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37989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16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张俊喜 陈永明 成晓松 韦仁权 王凯 李红阳 顾慧玲 孙星星 高波 周加春Reference:总结江苏省盐城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稻田蜘蛛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控虫作用,明确非化防措施的防病控虫效果,筛选对水稻各病虫的高效安全药剂品种和关键防控技术,集成具有“保蛛控虫,精准防病”特色的水稻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在田间得到成功应用Keys:盐城市;水稻病虫害;蜘蛛;危害规律;发生特点;绿色防控S43511: A:1002-1302(2017)21-0094-06收稿日期:2017-03-3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20080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09169、BK20141264);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5)1054]作者简介:张俊喜(1966—),男,江苏盐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用研究Tel:(0515)68668961;E-mail:[email protected]通信作者:高波,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安全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水稻病虫害的防控一直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2006年我国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新理念1],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病虫防控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保证水稻生产安全,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健康,是生产所需,形势所趋江苏省盐城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6万hm2以上,水稻生产在盐城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病虫防控是保证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一关20世纪80年代前后盐城市水稻主要内源性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外源性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进入21世纪以来,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有灰飞虱(致病毒病)、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瘟病、纹枯病;次要病虫害有稻曲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恶苗病、细菌性基腐病、稻蓟马、大螟、稻叶蝉、二化螟等,稻纵卷叶螟、灰飞虱分别于2003年、2004年在盐城市严重发生由于忽视农业、物理措施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控制作用,部分水稻田的化学防治次数高达10次,农药用量和次数提高,环境污染趋重,恶化了稻田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稻田自然生物种群的平衡,农药残留压力增大,对人畜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此外,稻田农药用量和次数增加,致使水稻病虫抗药性上升较快,其病虫害发生程度并未因此減轻,亟需改进并完善原有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提高水稻生产安全,降低农药残留,减轻环境污染,推进水稻生产从保量向保质过渡,从无害化生产向绿色生产发展从2005年起,笔者就着手调查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规律,研究多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水稻主要病虫的“农业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并在生产上取得了实效1水稻病虫发生危害规律11主要病虫发生危害规律盐城市常发、重发的水稻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111稻瘟病根据稻瘟病危害的生育期和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节瘟,其中以穗颈瘟发生最严重,损失巨大苗瘟发生危害不严重,直播稻田很少发生,少数感病品种在秧田偶尔发生药剂浸种可极大程度上减轻苗瘟的发生,一旦发生苗瘟要立即喷药防控,否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死苗叶瘟的发生与田间菌源量的关系十分密切,2009年以前盐城市盐都区的稻田很少有叶瘟发生,自水稻收割秸杆全量还田以来,稻瘟病病菌田间菌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叶瘟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14年、2015年是近10年的严重发病年份,须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轻危害,减少后期田间菌源量,降低穗颈瘟的发生程度。

      2014年发生的穗颈稻瘟病具有盐城市近30年以来最严重的病情,发生的时间早、范围广、危害重,但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大穗颈瘟重发的水稻品种有华粳7号、糯稻、淮稻5号(直播稻)、华粳5号、津稻007等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水稻破口期至齐穗期碰到近50年不遇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品种不抗病,此外与生育期也有关,生育期越迟发病越严重,盐城市大丰区的病穗率表现为直播稻﹥机插稻﹥人工移栽稻,直播稻的病穗率是人工移栽稻的7倍,机插稻的病穗率是人工移栽稻的4倍2016年夏季气温较高,8月中旬高温少雨,平均气温比历史平均气温高32 ℃,2016年穗颈稻瘟病没有发生112纹枯病盐城市水稻纹枯病一般从水稻分蘖末期开始发生,拔节孕穗到抽穗期是发病危害高峰期,到蜡熟期逐渐停止直播稻生长前期纹枯病发病率低,后期发展快,发病高峰期在8月末9月初,后期发病严重程度超过移栽稻113稻飞虱在盐城市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等3种灰飞虱为内源性害虫,能在当地越冬,常年发生5代,其传播病毒病的危害超过其直接危害,对水稻的危害主要是1代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从麦田迁飞到稻田)和2代若虫传播病毒病(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以1代灰飞虱发生量最大,也是传播病毒的重要世代,2代灰飞虱卵孵盛期常年在6月15日,早发年份在6月10日,迟发年份在6月25日2代灰飞虱对水稻的直接刺吸危害较小,主要是传播水稻病毒病而造成较严重的危害直播稻田正常6月10—15日播种落谷,一般年份可避开2代灰飞虱的发生危害;移栽稻5月上旬落谷播种,至6月15日正适龄移栽,秧苗在4叶期左右极易感染病毒病因此,机插稻、移栽稻应在6月中旬防治2代灰飞虱,避免感染病毒病灰飞虱不耐高温,夏季高温可抑制其发生危害,3代灰飞虱在田间发生量较少4代灰飞虱的直接危害在水稻抽穗后,影响灌浆,导致水稻千粒质量降低,瘪谷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2006—2009年在盐城市局部地区曾出现后期灰飞虱危害,导致稻谷霉污目前盐城市机插稻、移栽稻秧田覆盖防虫网,避开或阻隔了灰飞虱危害高峰期,加之2010年以来灰飞虱带毒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对水稻生长中前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较轻endprint褐飞虱为盐城市主要迁入害虫之一,常年发生4代,穗期发生的4代褐飞虱为盐城市主害代褐飞虱的发生量与迁入基数、气温适宜程度密切相关,凉夏暖秋、多雨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褐飞虱种群增殖和危害;另外,褐飞虱的发生量与短翅型成虫发生的时间及数量也密切相关,褐飞虱大发生的年份短翅型成虫发生量也较大。

      由于褐飞虱繁殖力强,即使迁入量不多,也可造成局部重大危害4代褐飞虱卵孵盛期常年在9月10日,早发年份在9月5日,迟发年份在9月20日9月水稻已灌浆结实,4代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秆,危害严重时水稻茎秆基部黑褐色,继而全株枯萎,出现“冒穿”现象水稻受害后,千粒质量降低,因瘪谷率增加而减产2006年盐城市褐飞虱特大发生,局部水稻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白背飞虱也是盐城市的迁飞性害虫,迁入始见期为5月下旬,主迁入期为6月至7月中旬,成虫在田间迁入定居后即成优势种群,发生危害盛期在7—8月,在盐城市常年发生4代白背飞虱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大,生长发育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以3代发生较重,2、4代次之2012年盐城市建湖县白背飞虱特大发生,是有历史资料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部分失治田块8月中旬出现“冒穿”现象114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盐城市主要迁入害虫之一,2代卵孵盛期常年在7月15日,早发年份在7月5日,迟发年份在7月25日进入7月份,水稻开始分蘖,由于水稻植株前期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其发生危害对产量影响不大3代稻纵卷叶螟主要在水稻孕穗期发生,一般年份发生偏重,水稻受害后,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幼穗的分化发育。

      受害严重的水稻植株明显矮缩,上部2张功能叶片和稻穗不能正常抽出,成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等产量指标均明显下降4代稻纵卷叶螟主要在水稻破口抽穗至灌浆乳熟期发生,上部3张功能叶片是重点受害部位,水稻植株受害后直接影响穗粒的灌浆结实,对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影响较大,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2013年盐城市建湖县的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量远高于移栽稻田,其受害程度也较高江苏省东台市调查研究表明,适宜4代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取食生存的临界水稻生育期在水稻破口后20 d左右3]卵孵高峰出现在水稻破口至扬花阶段,药剂防治宜早不宜迟,力争把初孵幼虫消灭在卷叶之前适生临界期以后,水稻组织老健,叶片硅质化程度高,气温逐渐下降,初孵幼虫自然存活率极低,难以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危害,可以放宽防治指标2003年、2007年、2008年盐城市3代和4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12次要病虫的发生危害规律121次要病害1211稻曲病稻曲病在穗部谷粒造成危害稻曲病不但影响水稻产量,而且病粒中含有有毒物质和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稻曲病一旦发生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盐城市在2009年局部严重发生,2010—2013年零星发生,2014年、2015年偶见稻曲病发生,2016年没有发生。

      水稻破口前后降水偏多、温度偏低将加重稻曲病的发生程度;籼稻品种比粳稻品种较感稻曲病1212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2种病毒病,病毒病曾对盐城市水稻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2003—2006年盐城市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苗期显症发病,常导致秧苗枯死,分蘖期发病,病株分蘖减少,重病株多数整株死亡,穗期发病,病穗畸形、不实,但苗期发病较多、较重,拔节后发病率较低2007—2009年黑条矮缩病严重发生,水稻秧苗期染病后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分蘖期感病,病株成丛矮缩,分蘖增多,叶片僵直,心叶抽生缓慢;水稻灌浆期感病,穗颈缩短,形成包颈穗或半包颈穗,结实率差,穗小、秕谷多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高峰呈明显的多峰型(7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病高峰,8月上旬为第2个发病高峰,8月下旬为第3个发病高峰),而黑条矮缩病一般呈单峰型(7月20日左右为发病高峰)不同水稻品种之间黑条矮缩病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盐城市盐都区调查研究表明,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武育粳3号等品种较易感水稻黑条矮缩病,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华粳5号、郑稻18、镇稻99、连粳4号等4]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耐病性较好。

      近5年来,由于灰飞虱发生量下降,带毒率降低,抗耐品种的推广以及农业、物理防治措施的应用,化学防治的加强等,病毒病整体发生程度呈下降趋势1213种传病害恶苗病:带菌种子是此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越冬若不进行药剂浸种,病种上的病菌可污染無病种子,带菌稻种播种后,潜伏在种子内的菌丝或附着在种子上的分生孢子萌发,从芽鞘侵入,引起幼苗发病恶苗病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徒长,发病苗比健苗高13左右,植株细弱,有些病株会枯死分蘖期发病症状表现为节间明显伸长,近地面的几个茎节上长出倒生的不定根穗期发病少数未枯死病株不能抽穗或不完全抽穗或提早抽穗,穗小且结实少随着盐城市机插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机插稻、移栽稻稻种浸种催芽时,病菌极易侵入,加之恶苗病对咪鲜胺产生抗药性,JP3]恶苗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定要做好药剂浸种该病一旦发生,无药可救干尖线虫病:2000—2010年,干尖线虫病给盐城市局部地区水稻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2010年后少有发生,危害较轻,2014年在少数田块发病较重种子带菌是干尖线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水稻整个生育期间均有可能受到线虫的侵害,但主要在种子露白播种至秧苗3叶期受到危害。

      受线虫侵染的植株在幼苗期一般没有症状,拔节孕穗后大部分不表现症状,少部分可表现明显的症状,症状主要集中在水稻上部叶片的剑叶和倒2叶上,一般稻叶尖端处干缩扭曲,颜色枯白,病健交界处有褐色弯曲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