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对日本传统艺术鹭舞的调查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270310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6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对日本传统艺术鹭舞的调查研究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受特定文化类型的价值体系的制约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社会习俗等深层文化方面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习惯摘要:鹭舞发源于日本室町时代的京都,后传入山口县,最后在岛根县的津和野町发扬光大目前津和野的鹭舞被认为是日本最正宗的鹭舞本文对鹭舞的古今变化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做了深入调查,以期读者能够对鹭舞有所了解关键词:鹭舞 文化传承 津和野 日本文化在具有日本小京都之称的津和野,每年7月举行的祗园祭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种扮成白鹭的样子表演的舞蹈―鹭舞鹭舞表演有祈求人民的平安与健康,并镇住疾病消灾除厄的作用津和野的鹭舞在昭和27年(1952年)被选定为岛根县无形文化财产,作为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享誉海外一、鹭舞的由来据《津和野祗园无形文化财―弥荣神社的鹭舞》记载,鹭舞是鹿足郡津和野町后田的弥荣神社的固定的忌神仪式,在7月20日的迎神活动-渡御祭和7月27日的送神活动还幸祭的8天时间里,神社和御旅所之间道路中间表演室町时代,京都的八坂神社迁入号称有西部小京都的山口县,祗园祭也理所当然的移入山口县。

      1542年,津和野疾病大流行,第11代的津和野城主吉见正赖,为了镇住疾病消灾除厄派人去山口县学习鹭舞,将这种充满着祈祷表演性质的迎神送神祭典活动引入津和野但是,在室町时代由于战争等原因,鹭舞的祭祀活动曾经一度中断直至元和2年(1643年)津和野第二代藩主,为了复兴鹭舞,派遣野村二左卫门和坂田屋兵左卫门两人,去京都的八坂神社直接学习正宗的鹭舞从元宝元年(1644年)祗园祭的鹭舞复兴开始,直至今日已有400年的历史了二、鹭舞的组织在日本藩政时代,表演鹭舞时有雌雄白鹭扮演者2人,舞棒者2人,舞羯鼓者2人,总计跳舞者6人另外,笛手2人,鼓手2人,击钟这2人,太鼓2人,总共伴奏者8人还有领歌者1人和11位歌手组成这些从事鹭舞工作的人,是世袭的这些从事鹭舞工作的人居住的地方叫做鹭舞屋,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时,从中选出表现好的,进行表演管理鹭舞活动所有事物的人被叫做头屋,古时由 九郎卫一户家族世袭一般来说,举行鹭舞活动时,在头屋由 九郎卫一户家中商量活动的各种事项但是明治中期以后,这种传统的世袭制头屋制度逐渐消失了把鹭舞活动的管理权交给了在津和野比较有实力的家族,他们轮流管理鹭舞工作昭和37年津和野成立了神社总代会,根据神社总代会的决议鹭舞的管理权交与神社总代会。

      神社总代会选出15名居民,每年在津和野公民馆商讨鹭舞相关事宜为了更好的保护鹭舞这种民俗艺术,第二次大战后专门成立了鹭舞保存会鹭舞保存会主要是协助头屋,举行一年一度的鹭舞表演它的主要成员就是在鹭舞表演时的舞者,伴奏者和歌唱者现在每年的6月30日在神社总代会事务所各个屋头商量鹭舞的各项事宜从7月开始修理工具、练习舞蹈,还要去警察局备案设计表演路线的事宜7月19日做最后一次排练7月20日是迎接神灵的日子,早上4点,伴随着弥荣神社的主祭一声“一起来敲响太鼓吧”,鼓手敲起太鼓,表演者开始准备道具,换上服装,邀请全城的人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各个屋头也开始向津和野的公民馆集合7点半左右,在公民馆集合的人们开始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开始进行鹭舞表演,完成后大家一起去弥荣神社在神社里面,3点左右进行鹭舞表演,一共要表演三次这时会聚集大量的市民,观光者,整个祭祀活动也进入高潮鹭舞表演者们,负责奏乐的伴奏者开始敲打起太鼓、钟、鼓,并吹起笛声,歌唱者开始唱起“降落在桥上的是什么鸟呀,白鹭渡桥,白鹭渡桥……”,就这样不断重复,配合着歌声与音乐,穿着雌雄白鹭舞衣的两名表演者,开始左右展开翅膀,弯曲膝盖,优雅地转圈,最后雄鹭缩起翅膀,作势将手放在雌鹭的肩上,白鹭周围则有两人上下挥舞着棒子,意欲将恶魔驱除,队伍中还有小学生演出可爱的子鹭舞。

      表演完毕,鹭舞队伍向供奉神舆(神灵乘坐的轿子)的旅馆出发,途经嘉乐园、津和野小学、沙罗木、古桥酒造、伊藤药局、邮电局、吉永米店等地方时,会停下来表演鹭舞到达旅馆时在会表演三次演出7月27日,是送神的日子按照原途返回,并在各个途经的地方表演两次鹭舞表演,在旅所,弥荣神社和公民馆表演三次鹭舞三、鹭舞的现状据鹭舞保存会事务局局长吉永康南(69岁)介绍,现在维持鹭舞表演的费用和人才方面都面临着非常严峻形势由于国家给的补助金非常的少,市民的捐赠款又很有限,所以财务方面非常紧张以前头房在商量活动事项时,会有拿出酒和菜肴来招待大家,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另外鹭舞保存会的会鹭舞表演的艺人,现在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有公开招收新的成员,但是效果不佳鹭舞都是在每年的7月20日举行,那时正是学生放暑假的期间,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够踊跃参加,能够继承传统文化头屋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轮流在各个头屋家里商量活动事宜,现在是选出15名头屋在津和野公民馆里进行活动所以各个头屋在祗园祭一周的时间里,不用关闭自己家的店面,减少了头屋经济损失问题另外所有道具也保存在公民馆,也不用保存在自己家里了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鹭舞的继承者的问题。

      由于日本社会的少子高龄化,前往大都市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鹭舞这种传统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伴随着继承者的减少,现在不仅限于津和野的人,已经向社会公开募集鹭舞表演者昭和33年,津和野观光协会会长田中良开始致力于发扬鹭舞文化,并且向孩子们传授鹭舞表演,增强他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并且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鹭舞文化,为鹭舞的为世人所知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实地调查,笔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津和野的居民对室町时代开始传承几百年的鹭舞有深厚的感情,并且一直为遵守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对我们在对我们传承中国文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仓永忠治 《津和野 园祭-无形文化财<弥荣神社的鹭舞>》 1973年[2]石冢尊俊 《西石见的民俗》 1962年[3]冲本常吉 《鹭舞神事的头屋制》 1962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