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设计.docx
3页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设计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建筑市场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以现浇为主的传统房屋建筑方式已不能适应 现代社会对建筑功能、品质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而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 统建筑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工程质量等方面都有 很多积极的作用但装配式建筑又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故如何进行合理 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则对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装 配式建筑的特点与设计展开探讨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特点;设计引言装配式建筑设计是指将建筑物所需部件进行设计,进而在工厂加工,再运送到施工工地 进行组装,这样一来可以显著降低现场工人的施工劳累度,与此同时还提升施工效率在对 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真实状况,确保设计内容能够有效的 在现场落实,如此一来才能够到达装配式建筑的最终目的1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住房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 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因此,建筑项目看准其发展前景逐步改变建设模式,以符合现代人审 美的方式开展工程项目,而装配式建筑抓住机遇,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建筑形式。
但装配式 建筑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制约,使其功能及优势的展现受到影响例 如,建筑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安全管理水平、材料优劣等都会对装配式建筑造成一 定的影响由此可知,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内容是较为繁杂的,因此在设计环节,各个部门应 当协调合作,通过统筹联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结构建筑的相比,其 特点在于:(1)精细化流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建筑的设计相比,新增添了前期 技术策划服务及预制构件加工设计两项服务2)模数化的设计预制装配建筑中相关部 件、构件、连接点、吊钩位置的统一由建筑模数控制实现通过模式化形式对模块化组合进 行协调与发展,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使其完全符合建筑设计标准化要求 3) 成本精确化在预制构件生产、加工的各项环节中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结果是其过程的重 要内容,因此,预制装配式构件与传统建筑构件的不同,使其拆分方案也不同,所以使得两 者在成本投入上有较大差距,即使装配率条件相差无几,也无法进行生产因此,只有设计 符合实际施工标准的预制构件方案,才能降低成本、资源浪费,使其更加精确地控制投入成 本4)技术的智能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装配式建筑设 计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其设计的完整度及精密度得以提升。
BIM支撑装配式建筑 工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信息技术将项目内容以数字、物理功能进行信息转化,为其工作的开 展、管理、策划提供依据 5)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在其施工过程的组织及装修部品、 材料及预制构件一体化配合的前提是与生产厂家及装也部门提前沟通,通过成果的对比,选 出最优方案,提高配合一体化的质量与呈现效果2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2.1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总原则和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以其对建筑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要求,按照少规格、多组 合的设计原则,使建筑户型以及部品部件等能达到系列化和多样化的建筑目标当装配整体 式混凝土剪力墙建筑的设计做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 息化管理后,住宅建筑的质量品质就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也可以降低房屋建造的成本和将来 使用的围护成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结构技术是等同现浇所谓等同现浇技 术,其工作机理是钢筋之间通过可靠有效的连接方式(主要指钢筋机械连接、浆锚搭接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等),将混凝土构件的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有效连接起来,使装配式结构具有 与现浇结构相同的整体性能,以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2.2 技术设计技术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对其予以重视。
技术设计 开始之前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外部条件、周边环境、成本预算、设计目标进行深入且细致的掌 握,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预制构件一次成型,使之在使用中符合相关设计的标准化设计 单位应主动与施工单位就技术设计的规范化要求进行沟通,使设计方案经过双方研究且意见 相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其可执行性,从而为之后的装配式建筑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案2.3 框架结构的相关设计在对装配式建筑各个部件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选取适合的建筑框架结构,同时标 明相关部件的拼装流程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建筑框架的应力进行运算,确保部件提供应力能 够与其相吻合,如此便能够确保建筑框架的整体稳固性以及品质另外,在对其应力进行运 算时,应提前对其抗地震指数实行检测,并且合理设置钢架位置这样才可以保证框架结构 能够符合标准设计人员还应该全面思考施工工地的具体情况之后,在进行远程梁结构设计, 这对于控制成本而言十分关键部件加工工厂还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精准的焊接,以保证其 品质能够符合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做到适时检测,以确保各个部件的制造都 符合设计要求2.4 平面及立体设计平面与立体设计是为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打下基础的重要一环,对于平面设计,首要的 方面是根据需求对套型模块进行分析,准确把握相关的尺寸以及不同种类的需求,再对建筑 内部空间的布局进行标准化、通用化以及系列化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并且对管井及承重墙的 实际位置在保证整体建筑内部空间功能的同时,要保证整体建筑的美观性。
2.5 结构节点的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严格的按照建筑功能、需求等进行建筑 构造、连接方式的设计,才能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这就要求,设计 人员在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时,必须以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将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造连接技术方案与连接形式融合在一起,确保建筑构造连接合理性,提 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造的承载能力比如,设计人员在设计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时, 必须对构造连接中的受力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仔细的检查各个连接部分的受 力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承载应力与传递应力满足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要求,才能达到促进预 制装配式建筑构造连接设计安全性有效提升的目的2.5 重视特殊区域部件的设计针对于装配式建筑中非承重部件的设计,要充分思考该部件的拼装以及更换的方便性, 这样对于提升施工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对于一些特殊区域的部件设计,设计人员务必 要重点关注,以保证其拥有较高的稳固性,这对于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品质至关重要因 此,务必要对特殊区域的各项参数进行测算,以选取最为适合的部件设计方案,提升整体设 计品质结语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施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生产与装配的核心是标准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设计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还能够提高效率与质量,通过对舒适、合理的 居住结构的设计,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进步,保证整条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 孙明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设计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 (8):187-189.[2] 王庆伟•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程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6):35.[3] 白文辉,贺一烽,陈伟宏•装配式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 科学),2018,38(3):15-19.[4] 叶浩文,樊则森,周冲,等•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工程应用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6):69-7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