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巢湖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
31页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学院(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4年 10 月 6 日巢湖凤凰山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一.绪论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交通状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地跨东经 117°00′~118°29′、北纬30°56′~32° 02′,南滨长江,怀抱巢湖,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南京等市接壤,隔江与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相望地势由北而南渐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市山丘、岗台、圩畈三者之比为12.3:48.9: 38.8,其中河湖水域1266.7平方公里巢湖市地处皖江开发开放的中心地带,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合裕、合浦、合铜、军二等高等级公路及合安、合巢芜、合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大大缩短了巢湖至江、浙、沪等沿海省市的时间;合肥机场、南京机场、芜湖外贸码头更是巢湖便捷的空中、水上外联通道;境内长江岸线长182公里,系皖江的“黄金地带。
这次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合肥市下辖县级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117º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本次实习位于巢湖市北部,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成上“M“型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狮子口海拔仅20m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中国地五大淡水湖,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数长江流域此外,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图1巢湖市交通位置图2.自然和经济地理概况、气候特征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东部,濒临长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巢湖的常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8月,占年总降水量的55%。
巢湖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农产品以水稻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花生、菜籽、芝麻等特产水果有居巢花红(小苹果)、峔山枇杷等特色水产有“巢湖三白”(白鱼、银鱼、米虾)、毛刀鱼、绒毛蟹等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水泥厂、皖维集团、铸造厂、7410工厂等3.构造位置、地层分区、地质调查史和研究程度实习区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震旦系—第四系均有出露,尤其是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基本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主要出露在实习区西部的郯庐断裂带中实习区内地层厚度不大、发育齐全、出露连续,易观察;接触关系清楚,接触带典型,标志层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易观察、易采集;沉积构造多样,覆盖少,加之大量采场、路基坡,露头极好,特别适宜于教学最早(1934)在本区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南京大学徐克勤院士著有《安徽巢县北部地质》华东地质局合肥地质队(1956)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带煤田普查报告》罗庆坤(1956)编写过《安徽巢县北部地质概要》合肥地质队李石柱对该区做过1:1万泥盆系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安徽省区调查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合肥、定远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安徽省冶金勘探公司815队在该区大理寺水库一带进行过溶剂灰岩的普查勘探安徽省区调队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巢县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安徽省区调队根据多年区域地质的调查结果,编著了《安徽省巢湖市地质实习指南》,为巢湖地区开展地质实习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地学实习基地,安徽理工大学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此开展地质填图教学实习,为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形成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后又有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此进行地质实习,并开展了卓有成就的地质研究,深化了地质认识,丰富了实习区的教学内容4.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实习目的:地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我们现在所学的勘查技术与工程是以地质为基础的学科,因此野外地质实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次实习主要是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让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基本野外素养。
掌握地质野外踏勘原则与方法,进行地质实测剖面及室内成图,地质填图,数字填图以及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实习是在我们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将理论联系实践,更加加深对《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学有所用,并且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野外教学的直接明了更加提高了我们对地质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任务和要求:在这次实习中要求我们要确保野外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强化安全意识严明纪律在提高学生识别地质现象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地质勘探、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数字成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1)全面了解工作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资然及环境状况2)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地形图、GPS等开展地质工作3)掌握矿物、岩石、化石等手标本的描述、鉴定以及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求4)沉积地层的观察,包括沉积构造识别,生物化石的认知、岩性及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厚度及变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时代确定、岩相分析、地层接触关系分析5)地质构造的观察描述、类型判断、特征分析及成因演化。
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破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7)重点掌握实习区的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地质构代表性岩体、矿产资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8)掌握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5.起止时间、组队和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1、实习时间是从2014年9月1日到2014年10月5日2、组队、分组情况及指导老师在此期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我们班38个人被分为六组,每组6到7人我被分在了第二小组,组长为姜龙,组员有陈威、张宗楼、鲍现奎、岳占伟、夏雅娟指导老师是付茂如3、实习安排2014年9月4日早上出发到了龟山2014年9月5日早上出发从麒麟山-凤凰山2014年9月6日早上出发从凤凰山东坡-油库-公墓2014年9月7日早上出发从皖维集团采石场-岠嶂山西坡2014年9月9日早上出发从平顶山水库-222高地-狮子口2014年9月10日到15日到麒麟山脚实测剖面和绘制地层剖面图2014年9月16日到20日地质填图阶段 2014年9月21日到10月5日为实习报告的编写和地质图的编制阶段二.地层地层概述: 实习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北,其西部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板块分隔,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相邻,西南与大别造山带毗邻,其地质演化受控于大地构造位置。
巢湖地区总体具有稳定的沉积和构造特征,但地质演化与大地构造相关,印支期运动受到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挤压,侏罗纪以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欧亚板块的影响 实习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地层主要由志留系的碎屑岩和三叠系的碳酸盐岩构成,其余地层一次分布在其两侧图1 实习区地质简图2.1上元古界地层震旦系(Z)灯影组(Z2dn):实习区内震旦系出露于青苔山地区,在这一带逆冲推覆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地层之上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厚74~292m,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见有特征的葡萄状构造及蓝藻和核形石;上段厚69~90m,岩性为灰,浅灰色厚层含硅质结核、条带状泥晶白云岩、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含磷粉砂页岩和钙质岩屑石英砂岩2.2古生界地层2.2.1寒武系(ᶓ)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半汤,以含镁碳酸盐岩为主,厚570m自上而下划分为冷泉王组、半汤组和山凹丁群由于本次实习并未到达这些地层,所以这里就不仔细介绍了2.2.2奥陶系(O)高家边组(S1g):实习区内高家边组主要分布在凤凰山、碾盘山、长腰山的凹地及岠嶂山东坡。
实习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被掩盖,未出露完整剖面,厚度不详,根据邻区资料,厚度大约380m 高家边组中、下段以青灰色页岩、黄绿色页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含有笔石、腕足类化石砂岩中发育有交错层理,其沉积特征反映了海水由深变浅的海退过程坟头组(S2f):实习区内坟头组厚约271m,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岠嶂山东坡,大尖山—马鞍山—凤凰山和碾盘山—长腰山之间的坡地及碾盘山—龟山西坡狮子口附近出露较为完整坟头组粉砂质泥岩2.2.3泥盆系(D)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五通组(D3w):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五通组下部为陆地河糊相沉积,上部则为滨海沼泽和泻湖相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五通组上部以灰黑色黏土岩发育为特征,并夹有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夹一层厚约30cm的褐铁矿层,富含原地埋藏的植物、叶肢介等,含少量腕足类化石下部岩性具有向上变细的韵律结构底部为砾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含砾砂岩和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泥岩砂岩中发育交错层理,层面上见有遗迹化石实习区五通组总厚度为176.70米与下伏志留系坟头组整合接触。
2.2.4石炭系(C)实习区石炭系发育较为齐全,分布广泛,多出露于背斜和向斜翼部其下部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缺失老虎洞组:下统为船山组、黄龙组金陵组(C1j):实习区金陵组厚度不稳定,在凤凰山一带厚10.7m,狮子口一带无出露,五通组与高骊山组直接接触金陵组平均厚度约5m,与下伏泥盆系五通组假整合接触金陵组岩性为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富含珊瑚礁、腕足类、海百合茎等化石反映了水体清澈的开阔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环境高骊山组(C1g): 实习区高骊山组下段为灰、灰黄色薄层泥岩,底部夹褐铁矿层,含植物碎片;中段为紫红色薄层钙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灰岩上段沉积了灰黄、黄褐色含铁细粒石英砂岩地层中含丰富腕足类、双壳类等化石实习区厚度约为11.57m,与下伏金陵组假整合接触,上与和州组土黄色含砂白云质泥灰岩分界由其沉积特征反映出,高骊山组地层形成于滨海潮坪环境和州组(C1h):本组岩石上段岩性为灰色中层粗晶灰岩、灰微带肉红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黄绿色薄层泥岩及炉渣状灰岩,下段发育深灰色中薄至厚层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泥岩,泥岩中发育龟裂纹沉积特征反映了碳酸盐岩台地、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