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橙**
  • 文档编号:333331012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2.0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轻纺工程分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610201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 8 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6 页 -目录一、专业概况.23 二、专业建设情况与成效.23(一)专业设置具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23(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3(三)整合教学内容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25(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5(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设施.3(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3(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5(八)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供不应求.6(九)专业特色.7三、评建成效.9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1 五、今后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1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6 页 -一、专业概况我院现代纺织 技术专业开设于 2004 年 9 月,08 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高职高专特色专业,也是学院重点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本专业现有教师15 人,其中专任教师10 人,兼职教师 5 人在 10 名专任教师中,拥有教授3 名、副教授 4 名,高工 1 名,讲师 1 名,助教 1 名。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本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三门,有2 位教师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名师奖,3 位教师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经过近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纺织专业教师团队2008 年获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本专业现有 8 个实训室,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数量多、规格全,仪器设备性能为全省先进水平教学设备总价值近三百万元,建有江西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10 个紧密型 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与实训仪器设备基本满足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开出率达到了100%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努力探索高职教育的规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开创了一条企业参与教学、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以及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我院自 2004 年开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以来,已招收七届学生,学生人数共计621人,现有在校生 451 余人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连续四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形势非常好,江西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和梦娜袜业集团等一些全国、全省知名企业纷纷提前预定毕业生。

      从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情况看,毕业生在行业新技术岗位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成绩显著,称职率在90%以上,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二、专业建设情况与成效(一)专业设置具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纺织行业是古老而常青的行业,现代纺织产业已经或将要渗透至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是传统纺织所无法相比的可以预测,现代纺织产业将成 为一种关系到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型的基础产业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上自主掌握纺织高新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完备,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力争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按照江西省以及南昌市的相关规划,其纺织产业,将以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加入WTO、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发展机遇,加快实施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6 页 -产业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实力强大、不断创新的江西纺织产业集群目前江西承接长三角纺织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已经形成了南康、奉新、共青和南昌青山湖区四大纺织集群基地。

      纺织行业经过“十五”的调整,“十一五”产业升级和“十二五”产业规划,我国正由纺织生产大国向纺织生产强国转变为此,江西现代纺织业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二是产品结构由生活用纺织品为主向各类高新产业用纺织品为主转变,三是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用途”成为现代纺织显著特征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内容的高性能纺织新材料层出不穷;现代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催生了现代纺织新技术;现代纺织新设备实现了高速化、自动化,实现了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环保;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使现代纺织实现了短流程、高速度和连续化的新工艺;现代纺织的市场化、国际化使纺织产品实现了高质量、多品种、小批量,纺织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纺织产品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成了纺织发展的新支柱,现代纺织产品已有了广泛的新用途近年来企业大量采购现代纺织设备,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到来就迫切需要现代纺织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由于在全省高职学院中,唯有我们学院开办纺织类专业,所以,随着江西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加快,我省四大纺织集群基地迫切需要大量懂得现代纺织工艺、设备操作与维护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对省内外近百家纺织企业调查得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通常每位学生毕业时有2-3 个就业单位可供选择,一次性就业率达100因此,必须加快培养掌握现代纺织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纺织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纺织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纺织生产工艺制定、纺织生产管理、纺织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设计与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广泛的市场调研,在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的共同研究下制定了以培养现代纺织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就业为导向,工学交替”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1.5+0.5+0.5+0.5”三明治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具体是:第一个 1.5,即第一至第三学期,安排职业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专业课程的学习,第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6 页 -基本 基本素质与能力纺 织 生 产 基 础 能 力纺织工艺设计与操作能力基本素质与能力纺 织 生 产 基 础 能 力纺织工艺设计与操作能力纺织专项岗位能力二个 0.5,即第四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安排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个 0.5,即第五学期,安排部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穿插在其中进行;第四个0.5,即第六学期,安排企业生产实习、岗位综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

      校内校外教学交替进行,使学生所适应的工作岗位由基本生产岗位技能工作岗位综合工作岗位逐渐递进,加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三)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1、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双证书制的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决定了职业岗位能力,根据现代纺织的特点,针对现代纺织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构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主线,如图 1 所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且是递进关系,即“基本素质与能力”、“纺织生产基础能力”、“纺织工艺设计与操作能力”和“纺织专项岗位能力”,后者是前三项能力的综合图 1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应具备的岗位能力2、职业岗位能力是以素质为基础,知识为支撑所以课程体系要实践和理论并重;理论课程体系围绕实践课程体系,突出职业应用性和岗位技能性;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将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突出专业技能的原则,设置相应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如图2 所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6 页 -1-图 2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纺织专项岗位能力纺织生产专项知识与技术现代纺织专项岗位能力织物结构与设计针织工艺非织造工艺面料与检测染整工艺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针织工艺实训面料检测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职业技能证书纺织工艺设计与操作能力纺织生产基本知识与技术纺织生产基本操作能力现代纺纱技术现代织造技术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厂工艺设计纺织生产管理纺织生产操作实训工学结合实训纺织工艺设计实训顶岗实训纺织生产基础能力纺织生产基础知识与技术纺织生产基础能力训练纺织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纺织品市场营销纺织专业英语纺织材料基础实验纺织生产认识实训纺织行业调研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实践与理论课程体基本素质与能力基本知识与素质基本能力训练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织物商品实训入学教育与军训英语、计算机证书专业通适能力训练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纺织设备维护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6 页 -2-(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是对各专业知识点的教学;能力目标包括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1、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科目式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如面料与检测课程教学,把教室搬到了实训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如纺织材料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以分散教学为主,集中教学为辅;以个别为主,集体为辅选择传统产品、典型产品、新型产品作为来样分析的样品,学生以每两个人为一小组,每10人为一大组进行实战训练,最后通过互相交流,力争做到让学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纺织品来样分析与测试的方法、技巧上有所创新2、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进仿真型、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等教学摸式,如织物结构与 CAD 课程,我们应用企业版4DBOX 织物设计软件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仿真地进行织物设计,并将自己的设计在织物小样实训室用电子织物小样机织出来,完成从织物设计到小样生产这一任务的整个过程,在教学模式上保证学生能成才,成好才。

      3、在教学手段上,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教学效果如现代纺纱技术课程穿插纺纱生产录像内容,帮助再现纺纱生产过程;染整工艺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穿插染整设备图片,模拟工厂生产情境;纺织材料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仪器结构、动态演示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本专业必须的技能、核心的技能为中心,合理安排实验和实训的时间和顺序,按基础实验综合实训专业考证毕业实习、预就业,循序渐进,逐渐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从事相关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对接5、我们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对于不同的内容提倡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各种方式占一定比例,全面、动态、综合地评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使考核成为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性及综合能力的手段,而不是仅仅考查学生单纯记忆知识的能力如综合性的实训课,我们采用实训报告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实训报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核:实训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6 页 -3-告的完整性(40%)(原始数据记录、分析过程、检验结果)、实验操作的规范性(20%)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