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造假研究.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86199035
  • 上传时间:2022-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7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论文题 目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 财务报表造假研究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会计0804 学 生 陈常帅 学 号 20080503003 指导教师 黄景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1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摘 要目前,会计假账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始信息来源之一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会计信息总是难以达到客观公正、完整真实的目标本文首先较为客观的介绍了会计信息的要求及特征,界定了财务报表造假的范畴;然后从文化、经济和法律制度层面分析了财务报表造假的动机并分析财务报表造假的危害;其次,从常用会计科目入手,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财务报表造假的主要手段;最后,本文从五个会计财务比率分析揭示财务报表造假的迹象,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指导。

      关键词:会计信息;财务造假;危害;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 the accounting false accou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Becaus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it is also the national macroscopical adjusting control of the original source of information. Due to the economic, political, leg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lways hard to reach objective and fair, complete the real target. This paper first objective introduced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efin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fake category; And then from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legal system level analyzes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fraud motivation and analyzes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dangers of fraud; Second, from common accountant course, combinied with related cases analyzes the major means of false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lly, this paper, from the five accounting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reveale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signs of fraud,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financial statements. 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inancial fraud; Harm; Countermeasures - II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一、前言 1二、企业财务报表造假动机 2(一)文化层面 2(二)经济层面 2(三)法律制度层面 2三、财务造假的主要危害 4(一)对企业的危害 4(二)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危害 4(三)对会计行业和社会风气的危害 4(四)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 4四、财务报表造假形式与案例分析 5(一)财务报表科目造假形式 5(二)案例举证:达尔曼财务之谜 9五、从企业财务比率揭示财务报表异常 11(一)主营业务利润率 11(二)赊账比率 11(三)不良资产占有率 11(四)净资产收益率 12(五)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 12(六)案例:达尔曼财务造假识别 131.从盈利能力指标看 132.从现金指标看 133.从营业周转指标来看 134.从公司客户情况和关联交易来看 14六、针对财务造假的对策及建议 15(一)改革和创新会计人员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 15(二)建立、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和制约机制 15(三)完善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强化法律意识 15(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的地位 16(五)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16结 论 18参 考 文 献 19致 谢 20一、前言财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性文件,既是年度执行会计准则的总结,也是债权人、投资者、政府及社会公众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构成各级财政部门及其他有关监管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

      企业认真负责的编制财务报表既是《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也是企业应当履行的重要社会责任企业财务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取欺诈手法在会计账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编造会计事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企业财务报表造假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违纪的行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的真实性是财务报表的核心,会计信息质量造假会对国家的宏观、微观管理以及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对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首先,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并且要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清晰明了,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看得明白,以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水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要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不同企业也应确保会计信息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样会计信息才具与可比性,便于信息的比较和分析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不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更要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保持应有的谨慎,合理确认个个事项和交易的确认条件。

      再者,企业对于能够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判断的所有交易和事项,要及时提供,不得提前和延后,以免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二、企业财务报表造假动机(一)文化层面从文化层面上去分析,是因为企业文化的缺失和企业人员诚信观念的淡薄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不健全、不完整,特别是抑制企业会计失信的相关机制和政策法规不健全,致使我国企业的诚信文化缺失我国现在企业可以用“诚信泛滥”来形容,企业穷尽各种办法希望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像2012年3.15晚会揭示出来的借公益谋私利的中华爱眼学生工程,家乐福假柴鸡,麦当劳买过期食品等类似例子,可以说在中国很多很多对于会计信息也是一样,财务报表的提供者往往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尽量编制对自己有利的数据经济学家厉宁指出:“在市场经济中,骗了所有人的后果是被所有人骗了,没有赢家可言”二)经济层面从经济层面去分析,主要是利益驱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企业的资产为个人或股东持有,所以不太注重账面反映的企业的利润,而更关心的是企业如何少缴税的问题所以会尽量调低企业收入,多列费用和成本如果要向银行贷款,就会加大资产,多做利润,降低负债尽可能夸大经营业绩。

      相反对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和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所以公司会尽量虚增利润和资产,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良好的假象上市公司造假既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还给广大中小股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产权不清晰政府虽然拥有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但剩余控制权的实际掌握着却是企业,也就是说政府在监管博弈必然处于劣势,企业掌握着对契约中未尽事宜的决策权虽然政府是约束企业的唯一主体,但除了抽象的国家、政府这些集体名词以外,并没有具体的微观主体真正对国有企业资产负责,这也就造成了公司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也就几乎接近于零三)法律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上分析,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证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目前的情况往往是对违法行为以罚代法,对会计信息造假者的惩罚只是隔靴搔痒,致使违法者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视法律法规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业务不断涌现,有些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会计法规的修订又相对滞后,新的会计法规没有制定出来,这就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再者,地方政府的与地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就造成了地方政府默认甚至鼓励企业会计造假的现象。

      三、财务造假的主要危害(一)对企业的危害企业过去一定时期发生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通过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因此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评价企业过去的成绩和不足以及预测的依据如企业产品的定价,主要依据是产品的成本另外赊销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是顾客的财务状况和以往偿付贷款的情况如果这种会计信息弄虚作假,企业管理者就很难做出正确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二)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危害政府部门据以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营态势,制定相关政策,如果会计信息政策造假,必然导致相关政策错误另外如果会计信息造假,必然导致相关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投资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就是企业提供的各种会计资料,错误的会计信息必然导致相关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导致证券市场上严重的逆向选择三)对会计行业和社会风气的危害会计信息造假不仅会腐蚀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也将使会计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信任危机,如果不加以治理,会计行业的声誉将毁于一旦另外,有些企业通过各种合法的形式掩盖不合法的支出,特别是企业领导拿着投资者的钱随意挥霍,吃喝完乐败坏了社会风气四)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立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