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镇江市年初中毕业.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31438
  • 上传时间:2018-07-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2.05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镇江市2005年初中毕业 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分析句容市第三中学 2005年11月18日镇江市2005年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试题分析l江苏省镇江市在两年前进入九义教 育第八次课程改革,做为新课程实 施以来的第一次中考、符合新课程 评价理念及对学生学业评价要求的 2005年物理学科中考笔试试卷,以 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呈现在广大师 生的面前 l今年镇江市的中考物理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 程的理念,试卷及试题的命制按照新课程标准 和苏科版教材的教学要求,应用性、实践性、 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等 方面在试题的命制中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和落 实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的考查渗透在了每道 试题中综合分析今年的中考物理试题具有以 下三个显著的特点:l1、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l2、依据课本,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 查l3、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物理知识的 应用试卷总体情况一、各种题型占分比例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综合应用与设计 (含实验) 分数20241442(实验:20)百分比20%24%14%42% 客、主观题占 分40分60分试卷总体情况二、各年级知识所占分数比例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考查知识点的 覆盖面(按节 计算) 分数44分56分 比例44%56%80%试卷总体情况三、题目难易程度题目难易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试卷难度系数分数68分20分12分百分比68%20%12%0.68试卷总体情况四、题目来源题目来 源来自课本来自资料自编 直接改编直接改编 题号1、2、 4、5、 6、7、 9、10 、113、14 、18、 20、21 、2822、23 、268、12 、13、 15、16 、17、 1924、25、27、29 、30、31、32分数1822101634试卷总体情况五、各题得分率题号12345678得分0.98 0.860.900.600.620.900.820.90题号910111213141516得分0.76 0.900.940.800.900.770.860.85题号1718192021222324得分0.92 0.850.880.900.760.900.800.46题号2526272829303132得分0.36 0.940.600.540.560.750.640.52注重科学探究的考查l综观今年的物理试题,使我们感觉到试题设计 更加体现出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更加突出科 学探究,真正落实新教材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贯 穿整个教学内容的精神。

      在较多的试题中科学 探究的素材不仅取之于一些常规实验,而且也 取之于“知识与技能”领域里某些知识点,使考 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一些物理思 想和科学方法的运用l试卷中设计的探究试题所考查的形式体现多样 性、新颖性,其中不仅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 要素进行考查,也注重对探究全过程的考查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l【例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 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l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l答案:B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l【点评】本题虽然是一道选择题,但试题所提 供的情景却是一道较为完整的探究试题,整个 探究过程涉及到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进行实验 等环节,而整个过程又是在合作与交流中进行 (题干中的“在讨论时”)考生只有在平时 的学习中真正体验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判 断出试题中所描述的各个探究要素,从而确定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 节为猜想过程。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例2】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为此, 小华以表格的形式将物理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整理出来.现请 你帮小华完成表中的空白部分.内容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声现象 在测试 噪声对每分钟脉搏次数影响的活动中 ,对噪声的响度应加以控制,以免损害人的 听力. 电流表的使用 测电 笔的使用 答案:(1)绝不允许把电流表连接到电源的两极;被测电流 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极线柱流 进2)在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到测电笔的笔尖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点评】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是体现学生们科 学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科学探究及物理实 验中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而关于物理实验的 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人身安全和仪 器的使用安全在进行实验时,首先要考虑不 能造成对实验者的伤害,然后要能正确使用及 操作实验器材,在平时的学习及实验中对于安 全问题要十分关注,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在 使用实验仪器之前,要认真阅读仪器使用的说 明书,了解仪器的有关性能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这类试题是今后必考的内容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例3】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 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l(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 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 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l(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l你能得出什么结论?l答案:(1)(2)略, (3)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点评】通过定量分析及比较,得出有关 的物理规律是本题的特色,科学探究的 形式不只局限于实验,通过运用相关概 念、原理及公式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也是 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本题就是通过直 接对物体做功和使用斜面对物体做功的 定量分析、进行比较及推理而得出功的 原理(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例4】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 ,并将音量开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 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 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如图所示 ,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 的存在.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 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 咔咔”声,试分析 (1)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 . (2)谢老师在一次乘坐镇江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 完好的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 .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答案:电磁波;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验证方法:将设置到响铃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内,试用另 一呼叫盒内的,如果听不到盒 内的声响,就说明金属容器对电磁 波有屏蔽作用。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点评】通过猜想做出判断,然后设计实验来验 证自己的判断,这是学生们在科学探究中必须 具备的基本能力本题中考生要能正确做出判 断和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必须要能区分出 声波与电磁波之间性质的不同,即具备一定的 知识,这样才不会陷入题设的陷阱,从而做出 正确的判断,即不会选择真空玻璃罩来验证, 而是采用密封的金属器具来验证电磁波的屏蔽 现象另外学生们一定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 一定要亲手做一做,想一想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例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 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 )、(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 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 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 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 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 压强是Pc,则Pb Pc(小于/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 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答案:(1)受力面的形变程度;(2)前后两 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3)相等;(4)必须 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 进行。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点评】通过压力的作用效果来比较压强的大小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但这个方法是否可靠值得我们思考,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靠呢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确是观察受压面的形变程度,但 在通过比较受压面的形变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时,就必须是在受压 面的材料相同(同一物体)的条件下,因为压强的大小与形变的 程度(形变的大小)无关(学习过高中物理知识后就能明确), 压强的大小只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共同决定,从压强 pb = pc.就可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此题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一定要将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定义真正搞清 楚,不能满足一知半解命题者在精心设计本题时,可是动了一 番脑筋,那就是让考生在审读试题所提供的情景时,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不断评估,在运用压强知识 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对压强知识的认识,而且还 亲身体验及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命题者并没有让考生去死记 硬背科学方法的名词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例6】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 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 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 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 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 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 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 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 (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造成光由空 气斜射入玻璃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 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答: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答案:(1)变小;不变;(2)光的传播 速度发生了变化;(3)在学习电学时,用 水流类比电流。

      注 重 科 学 探 究 的 考 查l【点评】本题的设计相当巧妙,那就是利用“速度的变 化”将线轴运动速度(大小与方向)的变化与光的折射 联系起来(光、力综合),通过类比的科学方法,进 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不 仅运用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且还学习到一个新的 知识,亲身体验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那就是光从一 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因为光的传 播速度发生了变化试题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