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微生态学概论医院感染ppt课件.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2277161
  • 上传时间:2024-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 医学微生态学概论 l医学微生态学l 研讨寄居在人体上的微生物 l 组成 性状 功能 与人体的相互关系l 微生物—微生物 微生物—人体 l 微生物、人体—外界环境l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调整l正常微生物群与时机致病菌 第一节 正常微生物群一、生物种群间的关系 〔一〕共生 中生 栖生 互生 拮抗共生 偏生 〔二〕寄生二、正常微生物群及其分布 部位主要菌类皮肽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腋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丙酸杆菌、白念珠菌口腔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类杆菌、梭杆菌鼻咽腔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乳杆菌眼结膜葡萄球菌、类自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外耳道白色葡萄球菌、枯燥杆菌胃普通无菌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服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真细菌、乳杆菌、白念珠菌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阴道乳杆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白念珠菌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等 皮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 眼结膜白色葡萄球菌、枯燥杆菌 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1.生物拮抗 2.营养作用 3.免疫作用 4.抗衰老作用 5.抑瘤作用 四、人体各部位微生态系 口腔微生态系 食管与胃微生态系 阴道微生态系 呼吸道微生态系 皮肤微生态系 l肠道微生态系l 庞大: 人体微生物总量78.68% ;粪便分量1/3 ~1/5l 层次:l 分类: l 致病性 数量少l 共生性 生理作用l 中间性 生理、病理、潜在危害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一、微生态平衡 长期进化构成 微生物群—宿主生态环境 动态平衡 内容:定位、定性、定量 评价〔宿主、微生物〕 二、微生态失调〔一〕定义 微生物群 - 宿主 群落成员之间 生理性组合 病理性组合〔二〕分类1.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在组成、数量上的变化 〕 一度失调 可逆 轻 二度失调 不可逆 慢性疾病 三度失调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二重感染。

      l二重感染:新致病菌主要是末受抑制原处于优势的少数菌群或外来耐药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白念珠菌l 临床表现为 假膜性肠炎、鹅口疮、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等l停用原来抗生素;运用有关的微生态制剂;对检材培育中过多存在的菌类需进展药敏实验,以选用适宜药物 2.定位转移 横向转移 表及深转移 异位寄生 3.血行感染 4.易位病灶〔三〕诱因 射线、抗生素、手术、其他 〔四〕防治 1.维护微生态环境 2.加强免疫力 3.抗生素运用方法 4.生态防治 第三节 时机性感染传统感染宿主依赖性 时机性感染 一、常见时机性致病菌及其特点 二、时机性致病的常见缘由 〔一〕根底疾病 肿瘤、胶原病、代谢病、移植、烧伤 〔二〕医源性要素 1.药物及射线治疗: 免疫抑制剂、激素、射线、抗生素 2. 治疗方法 手术、导管、呼吸机等 3.诊断技术 内窥镜、活检 4.老龄化人群 三、时机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三、时机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致病条件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突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1、寄居部位的改动2、免疫功能低下3、菌群失调 第22章 医院感染概念 医院感染、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时间、地点、人物 一、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感染源〕 〔一〕内源性医院感染〔本身医院感染〕 由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引起 1.寄居部位的改动 大肠杆菌 2.免疫功能下降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菌群失调症dysbacteriosis 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产生了另—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埋伏感染 〔二〕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 1.感染源 病人、带菌者、环境感染储源、动物感染源 2.传播方式 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环境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一〕特点 1.时机致病菌 2.耐药菌 3.新病菌 4.顺应性强〔二〕常见微生物 三、医院感染的危险要素 〔一〕易感对象要素 年龄、根底疾病 〔二〕诊疗技术及侵入性检查治疗 〔三〕损害免疫功能要素 〔四〕其他要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