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78页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建筑消防基础知识红红黄黄一枝花,红红黄黄一枝花,家家户户不离它,家家户户不离它,温驯可爱让人亲,温驯可爱让人亲, 狂暴怒放让人怕狂暴怒放让人怕案例案例————上海上海1111··1515特大火灾事特大火灾事故故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胶州教师公寓正在进行外墙整体节能保温改造,约在14时14分,大楼中部发生火灾,随后火灾外部通过引燃楼梯表面的尼龙防护网和脚手架上的毛竹片,内部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迅速蔓延,最终包围并烧毁了整栋大厦消防部门全力进行救援,火灾持续了4个小时15分,至18点3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最终导致5858人人在火灾中遇难,7171人人受伤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校训:树德校训:树德 强能强能 为民为民事故直接原因事故直接原因 1 1、、焊接人员无证上岗,且违规操作,同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焊接人员无证上岗,且违规操作,同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焊接人员焊接时未能按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防护或隔离措施,焊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工作中,不论是站立还是仰卧都应垫放绝缘体;严禁在易燃品或者易爆品周围焊接,必须焊接时,必须超过5米区域外方可操作。
((2 2)工程中所采用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工程中所采用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 按照我国建筑外墙保温的相关标准要求,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是不低于B2级而按照标准,B2级别的燃烧性能要求应具有的性能之一就是不能被焊渣引燃很明显,该被引燃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硬泡不合格建筑火灾主要特点建筑火灾主要特点 一、组织疏散困难,容易人员伤亡一、组织疏散困难,容易人员伤亡 建筑物一旦着火,火灾现场就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这些烟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对人体危害很大,而且流动的速度很快,一旦充满安全出口,就会严重阻碍人们的疏散,进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火灾案例表明,在火灾伤亡事故中,被烟气熏死的占死亡人数的半数左右,有时甚至可以高达70%~80% 三、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较大三、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较大 在各种火灾中,发生概率最高、损失最为严重的当属建筑火灾建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不仅是建筑本身的价值,而且还包括建筑内各种物质的经济损失 二、火灾扑救困难,火势蔓延迅速。
二、火灾扑救困难,火势蔓延迅速 由于建筑物的面积较大,垂直高度较高,一旦着火,扑救难度较大;烟气流的流动、风力、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内有无通风空调系统等因素的作用,导致建筑火灾的火势蔓延速度是非常快的 为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在建造时应从防火、控火、耐火、等各方面预先采取相应的消防技术措施 防火:主要在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料选取等环节破坏燃烧或爆炸条件 控火:在建筑物内部划分防火分区,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热蔓延扩大 耐火:要求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耐火等级,保证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建筑主要构件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避免建筑结构失效或发生倒塌第一讲第一讲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一、一、 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的分类(一)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一)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1 1、建筑物、建筑物 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统称为建筑物。
2 2、构筑物、构筑物 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统称为构筑物(二)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二)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1 1、民用建筑、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的非生产性非生产性建筑建筑(1)居住类建筑:如宿舍、小区住宅等 (2)公共类建筑:这类筑很多,如商场、医院、学校、体育馆、客运站候车室等等2 2、工业建筑、工业建筑 指工业生产性建筑(各类生产房屋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房屋),如厂房和库房、发变配电建筑等3 3、农业建筑、农业建筑 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各类供农牧业生产使用的房屋)(三)按建筑结构分类(三)按建筑结构分类1. 1. 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是指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2.2.砖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是指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3.3.砖混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 是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4.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5.5.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建造。
(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和使用材料分类(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和使用材料分类1 1、砌体结构、砌体结构 是指竖向承重部分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 一般多层建筑常一般多层建筑常采用该结构采用该结构2 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维墙体不承重而只起维护和分隔作用护和分隔作用 该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满足各类建筑不同的使用和生产工艺要求,因此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3.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4.4.特种结构特种结构 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该结构形式建造(五)按建筑高度分类(五)按建筑高度分类1 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高层民高层民用建筑用建筑高层工高层工业建筑业建筑超高层超高层建筑建筑居住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公共建筑: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高度超过100m的综合建筑2 2、、单层、单层、多层建筑多层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建筑:单层、多层建筑是指9层及9层以下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厂房、库房:厂房、库房:建筑高度>24m的 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m 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m3 3、、地下建筑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
(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难度等进行分类名称名称一类一类二类二类居住建筑居住建筑1919层及层及1919层以上的住宅层以上的住宅1010层及层及1818层的住宅层的住宅公共建筑公共建筑1 1、医院、医院 1 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住楼、图书馆、书库 2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室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室 3 3、建筑高度不超过、建筑高度不超过50m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等2 2、高级旅馆、高级旅馆3 3、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50m50m或或24m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以上部分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过1000m1000m2 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融楼4 4、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50m50m或或24m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超过1500m1500m2 2的商住楼的商住楼5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室、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室7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8 8、藏书超过、藏书超过100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10、建筑高度超过、建筑高度超过50m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科研楼、档案楼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GB50045---1995((20052005修订)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GB50016---2014民用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别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别二、建筑物的构造二、建筑物的构造 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或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柱、楼地层、楼梯、门窗楼梯、门窗和屋顶和屋顶等六大部分组成(一)基础(一)基础 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地下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应该坚固、稳定、能经受冰冻和地下水及其它化学物质的侵蚀二)墙或柱(二)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外墙作围护构件,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内墙主要分隔空间,保证环境舒适墙体有保温、隔声、防水作用女儿墙女儿墙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依国家建筑规范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2m。
不上人屋面女儿墙一般高度为0.6m 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三)楼地层(三)楼地层 建筑物水平承重构件承受水平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墙或柱楼地层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 耐磨和隔声性能四)楼梯(四)楼梯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五)门和窗(五)门和窗 非承重构件门作内外连通和分隔房间用;窗作采光、通风、分隔、眺望用;并具有一定保温、隔声作用,特殊的还有防火功能六)屋顶(六)屋顶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可抵御雨、水、冰、雪、雹、光等自然界的影响并可防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第二讲第二讲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通常,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将其火灾发展分成初起、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一)火灾初起阶段(一)火灾初起阶段 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火灾好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
持续时间为5min-20min 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火灾初起燃烧面积小,用少量的灭火剂就可以把火扑灭,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 消防对策:消防对策: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设备,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散的有利时机,初起阶段时间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二)火灾发展阶段(二)火灾发展阶段(成长发展阶段)(成长发展阶段)(1)室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过渡的阶段 (2)特点:温度升高很快,火灾蔓延到其他部分;对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火灾持续时间取决于室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通风条件 (3)轰然: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然是室内火灾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具有突发性 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从成长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三)火灾猛烈阶段(三)火灾猛烈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1 1)特点:)特点:室内所有可燃物猛烈燃烧;并出现持续高温这阶段的延续时间与起火原因无关,而主要决定于室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通风条件 ((2 2)消防对策:)消防对策:①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控制火灾范围,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 ②选用耐火程度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防止建筑倒塌破坏。
③组织强大的灭火力量(四)火灾衰减阶段(四)火灾衰减阶段(熄灭(熄灭阶段阶段)) (1)特点:室内可燃物减少,温度开始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是进入熄灭阶段的标志 (2)消防对策: ①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和倒塌破坏 ②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物蔓延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 建筑火灾蔓延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燃烧,热的传播、热的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的1 1、、热传导热传导特点: A、热量必须经导热性能好的建筑构件或设备 B、蔓延的距离较近 通过热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其规模有限2 2、热辐射、热辐射 相邻建筑物之间以及起火房间内部燃烧蔓延的主要方式,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3 3、热对流、热对流 是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对流,造成火势扩大(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研究火灾蔓延途径是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
烟火从起火房间的门窜出后,首先进入室内走廊,如果与起火房间依次相邻房间内的门没关闭,就会进入这些房间,将室内物品烤燃如果这些房间的门没开启,则烟火要待房间的门被烧穿以后才能进入即使在走道和楼梯间没有任何可燃物的情况下,高温热对流仍可从一个房间经过走道传到另一房间水平方向蔓延速度可达0.5~1.0m/s造成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和原因包括:((1 1)未设防火分区)未设防火分区 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2 2)洞口分隔不完善)洞口分隔不完善 常见的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户门为可燃的木质门,火灾时被烧穿;普通防火卷帘无水幕保护,导致卷帘失去隔火作用;管道穿孔处未用不燃材料密封等,都能使火灾从一侧向另一侧蔓延((3 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有不少装设吊顶的建筑,房间与房间、房间与走廊之间的分隔墙只做到吊顶底部,吊顶上部仍为连通空间,一旦起火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且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灾情扩大。
就是没有设吊顶,隔墙如不砌到结构底部,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也会成为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的途径((4 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可燃构件与装饰物在火灾时直接成为火灾荷载,由于它们的燃烧因而导致火灾扩大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建筑物内部有大量的电梯、楼梯、设备等竖井,这些竖井往往贯穿整个建筑,若未作周密完善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烟火就可以通过竖井垂直方向蔓延到建筑的其他楼层 主要途径:火灾通过楼梯间、电梯井及其他竖井蔓延 垂直方向蔓延速度可达3~5m/s3 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 现代建筑中,从起火房间窗口喷出的烟气和火焰,往往会沿窗间墙及上层窗口向上蹿越,烧毁上层窗户,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使火灾蔓延到上部楼层若建筑物采用带形窗,火灾房间喷出的火焰被吸附在建筑物表面,有时甚至会卷入上层窗户内部4 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通风管道蔓延火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风管道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的空间(房间、吊顶、内部、机房等)蔓延;二是通风管道把起火房间的烟火送到其他空间,使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吐出来,造成大量人员因烟气中毒而死亡。
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处,一定要设置具有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处,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第三讲第三讲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的分类一、建筑材料的分类(一)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一)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 建筑材料按材料的化学构成不同,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1 1、无机材料、无机材料 无机材料包括混凝土与胶凝材料类、砖、天然石材与人造石材类、建筑陶瓷与建筑玻璃类、石膏制品类、无机涂料类、建筑金属及五金类等 无机材料一般都是不燃性材料无机材料一般都是不燃性材料2 2、有机材料、有机材料 有机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有机涂料、装修性材料等 它的特点是质量轻,隔热性好,不易发生裂缝和爆裂等 热稳定性比无机材料差,一般都具有可燃性 3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结合起来的材料复合材料一般都含有一定的可燃成分复合材料一般都含有一定的可燃成分复合复合材料材料复合类型复合类型举例举例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复合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复合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轻金属夹芯板轻金属夹芯板(二)(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 建筑材料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不同,分为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一一)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依据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它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二)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根据材料燃烧火焰传播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速率、材料燃烧热释放量、材料烧烟气浓度、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等材料的燃烧特性参数,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1、、A2A2、、B B、、C C、、D D、、E E、、F F七个级别七个级别 1 1、、A1A1级材料:级材料:A1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料等 2 2、、A2A2级材料:级材料:A2级材料是指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它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属材料等 3 3、、B B级材料:级材料:B级材料是指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本身单独不会导致轰燃。
如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 4 4、、C C级材料:级材料:C级材料是指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 5 5、、D D级材料:级材料:D级材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此外,它还能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 6 6、、E E级材料:级材料:E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7 7、、F F级材料:级材料:F级材料是指未作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和不符合A1、A2、B、C、D、E级的材料如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 一、一、学校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学校火灾事故主要原因第四讲第四讲 学校火灾原因及其特点学校火灾原因及其特点 1、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 2、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 3、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夹板、热得快、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 4、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5、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6、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二、二、学校火灾事故主要学校火灾事故主要特点特点 1 1、学校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
学校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 学校是人员集中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2000年以来,全国学校(含幼儿园)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共造成63人死亡,1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上亿 2 2、学校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学校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 学校火灾中的未成年人死伤往往会给多个家庭,几代人造成心灵上的巨大创伤,致使家庭破裂,也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 3 3、学校火灾易发时间大多在夜晚学校火灾易发时间大多在夜晚 学校为防盗或治安需要,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如给学生宿舍的窗户加装防护栏,楼道出口安装防护用的铁栅栏有的寄宿制中小学采取封闭式管理,禁止学生随意外出,学生管理者为图省事,在学生就寝后将宿舍楼出口上锁 4 4、学校火灾易发部位在学生宿舍学校火灾易发部位在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校火灾隐患最突出所在,学校疏于对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在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存在乱拉乱接电线、违章用电、宿舍内吸烟、蜡烛照明、熏蚊、楼道不畅通和消防器材配备不齐全等问题 5 5、、学校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师生员工缺乏学校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师生员工缺乏逃生自救训练是难逃厄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逃生自救训练是难逃厄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学校很少或从来没有组织对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应急疏散和逃生自救教育培训,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一旦遇到火灾就惊慌失措,局面彻底失控 当我第一个发现起火后怎么办???大声呼喊打报警小火灭火共同灭火迅速撤离搬走贵重物件 青少年青少年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民族的希望,望,做好学校做好学校消防消防安全工作,让火灾远离安全工作,让火灾远离青青少年学生,少年学生,是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和学校对国家、学校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义务,这也,这也是我们为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之奋斗的目标!!。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