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说明文阅读训练七篇.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2596995
  • 上传时间:2023-11-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说明文阅读训练七篇一、地理趣谈不可当真 匡耀求①互联网上有一部电子书,叫《中学生百科全书地球景观》,其中,第 27 页有一段讲到所谓“海下海”,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原苏联中亚一带的咸海是一个双层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达500 米左右地下海的海水与白垩纪沉积混为一体,含有矿物质和盐分每年,地下海供给地面海4〜5亿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这不断的海水原来是来自天山山脉,天山山脉有几道暗河直通咸海的地下海②其实,这只不过是前人的一个猜测罢了前人将“地下海”当作趣谈,没有人去计较它的真假,但是这个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居然被前苏联的决策者当真了:由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径流量大,其中阿姆河年径流量达579 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 671 亿立方米),锡尔河年径流量为 352 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 372 亿立方米),既然咸海还有地下的补给系统,为什幺不利用入湖的地表淡水发展农业呢?③前苏联据此作出了在该湖河流流域大规模利用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决策这一重大决策计划将入湖河流改道,让河水流入农田,灌溉农作物(主要生产棉花和粮食) 1939 年,前苏联兴建了全长220 公里的大费加拉运河,引锡尔河的水来浇灌棉花田。

      从1954 年开始,前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用10 年之久开垦了约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 2/3 随后决定从咸海的主要水——阿姆河中调水灌溉卡拉库姆沙漠南缘约 10 万平方公里的新垦棉田和草场从上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分四期工程逐步建成的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每年从咸海最大的补给水系阿姆河分流水量约 160 亿立方米,占阿姆河径流总量( 579 亿立方米)的 27.6%咸海的另一主要水——锡尔河上也修建了多个水库将河水截留用于农田灌溉现在,阿姆河上共有88 座水电站, 341 公里运河;锡尔河上共有198 座水电站, 225 公里运河结果,入湖径流被两岸的新垦农田“吃干榨尽”据统计,目前中亚五国共有水浇地10 万平方公里,所需用水绝大部分取自阿姆河及锡尔河有关水文部门测定,锡尔河流域的全部水资为 352 亿立方米,已被截流使用 323 亿立方米,占该河流域水资总量的92%;阿姆河流域的全部水资为579 亿立方米,已被截流使用 489 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85%——至本世纪初,基本上截断了咸海的地表水补给结果由于水分的蒸发损失,咸海水位急剧下降,在20 世纪 60 年代,每年平均下降0.2 米; 70 年代开始,每年平均下降0.6 米,湖面水位由1960 年的海拔 53 米下降到 205 年的海拔 33 米,并没有出现地下海补给地面海的情况。

      ④随着水位的不断下降,目前的咸海已经四分五裂,这个原来地球上的第四大湖泊现在已经变成了北咸海、东咸海和西咸海三个小湖泊,水域总面积从上世纪60 年代的 66460 平方公里缩减到目前的不足 25000平方公里,湖岸线后退了 60〜 70 公里⑤由于湖岸线的不断后退,咸海湖底盐碱裸露,遭受风吹日晒,一望无垠的湖底盐碱,在中亚半干旱的气象条件和风力作用下,成为孕育“白风暴”(含白色盐尘的尘暴)的温床最终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周围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在一份报告中这样评价咸海的生态灾难:“除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受害区外,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像咸海周边地区这样生态灾害覆盖面如此之广、涉及人数如此之多的地区了”⑦很多人喜欢猎奇,不少中学的地理老师也经常讲述有趣的地理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些原本错误的观念一旦进入人们的脑海,很可能会长期影响人们的思维,甚至导致其在将来的工作中作出错误的决策,尤其是某些决策者有了类似的错误观念,更将贻害无穷卡拉库姆列宁运河的建设就是实践伟人列宁的宏伟构想而建设的一个贻害无穷的改造自然工程。

      至于列宁是否受到上述错误的“海下海”趣谈的影响,现无从考证选自《百科知识》 207.10 上半月)1. 本文的主要见解是什幺?2. 第①段划线的句子中,“地下海”前为何要加上“所 谓”一词?3. 前苏联的决策者为何会作出利用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错误决策?4. 第④段、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幺问题?5. 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代号为“ 581c”的行星 吕游①欧洲天文学家不久前宣布首次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一代号为“581c”的行星距地球约 20.5 光年,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公转一周需要 13 天,其表面温度估计在0 ℃ ~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3.4倍,可能与地球一样,有山峦、丘陵和海洋,可能还存有液态水,这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但与地球显着不同的是,这颗行星只会公转,不会自转,也就是说,它面朝红矮星的一面永远是白天,它背对红矮星的一面永远是黑夜②这颗与地球相似,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太阳系外行星引起 了我的兴趣:在它上面 13天即可过一次生日……不过,它却 不会自转,这颗星球上若有生命的话,那他们可怎样生存啊?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颗星球上的许多地方可能永远是烈日当头的中午,炽热的“太阳”当头照着,强烈的光线没完没了、毫无变化地直射着你,永远没有早晨、黄昏,没有安静、凉爽的夜晚让你好好休息,如此状况,人和动植物怎幺受得了?看来,阳光虽然好,但太多、太强了,也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④而它的另一面永远是漆黑寒冷的黑夜没有阳光,植物根本不可能生长,其他生命也难以存活,表面温度也会变得相当低,如月球朝阳一面温度达127℃,背阴一面却降至-183℃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像居住在漆黑一团的井下,一天两天还可忍受,要是一辈子见不到阳光,没有蓝天,没有植物,没有绿色,没有温暖,没有任何别的生命,那将是一件多幺可怕的事情啊!⑤有的地方永远是早晨或黄昏早晨多幺美丽呀!但永远生活在早晨,没有变化,没有比较,实际上也就等于没有了早晨……毕竟这样的地方在这颗星球上很少很少,只存在于光明与黑暗分界线那一点点地方,如果人们都拥挤在这样的地方,恐怕早已人满为患了为了争夺这块地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