐射最大,极地时,春、秋分点:赤道太阳辐射最大,极地 最小;在赤道,太阳辐射在春秋分点达到最大,最小;在赤道,太阳辐射在春秋分点达到最大, 冬夏至最小;冬夏至最小;Ø(2)当当φ =δ时,太阳辐射在回归线上达到最大,并以时,太阳辐射在回归线上达到最大,并以 回归线为分界线,向南向北递减。

      回归线为分界线,向南向北递减 设I是是单位位时间内的太阳内的太阳辐射能量,射能量,ds为dt时间内的内的辐射能,射能,则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射通量密度为::dt为时间,用时角代换为时间,用时角代换 ::则:则: 对一天可照一天可照时间积分,分,积分从日出分从日出- ω 0到到+ ω 0日落,日落,得到太阳得到太阳辐射日射日总量:量: Ø(1)在春分点,在春分点,δ=0,,ω0=π/2,则:,则: 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即随纬度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即随纬度增加,增加,S日日减少,南北半球对称减少,南北半球对称 Ø(2)在赤道,在赤道,φ=0,,ω0=π/2,则:,则: 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太阳赤纬的余弦成正比一年四季的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太阳赤纬的余弦成正比一年四季的变化中,在春秋分变化中,在春秋分δ=0,, S日最大,冬夏至日最大,冬夏至δ=23.5˚,,S日日最小 Ø(3)在极地,在极地, φ= =π/2/2,则:,则: 夏季极地的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太阳赤纬的正弦成正比夏季极地的太阳辐射日总量与太阳赤纬的正弦成正比。

      冬至:冬至: 夏至:夏至: Ø(4)在永夜区:在永夜区: 在永昼区:在永昼区: (a)(a)在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在一相当宽的纬度带内发在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在一相当宽的纬度带内发生变化甚小,在极地达到最大这是由于在夏半球,日生变化甚小,在极地达到最大这是由于在夏半球,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增长,从而使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增长,从而使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补偿了因太阳高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造度增加而增大,补偿了因太阳高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造成的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成的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b)(b)在冬半年,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大而缩短,太阳高度在冬半年,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大而缩短,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加亦减小,因此冬半年太阳辐射日总量随角随纬度的增加亦减小,因此冬半年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的变化较大,南北梯度大纬度的变化较大,南北梯度大 或或 其中:其中:n,,s1分别为云量和日照百分率可以采用以下分别为云量和日照百分率可以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其中a, b为由资料拟合得到的经验系数为由资料拟合得到的经验系数 ￿￿￿￿￿￿当太阳当太阳辐射通射通过大气大气时,受到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受到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尘埃、气溶胶、水汽等的散射作用,使太阳埃、气溶胶、水汽等的散射作用,使太阳辐射的一射的一部分部分以以漫射的形式从天空的各个角度达到地表,漫射的形式从天空的各个角度达到地表,这一一部分部分辐射量称射量称为散射散射辐射射。

      ￿ ￿ 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近地面层的直接辐射增强,散太阳高度角增大时,到达近地面层的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也就相应地增强;相反,太阳高度角减小时,散射辐射也就相应地增强;相反,太阳高度角减小时,散射辐射也弱大气透明度不好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射辐射也弱大气透明度不好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增多,散射辐射增强;反之,减弱;云也能强烈地增大增多,散射辐射增强;反之,减弱;云也能强烈地增大散射辐射上图是在我国散射辐射上图是在我国重庆重庆观测到的晴天和阴天的散观测到的晴天和阴天的散射辐射值由图可见,阴天的散射辐射比晴天的大得多射辐射值由图可见,阴天的散射辐射比晴天的大得多同直接辐射类似,散射辐射的变化也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同直接辐射类似,散射辐射的变化也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日内正午前后最强,一年内夏季最强度角的变化一日内正午前后最强,一年内夏季最强 到达地表的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太阳直接辐射与与散射辐射散射辐射之和为之和为总辐射总辐射其中其中I0为太阳常数,为太阳常数,m为大气光学质量,为大气光学质量,f为表征大气混为表征大气混浊度和地表反射特性浊度和地表反射特性的参数f=ετ0 ε为对太阳辐射的后向散射率,为对太阳辐射的后向散射率,τ0为垂直方向上的大气为垂直方向上的大气光学厚度。

      光学厚度a)晴天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公式:晴天太阳总辐射的计算公式:1954年年M.E.别尔梁德通过近似求解太阳辐射传输方程,别尔梁德通过近似求解太阳辐射传输方程,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简单的晴天太阳总辐射计算式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简单的晴天太阳总辐射计算式₪(1).总辐射总辐射的计算的计算 (b)有云天空总辐射的计算公式:有云天空总辐射的计算公式: 其中其中a, b 为总辐射的经验系数,且要求为总辐射的经验系数,且要求a+b=119941994年翁笃鸣和高歌等人根据北京、拉萨等站实测晴天年翁笃鸣和高歌等人根据北京、拉萨等站实测晴天总辐射资料,提出了总辐射资料,提出了f f的另一种形式:的另一种形式:f=a+bln(1+e), a=0.183(p/p0),,b=0.0542+0.0598(p/p0) 日出以前,地面上总辐射的收入不多,其中只有散射辐日出以前,地面上总辐射的收入不多,其中只有散射辐射;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的升高,太阳直接辐射和射;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的升高,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逐渐增加但前者增加得较快,即散射辐射在散射辐射逐渐增加但前者增加得较快,即散射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的成分逐渐减小;当太阳高度升到约等于总辐射中所占的成分逐渐减小;当太阳高度升到约等于8°时,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相等;当太阳高度为时,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相等;当太阳高度为50°时,时,散射辐射值仅相当总辐射的散射辐射值仅相当总辐射的10%-20%,到中午时太阳,到中午时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强度均达到最大值;中午以后二者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强度均达到最大值;中午以后二者又按相反的次序变化。

      又按相反的次序变化云的影响可以使这种变化规律受到破坏例如,中午云云的影响可以使这种变化规律受到破坏例如,中午云量突然增多时,总辐射的最大值可能提前或推后,这是量突然增多时,总辐射的最大值可能提前或推后,这是因为直接辐射是组成总辐射的主要部分,有云时直接辐因为直接辐射是组成总辐射的主要部分,有云时直接辐射的减弱比散射辐射的增强要多的缘故在一年中总辐射的减弱比散射辐射的增强要多的缘故在一年中总辐射强度射强度(指月平均值指月平均值)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总辐射值是向着总辐射值是向着高纬方向不断减高纬方向不断减小的,但在赤道小的,但在赤道地区因阴天频率地区因阴天频率大而值有所减小大而值有所减小太阳总辐射的等太阳总辐射的等值线分布基本上值线分布基本上具有带状特征,具有带状特征,由于云量非均匀分布而在下列地区带状特征受到破坏:由于云量非均匀分布而在下列地区带状特征受到破坏:ü(1)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加拿大西海岸、北欧、南加拿大西海岸、北欧、南 美西南沿海及其他地区美西南沿海及其他地区),这里气旋活动强烈;,这里气旋活动强烈;ü(2)信风逆温和冷洋流影响下的热带海洋东部地区;信风逆温和冷洋流影响下的热带海洋东部地区;ü(3)季风环流活动区季风环流活动区(印度半岛、亚洲东岸及印度洋西印度半岛、亚洲东岸及印度洋西 海岸海岸)。

      中国总辐射的年总量地理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中国总辐射的年总量地理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ü(1)年总辐射量多在年总辐射量多在3768×l03-8374×l03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之之 间;间;ü(2)因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总辐射等值线不呈东西带状因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总辐射等值线不呈东西带状 分布,东部平原区在分布,东部平原区在3768×l03-5442.8×l03 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之间,西部干旱地区在之间,西部干旱地区在6280.2×l03 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以上;以上;ü(3)青藏高原为中国总辐射量最多地区,达青藏高原为中国总辐射量最多地区,达 6698.9×l03-192l×l03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左右,是中国太左右,是中国太 阳辐射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阳辐射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ü(4)川黔一带多阴雨,年总辐射量最少,不足川黔一带多阴雨,年总辐射量最少,不足 3349×l03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少的,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少的 地区;地区;ü(5)东北与华南虽然纬度相差东北与华南虽然纬度相差25—30°,但年总辐射量,但年总辐射量 差别不大,为差别不大,为5024×l03千焦耳/米千焦耳/米2左右。

      左右 ₪1. 反射辐射:到达地表的总辐射有一部分由于反射作反射辐射:到达地表的总辐射有一部分由于反射作用而返回天空,这部分被地表反射进入太空的短波辐用而返回天空,这部分被地表反射进入太空的短波辐射叫地表反射辐射射叫地表反射辐射₪2. 地表反射率:地表反射率: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与地表反射的太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与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之比阳辐射之比₪3. 影响反射辐射的因素影响反射辐射的因素 影响反射辐射的因素主要是:影响反射辐射的因素主要是: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2〉〉下垫下垫面的颜色面的颜色 3〉〉干湿程度干湿程度 4〉〉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4. 云的反射率云的反射率 云的反射率依赖云的厚度,形状和太阳高度角,同时云的反射率依赖云的厚度,形状和太阳高度角,同时还与云的黑度和下垫面的反射率有关还与云的黑度和下垫面的反射率有关 ₪1.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2.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Eg)与地面吸收的大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气逆辐射(δEa)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以以F0来表示,来表示,则:则: F0=Eg-δEa￿￿￿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这意味看通过长波辐射的放射和吸收,地射为正值这意味看通过长波辐射的放射和吸收,地表面经常失去热量只有在近地层有很强的逆温及空表面经常失去热量只有在近地层有很强的逆温及空气湿度很大的情况下,有效辐射才可能为负值,这时气湿度很大的情况下,有效辐射才可能为负值,这时地面才能通过长波辐射的交换而获得热量地面才能通过长波辐射的交换而获得热量 ۞影响有效辐射的主要因子有影响有效辐射的主要因子有: :地面温度,空气温度,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和云况还与地表面的性质有关,平滑地表面的空气湿和云况还与地表面的性质有关,平滑地表面的有效辐射比粗糙地表面有有效辐幅射小;有植物覆盖时有效辐射比粗糙地表面有有效辐幅射小;有植物覆盖时的有效辐射比裸地时的有效辐射小的有效辐射比裸地时的有效辐射小۞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有效辐射的日变化: :其日变化具有与温度日变化相似其日变化具有与温度日变化相似的特征在白天,由于低层大气中垂直温度梯度增大,的特征。

      在白天,由于低层大气中垂直温度梯度增大,所以有效辐射值也增大,中午所以有效辐射值也增大,中午12-1412-14时达最大;而在夜时达最大;而在夜旬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的缘故,有效辐射值也逐渐减小,旬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的缘故,有效辐射值也逐渐减小,在清晨达到最小当天空有云时,可以破坏有效辐射的在清晨达到最小当天空有云时,可以破坏有效辐射的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有效福射的年变化有效福射的年变化:有效福射的年变化也与气温的年有效福射的年变化也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但由于水汽和云的变化相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但由于水汽和云的影响使有效辐射的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盛夏我国秦影响使有效辐射的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盛夏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有效辐射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华岭、淮河以南地区有效辐射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华北、东北等地区有效辐射则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这北、东北等地区有效辐射则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这是由于水汽和云况的影响是由于水汽和云况的影响₪3.地面辐射平衡地面辐射平衡: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所吸收的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所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它的有效辐射之差为地面辐射平衡或地太阳总辐射与它的有效辐射之差为地面辐射平衡或地面辐射差额或地面净辐射量。

      面辐射差额或地面净辐射量 则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平衡则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平衡R方程可写为:方程可写为: R=(S+D)(1-α)-F0 其中其中S、、D、、F0分别为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有效辐射,分别为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有效辐射,α为反射率为反射率 ￿￿￿地面辐射能量的收支,决定于地面的辐射差额当地面辐射能量的收支,决定于地面的辐射差额当Rg>0时,即地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大于地面的有效辐时,即地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大于地面的有效辐射,地面将有热量的积累;当射,地面将有热量的积累;当Rg<0时,则地面因辐射时,则地面因辐射而有热量的亏损而有热量的亏损۞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很多,除了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因子外,还应考虑地很多,除了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因子外,还应考虑地面反射率的影响反射率是由不同的地面性质决定的,面反射率的影响反射率是由不同的地面性质决定的,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地面辐射所以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地面辐射差额值有显著的差异差额值有显著的差异。

      ۞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一般夜间为负,白天为正一般夜间为负,白天为正由负值转到正值的时刻一般在日出后由负值转到正值的时刻一般在日出后1h,由正值转到负,由正值转到负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前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前1-1.5h上海市上海市7 7月份晴天辐射差额的日变化月份晴天辐射差额的日变化无云情况下,地面辐射差额各分量的日变化无云情况下,地面辐射差额各分量的日变化 ۞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 :引起年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引起年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地表状况反射状况的变化、各雨带的季节度的年变化、地表状况反射状况的变化、各雨带的季节性变化在一年中,一般夏季辐射差额为正,冬季为负在一年中,一般夏季辐射差额为正,冬季为负值通常最大值在夏季,受雨季的影响,通常最大值在夏季,受雨季的影响,地面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雨季的前后;最小值在冬季不同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雨季的前后;最小值在冬季不同纬度上,纬度上,地面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年变化不同,在年变化不同,在23.5SN纬度之间,纬度之间,地面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曲线是双峰型,即一年有两次最的年变化曲线是双峰型,即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在大值;在23.5NS以北或以南,以北或以南,地面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是的年变化是单峰型。

      单峰型 由由上上图可以看出,赣州代表我国南部地区,地面辐射差图可以看出,赣州代表我国南部地区,地面辐射差额月最大值出现在额月最大值出现在7月而北部地区以北京为例,沙漠月而北部地区以北京为例,沙漠地区以敦煌为例,地面辐射差额月最大值都出现在地区以敦煌为例,地面辐射差额月最大值都出现在6月地面辐射差额的最小值出现在地面辐射差额的最小值出现在12月 ۞地面辐射差额地面辐射差额年平均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年平均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最大、最最大、最小值、原因小值、原因):):ü1〉〉地面辐射差额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最高值出现地面辐射差额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最高值出现在低纬度,最低值出现在高纬度从大陆到海洋,等在低纬度,最低值出现在高纬度从大陆到海洋,等值线在沿海出现中断,因为海洋与大陆的反射率差异值线在沿海出现中断,因为海洋与大陆的反射率差异较大,因而等值线不连续较大,因而等值线不连续ü2〉〉在整个洋面和大陆表面上,地面辐射差额年总量在整个洋面和大陆表面上,地面辐射差额年总量都是正的但在具有稳定的冰雪覆盖的格陵兰中部和都是正的但在具有稳定的冰雪覆盖的格陵兰中部和南极大陆出现负地面辐射差额年总量南极大陆出现负地面辐射差额年总量。

      ü3〉〉大陆表面最大值出现在潮湿的热带地区,但比同大陆表面最大值出现在潮湿的热带地区,但比同纬度的海洋表面小得多;干旱地区地面辐射差额比同纬度的海洋表面小得多;干旱地区地面辐射差额比同纬度湿润纬度湿润地区和过分湿润地区小得多地区和过分湿润地区小得多۞我国的辐射我国的辐射差额差额特点特点: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台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台湾西南最大,其次是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和内蒙高原东湾西南最大,其次是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和内蒙高原东部低值中心在湿润多云的川黔山地,以长江流域以部低值中心在湿润多云的川黔山地,以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天山地区积雪较多,也是一低值区南的广大地区天山地区积雪较多,也是一低值区 ₪4.大气及地大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如果把地面和大气视如果把地面和大气视为一个系统,此系统的辐射能收支差额称为地为一个系统,此系统的辐射能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气系统辐射平衡辐射平衡Rs =(S+D) (1-α) +q0-F∞其中其中α为行星反射率,为行星反射率,qa和和F∞分别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分别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上界的有效辐射射和大气上界的有效辐射۞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收支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收支情况:情况:就个别地区来说,地就个别地区来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既可以为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但就整个正,也可以为负但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说,这种辐射差地气系统来说,这种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应为零额的多年平均应为零该图描绘了南北半球各纬度辐射收支情况,以及各纬圈该图描绘了南北半球各纬度辐射收支情况,以及各纬圈行星反射率由图可以看出,无论南、北半球,地行星反射率由图可以看出,无论南、北半球,地-气气系统的辐射差额在纬度系统的辐射差额在纬度30°处是一转折点北纬处是一转折点北纬35°以南以南的差额是正值,以北是负值的差额是正值,以北是负值 ₪5.地表比辐射率地表比辐射率:由于地表不是真正的黑体,因此需要由于地表不是真正的黑体,因此需要用比辐射率来表征地表的黑体程度比辐射率就是地用比辐射率来表征地表的黑体程度比辐射率就是地表的实际辐射通量与相等温度下的黑体辐射通量的比表的实际辐射通量与相等温度下的黑体辐射通量的比因此,地表比辐射率对地面气温有影响:因此,地表比辐射率对地面气温有影响: 为地表比辐射率为地表比辐射率为大气比辐射率,若设地表温度为为大气比辐射率,若设地表温度为300K,300K,当当减小减小0.01时,时,上升上升1.8K。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