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附答案).pdf
18页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屠呦呦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2.2021年 10月 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要完成的下列任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点火发射 B.快速交会3.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A.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Al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Ne:表示一个短原子C.2N:表示2 个氮分子C.开启舱门 D.展示国旗B.积极倡导公交出行D.产生的纸质垃圾直接焚烧处理C.O D.FeB.C60:表示60个碳原子D.Fe3+:表 示 3 个铁离子6.现有二氧化碳、氧气、空气和氢气四种气体一次性鉴别出这四种气体可用A.燃着的木条 B.水C.澄清石灰水 D.带火星的木条7.维生素C(C6H8O6)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关于维生素C 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维生素C 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维生素C 由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维生素C 是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维生素C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4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干冰、氧化铜、消毒酒精 B.氧化镁、液氧、氮气C.金刚石、生铁、稀有气体 D.水银、冰水混合物、石油9.某同学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有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试卷第1 页,共 8 页10.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后体积变小一一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食物腐烂变质一一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11.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110274反应后质量/g1a023A.a 的值是8 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1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4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试卷第2 页,共 8 页C.将t?时甲的溶液降温,一定会有晶体析出D.t?时向50g水 中 加 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 3.学习化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 下 列 叙 述 属 于“真”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保护气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CO和CO2都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1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加热一定高镐酸钾固体产生氧气AO氧气质量应瓶内压强-kcpa月 型 剂/2“,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无催化剂反应时间SC一 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瓶内压强的变化时间D.1气体体积,m LH i20电解水一定质量的水反应时间,s二、课内填空1 5.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中“碳”指的是三、填空题1 6.安全与规范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试 卷 第3页,共8页(1)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用 扑灭。
2)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内可能发生爆炸事故,油库、面粉加工厂都有的字样或图标17.2021年 7 月 2 0 日巩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供水系统遭到破坏,为自救,采取以下净水措施,请回答生 活 中 用 煮 沸 的 方 法 除 去 硬 水 中 过 多 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以得到软水2)用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 azFeO,来净化水,其中F e的化合价3)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请指出图中的错误 o18.凡6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回答:(I)N4O6中 氮 元 素 和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比 是(最 简 整 数 比)152gN/)6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go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N O+3N H=5X+6H O,则 X 的化学式4 6 2 4 2-四、流程题19.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图中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口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口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已知20口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计 算 此 时 母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试卷第4 页,共 8 页五、推断题20.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含相同的元素,其中甲是最常见的溶剂,甲、丁所含元素相同,丙为黑色固体,则(1)乙的化学式 o(2)写出乙一甲的化学方程式 o(3)写出乙T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六、简答题21.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22.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表示如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O表示碳原子(1)图中共有几种氧化物?(2)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试卷第5 页,共 8 页Y型管Y型管Y型管(1)图 1 中,根据Y 型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出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图 2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3)图 3 的对比试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哪种因素有关?七、实验题24.请结合下图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中A 装置可用于高钛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什么?(2)用 B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C 装置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八、综合应用题25.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41 Zn|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1)请 在 表 中 口 内 填 写 对 应 的 元 素 符 号2)粉末状的伯黑能吸收大量氢气。
伯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 (双选)试卷第6 页,共 8 页a.伯是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可以推出钳的中子数约为117c.伯的核电荷数为78d.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1g(3)探究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HC1-不反应、Y+H SO=YSO+H T、Z+X(NO)一不反应,则 X、Y 和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和(H)2 4 4 2 一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O(4)下 列 事 实 不 能 用 金 属 活 动 性 解 释 的 是口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口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5)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锌的质量为a 克时,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口当加入锌的质量d 克时,过滤得到固体,为验证固体的成分,做以下实验,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实验步骤现象固体的成分取少量固体加_ _ _ _ _ _有气泡产生试卷第7 页,共 8 页某实验室欲制取2L氢 气(应的密度为0.09g/L),用足量的稀硫酸与含锌40%的粗锌反应,需要这种粗锌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试卷第8 页,共 8 页参考答案:1.B【详解】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有效治疗方法,故选项错误;B、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重要贡献,故选项正确;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故选项错误;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故选B2.A【详解】A、点火发射,是火箭的燃料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快速交会时飞船和核心舱位置距离发生变化,未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思;C、开启舱门是门的位置发生移动,不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展示国旗是宇航员的动作,没有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o3.B【详解】A、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不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不符合题意;B、积极倡导公交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浪费大量的化石资源并产生白色污染,不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不符合题意;D、产生的纸质垃圾直接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不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不符合题意故选:Bo4.C【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5.A【详解】A、N e可表示就元素,一个就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这种原子的个数,则 C$0表示一个CGO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而 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 0 C,故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第1 页,共 10页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可表示为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F e 3+可表示为1个铁离子,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o6.A【详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种气体中,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正常燃烧的是空气,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可以鉴别,此选项正确;B、氧气、空气和氢气均难溶于水,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空气、氢气与澄清石灰水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D、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二氧化碳、氢气中都会熄灭,无法鉴别,此选项错误故选A o7.C【详解】A、从宏观上看,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不符合题意;B、从微观上看,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维生素C是由C、H、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D、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 6):8=9:1,不符合题意8.D【详解】A、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化铜是由氧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消毒酒精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生铁含有碳和铁,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含有氯气、速气等,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答案第2页,共1 0页D、水银是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石油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正确。
故选D9.C【详解】A、在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扣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故 A 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物品应该放在左边托盘上,右边托盘放祛码,故 B 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故 C 正确;D、量筒只能用来称量液体体积,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故 D 错误故应选C10.A【详解】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后体积变小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二氧化。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