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海蔬菜、花卉生产、加工、销售情况.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63928694
  • 上传时间:2023-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海蔬菜、花卉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厅经作处(2007年4月22日)一、蔬菜生产、加工、销售情况(一)生产近年来,随着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正在成为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截止2006年底,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1.6万亩,比2000年增加17.93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90.4万吨,比2000年增加30.12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165.05公斤,比2000年增加48.34公斤;蔬菜总体自给率由“九五”末的46%提高到2006年的52%,冬春两季缺菜菜严重,自给率只有30%,缺口部分从山东、四川、陕西等邻近省份调入1、设施蔬菜快速发展为有效规避制约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寒冷、干旱等不利气候条件,我省自1995年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弓棚等蔬菜设施建设也随之迈出较大发展步伐,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省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8.98万栋,面积5.24万亩各类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占到我省蔬菜面积的34%左右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快带发展2、蔬菜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全省蔬菜生产已从过去生产大路菜为主向精细菜发展的新格局,生产的蔬菜品种日趋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109国道沿线和州府县城为主的蔬菜产业带,蔬菜种植品种发展到13大类、284个目前,我省生产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茄果类的西红柿、樱桃西红柿、茄子、辣椒;瓜果类的黄瓜、佛手瓜、瓠瓜、西葫芦(菜瓜)、苦瓜、丝瓜;叶菜类的菠菜、油菜、芹菜、莴笋、大白菜、菜心、生菜、油麦菜、空心菜、茼蒿、香菜、青麻叶;块根、块茎类的青头萝卜、胡萝卜;葱蒜类的大葱、大蒜、蒜苗、韭菜、洋葱;甘蓝类的菜花、西兰花(绿菜花)、结球甘蓝;豆菜类的豇豆、荷兰豆、扁豆、 刀豆;食用菌类的白灵菇、双孢菇、杏孢菇、金针菇、鸡腿菇、平菇、香菇 紫皮大蒜、优质胡萝卜、“鸡腿红葱”、“乐都长辣椒”、“循化线辣椒”等一大批特色优良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樱桃蕃茄、砍瓜等开始规模种植2006年全省种植紫皮大蒜3.8万亩、优质胡萝卜7.1万亩、“鸡腿红葱”1万亩、“循化线辣椒”1.8万亩3、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涌现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品种的增加,逐渐形成了2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我省蔬菜生产大县乐都县,已经形成了以碾伯镇、高庙镇为主的乐都长辣椒生产基地,以高店镇、雨润镇为主的紫皮大蒜生产基地,以高庙镇、洪水镇为主的韭菜生产基地;循化县形成了以清水乡、积石镇为主的线辣椒生产基地;湟中县拦隆隆口、李家山镇,大通县塔尔、新庄镇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温室生产基地。

      格尔木市形成了以大格勒乡为主的紫皮大蒜生产基地和以郭勒木德乡为主的白皮莴笋生产基地等二)加工、销售近几年,随着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蔬菜生产由以供应本地市场为主,开始向国内外市场拓展,由零散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省逐步形成了以城市和中心城镇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为中心,以农牧区农畜产品收购市场、集市贸易市场和其它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框架,为农民生产的蔬菜产品更多地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农民一家一户生产出来的蔬菜大部分经过经纪人、集贸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输送到城市和中心城镇的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除绝大部分蔬菜在省内市场流通外,部分蔬菜产品销售到国际国内市场门源县生产的白灵菇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平安、湟中、大通和西宁市城北区生产的双孢菇销往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乐都县和格尔木市的紫皮大蒜销往四川、广东、山东并出口韩国、日本,乐都县生产的长辣椒、韭菜销往甘肃、宁夏等地;湟中、湟源、大通等县生产的胡萝卜销往陕西、河南、湖南、安徽等地,格尔木市生产的白皮莴笋销往西安、武汉、深圳、香港等地全省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辐射能力的蔬菜生产营销加工等方面的龙头企业10个,其中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组建蔬菜生产经营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12个;特色蔬菜基地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近4万户。

      循化县浓缩汁有限责任公司在循化、互助、化隆、贵德、湟源等地种植农户建立了1.1万多亩的胡萝卜种植合同,年加工浓缩汁3000多吨,产品主要出口埃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地区,年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循化县天香两椒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生产的辣面、辣酱、豆瓣酱、辣油、花椒等5大系列产品,25个品种远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拉萨等省市2006年该公司引进国内先进酱类包装、输送及灭菌设备,按照GMP生产标准,成功地将牦牛肉辣酱作为航空食品,既延长了线辣椒产业链,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二、花卉生产、加工、销售情况(一)生产青海是球茎类花卉的理想繁殖地区,生产的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普遍表现为花大、花多、色艳、花序长,病虫害少,花期长;青海也是天然花卉种球繁殖和复壮的理想基地,培育出的种球粒大、饱满、无退化、病虫少等特点现有栽培花卉和野生花卉66科198属410种,其中栽培花卉350种,高原野生花卉60余种;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郁金香、百合、唐昌蒲、剑兰等1、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花卉产业的发展中,我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基本原则,花卉产业稳步发展。

      截止2006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5000亩,比2001年增加2900亩其中,切花切叶2640亩,盆栽植物810亩,观赏苗木660亩,草坪18亩,种子用花卉195亩,种苗用花卉300亩, 种球用花卉种植面积达375亩;保护地栽植面积186.76万平方米,其中节能日光温室64.87万平方米,大(中、小)棚20.27万平方米,遮阴棚2.51万平方米花卉的品种结构也开始由单一的绿化苗木为主向鲜切花、种球、盆花等方向发展2、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随着我省花卉产业的稳步发展,近年来先后建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花卉生产基地,促进了花卉生产区域化进程目前在西宁市郊建成了鲜切花生产基地、种球繁育基地、玫瑰花种植基地、盆栽花卉生产基地和大理花、唐菖蒲、菊花等地方品种生产基地花卉生产的地域特色日益明显,新品种及特色品种面积逐年增加,花卉业已经逐步由传统分散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3、科技研发力度加大在推进花卉产业化的进程中,各级科研部门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强化科技研发,密切协作,联合科技攻关,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质量青海省“青藏高原优势花卉产业化技术研究”课题已通过专家验收,确定了具有开发前景的6种野生花卉,该课题作为我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势花卉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的专题之一,主要针对我省花卉产业发展实际,采取横向联合、多方合作的方式,对青藏高原优势球根花卉、宿根花卉、草本花卉及木本花卉生产过程中的繁育、栽培及贮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适应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花卉综合生产技术规范。

      同时,对高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整理,共采集、收集标本一千余份,并对其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前景的郁金香、切花百合、唐菖蒲、福禄考、倒挂金钟、仙客来6种野生花卉,为我省开发青藏高原优势花卉产业提供了技术储备二)加工、销售青海花卉营销受规模、品种的限制,主要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西宁市是全省最大的花卉消费市场,销售量约占总量的75%左右,外销主要销售地主要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云南、新疆等地,目前,青海花卉的流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花卉企业或中间贸易商从产地组织货源,发往省外市场和当地的销售客户;另一种是花卉企业或花农直接在西宁地区自己开设花店销售或上市零售全省建有较大的花卉市场4个,西宁市农发高科技有限公司、现代花卉等有较大规模的花卉企业8家这些企业有的从事百合鲜切花生产,有的生产康乃馨、非洲菊,有的生产郁金香种球,有效地带动了全省660户农户从事花卉业,拓宽了就业和增收渠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