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君***
  • 文档编号:357704523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7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一、 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和《京 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文 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书戴 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 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 尚而真挚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亮相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 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二、 语文要素1.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 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和感悟2,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本单元的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 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 或技能方面的感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为学生如何将艺术之美写 得具体可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素分解分类内容/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文22.文言文二则(艺术之美,情谊 之真挚)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23.月光曲(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借助具有画面感的側面描写 展开想象24.*京剧趣谈(艺术之美)借助动作、语言描写展开想 象口语交际聊聊书法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条说明,有条理地表达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积累并运用与艺术有关的词语教法建议1.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多方面的,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 习。

      本单元中的三篇课文的内涵并不仅限于艺术,如《伯牙鼓琴》体现了朋友间 真挚的情谊,《书戴嵩画牛》能引发我们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月光曲》反 映了贝多芬这样的大艺术家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京剧趣谈》则体现了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2. 借助课后资料袋或其他资料增强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受本单元的内容与 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知识储备、审美和品鉴能力有可能不足,会在理 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增强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受,可以借助课后资料袋或 其他资源,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想象,丰富他们的 审美体验但要把握好度,不要将《伯牙鼓琴》上成知音文化课,把《京剧趣谈》 上成京剧知识普及课3-根据课文语言特点釆用不同的方式加以体会如,《文言文二则》宜在疏 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深刻意义,《月光曲》 叙事简练,描写生动,宜釆用朗读的方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美感,《京剧趣 谈》以京剧相关知识的介绍为主,可以以默读为主,从中获得对京剧艺术的了解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22文言文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 会写“哉、巍”等6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进一步了解 中国古代交友的传统价值观教学难点)4.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点)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课件资源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哉、巍、弦” 3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 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进一步了解 中国古代交友的传统价值观教学过程I音频激趣,导入新课1. 播放音频,导入新课1) 从单元首页我们知道,本单元的课文都和艺术相关,接下来就让我们 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经典的古筝曲子!(课件播放音频)告诉老师,你从这首 曲子里听出了什么声音?(流水的声音)(2) 这首古筝曲子的名字是《高山流水》它是我国古代十大古曲之一这 首曲子的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 课题:伯牙鼓琴)2. 课件出示文中人物及《吕氏春秋》的简介II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儿遍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读准),相互纠正。

      锤”发翘舌音,“汤”在文中读“shang^ "复为鼓琴者”中的“为”读“w泌3. 借助注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伯牙弹琴,鈍子期听他弾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 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 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锤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 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4. 根据故事内容,读好长句子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c”少选 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点拨:读好句子中的“乎”很重要我们可以根据语句的情感用重读或慢读 等方法读出重音5. 用上面的方法读好下面的语句’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正确的停顿如下: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6. 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遵循“领扶放”的原则,让学生把学到的读好文言文的方法付 诸实践并巩固内化,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7. 指导书写:哉、嫌、弦m品读课文,体会艺术之美1. 师:伯牙的琴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想法?鎭了期听后又说了些什么?下面让 我们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的语句和锤子期听到琴声后说 出的话。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的语 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锤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的话3. 全班交流(1)指名说出描写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的语句①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②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2) 边读边思考:你读了这两句话分别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呢?读了第①句,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高山,读了第②句,我仿佛看 到了汤汤的流水3) 锤子期听后又说了些什么呢?请找出文中描写锤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 的话①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②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4) 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曇:第①句:弹得好呀,就像那我蛾的高山第②句: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5) 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你读了这些句子之后,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画面呢?预设:巍蛾的高山,蜿蜒绵亘,气势磅礴;滔滔不绝的流水,浩浩汤汤 地一直奔流到海6) 这气势磅礴的高山与流水,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预设:重读“巍巍乎",语速稍缓,语调拉长,读出高山的蜿蜒绵亘朗 读“若流水”的时候语速稍急,读出流水的迅急IV拓展提升,感悟知音情谊I. 师:正是因为锤了期能够听懂伯牙通过琴声表达出来的情志,所以两个人 才成为知音,即好朋友。

      虽然友谊是美好的,但是结局却令人悲伤下面我们再 读一读课文,感悟知音之间的情谊1) 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後子期死了伯牙知道后把琴拝了,再也不弹琴了2) 伯牙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再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预设:因为伯牙认为锤子期死了,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声了, 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使他这样做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3) 你从伯牙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呢?预设:我感受到了伯牙与钱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4) 结合“资料袋”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了解中国古代交友 的传统价值观2. 师总结,伯牙将白己的情志融入琴声,锤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 来,可见他们心意相通伯牙在锤子期死后,毁琴断弦,不复鼓琴,充分表现了 伯牙失去锤子期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像伯牙、锤子期这样的朋友 我们称之为“知音气3. 课件出示关于知音的诗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唐-高适《别董大》(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课后作业:(1)抄写《伯牙鼓琴》中的生字。

      2)背诵《伯牙鼓琴》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锦、曝、矣” 3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过程I欣赏作品,激趣导入1. 导入t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我国古代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 今天,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国画作品吧!(课件出示国画图片)告诉老师, 你从这几幅国画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景物栩栩如生2. 师:那么画家画的画会不会岀现和现实生活不相符的情况呢?今天就让我 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书戴嵩画牛》板书课题:书戴嵩画牛)“书”是书写的意思题目的正确读法是:书/戴嵩画牛这里的“书"与 《回乡偶书》《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书写"的意思3. 课件出示作者苏轼及文中人物的简介II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读准),相互纠正处”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三声处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好”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四声,“喜欢”的意思曝”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ph”,意思是“晒”。

      3. 根据故事内容,读好下面的长句子注意停顿(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点拨: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这句话中的两个“轴”的意思不同,“一轴”中的“轴”是量词锦囊玉轴” 中的“轴”是指卷轴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 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根据句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正确停顿如下: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2)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 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根据句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正确停顿如下: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4. 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 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 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斗牛图》,拍手 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 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 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 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5.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中的“奴”和“婢”分别指的是什么 人?预设:耕,是耕种的意思,做耕种这项工作的是农民,所以“奴”指的 是耕田的农民织,是织布的意思,婢,是使女,女仆,所以“婢”指 的是织布的女佣2)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预设:这句话说明做事要向内行的人请教,要全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