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4.docx
3页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4 中班科学活动昆虫捉迷藏4教案关键包含了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策略,活动关键,活动难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事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事的爱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昆虫捉迷藏4教案吧 幼儿园 教学理论依据: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儿童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根本,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同时科学是严谨的,所以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昆虫的自卫防身方法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个“保护色”,其它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教学策略: 1、采取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经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经过捉迷藏游戏,寻求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经过录像,直观的展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事,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4、采取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事的爱好; 5、采取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事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事的爱好 活动关键: 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难点: 了解“保护色”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经有经验 伴随音乐《春天》演出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求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 1 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求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 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事 1 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 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它动物的自我保护措施 1 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 2 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