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学下肢骨.ppt
15页四、下肢骨及其连接 (一)下肢骨 课的任务: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和数目;掌握下肢各骨的名称;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下肢骨构成下肢骨构成pp包括下肢带骨和自包括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侧共有由下肢骨两侧共有6262块 pp下肢带骨包括两侧下肢带骨包括两侧的髋骨自由下肢的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大腿骨(股骨包括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胫骨)、小腿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骨、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跗骨、跖骨和趾骨)以及髌骨、骨)以及髌骨、1 1 1 1、下肢带骨、下肢带骨、下肢带骨、下肢带骨 下肢带骨由两侧的髋骨组成,属不规则骨该骨由髂骨(髋臼上半下肢带骨由两侧的髋骨组成,属不规则骨该骨由髂骨(髋臼上半部以上)、耻骨(髋臼前下部以上)、耻骨(髋臼前下1/41/4及其相连部分)和坐骨(髋臼后下及其相连部分)和坐骨(髋臼后下1/41/4及及其相连部分)连结而成,其相连部分)连结而成,1919岁以前由软骨连结,以后软骨骨化融合为一岁以前由软骨连结,以后软骨骨化融合为一块髋骨三骨结合处为髋臼(与股骨头相关节),其前下方有一大孔,块髋骨三骨结合处为髋臼(与股骨头相关节),其前下方有一大孔,称闭孔。
称闭孔 (1)(1)髂骨髂骨 —— ——位于髋骨的上部位于髋骨的上部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部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部髂骨翼:髂骨上部,较扁略呈扇形其上方边缘厚而粗糙,称髂骨翼:髂骨上部,较扁略呈扇形其上方边缘厚而粗糙,称髂髂嵴嵴髂嵴的前端突出部分,称髂嵴的前端突出部分,称髂前上棘髂前上棘(骨盆宽度与下肢全长两(骨盆宽度与下肢全长两个指标的测量标志),其下方的突起,称个指标的测量标志),其下方的突起,称髂前下棘髂前下棘髂嵴后端的髂嵴后端的突起,称突起,称髂后上棘髂后上棘,其下方的突起称,其下方的突起称髂后下棘髂后下棘髂后下棘的下方髂后下棘的下方有一坐骨大切迹有一坐骨大切迹 髂骨翼的外面粗糙不平,称髂骨翼的外面粗糙不平,称臀面臀面,为臀肌附着处髂骨翼的,为臀肌附着处髂骨翼的内面光滑凹陷,称内面光滑凹陷,称髂窝髂窝髂窝后方有一关节面,称髂窝后方有一关节面,称耳状面耳状面(与骶(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有骨的耳状面相关节)耳状面后方有髂粗隆髂粗隆髂窝的下方有一弓髂窝的下方有一弓形骨嵴,称形骨嵴,称弓状线弓状线髋骨髋骨(2)(2)耻骨耻骨 耻骨位于髂骨的下前方。
在髋臼前内下方有较细的骨支,称耻骨位于髂骨的下前方在髋臼前内下方有较细的骨支,称耻骨耻骨上支上支耻骨上支向下后转折形成的骨支,称耻骨上支向下后转折形成的骨支,称耻骨下支耻骨下支在耻骨上、下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有支移行处的内侧面,有耻骨联合耻骨联合面;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上缘,面;在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上缘,有一突起、称有一突起、称耻骨结节耻骨结节 (3)(3)坐骨坐骨 坐骨位于耻骨的后方在髋臼的后下方,有一粗大的骨支,称坐骨位于耻骨的后方在髋臼的后下方,有一粗大的骨支,称坐坐骨体骨体坐骨体转折向前移行的骨支,称坐骨体转折向前移行的骨支,称坐骨支坐骨支在坐骨体和坐骨支移在坐骨体和坐骨支移行处,有一肥厚粗糙的结节,称行处,有一肥厚粗糙的结节,称坐骨结节坐骨结节 髋臼髋臼————由髂骨体、耻骨体和坐骨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很深的关节由髂骨体、耻骨体和坐骨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很深的关节窝 闭孔闭孔————由耻骨和坐骨共同围成的一个大孔,有闭孔膜封闭着,由耻骨和坐骨共同围成的一个大孔,有闭孔膜封闭着,膜上有肌肉附着膜上有肌肉附着。
2 2、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 (1) (1)大腿骨大腿骨————股骨股骨 —— ——人体最长的骨,分为上下两端和人体最长的骨,分为上下两端和骨体三部分骨体三部分ØØ上端上端 股骨头:股骨头:股骨最上端向内侧上方突出股骨最上端向内侧上方突出的球状关节面的球状关节面 股骨颈:股骨颈:股骨头下外方较细的部分股骨头下外方较细的部分 大转子大转子:股骨颈外侧上方较大的突起,:股骨颈外侧上方较大的突起,是测量自由下肢长的骨性标志是测量自由下肢长的骨性标志 小转子:小转子:股骨颈的内侧下方偏后处,股骨颈的内侧下方偏后处,较小的突起较小的突起 两转子间前方有转子间线,后方有转子两转子间前方有转子间线,后方有转子间嵴 颈干角:颈干角:股骨颈与体之间形成的钝角股骨颈与体之间形成的钝角(约(约130130°°),可增加下肢运动范围可增加下肢运动范围 ØØ股骨体:股骨体:上部圆柱形,下部三棱柱形,并稍向后弯曲,上部圆柱形,下部三棱柱形,并稍向后弯曲,其后上方有较大的粗糙部,称为其后上方有较大的粗糙部,称为臀肌粗隆臀肌粗隆(臀大肌附着(臀大肌附着的止点),其下方骨体中部有纵行的的止点),其下方骨体中部有纵行的股骨粗线股骨粗线。
ØØ下端:下端:较粗大,两侧的粗糙隆突为较粗大,两侧的粗糙隆突为内上髁内上髁和和外上髁外上髁两上髁下方各有一个向后突出的椭圆骨突,分别叫做上髁下方各有一个向后突出的椭圆骨突,分别叫做内侧内侧髁髁和和外侧髁外侧髁,两髁上有光滑的关节面,参与膝关节的组,两髁上有光滑的关节面,参与膝关节的组成两髁前方关节面相连形成成两髁前方关节面相连形成髌面髌面,亦参与膝关节的组,亦参与膝关节的组成股骨(2)(2)髌骨髌骨————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üü形状:上宽、下尖、前后扁,前面粗糙,后形状:上宽、下尖、前后扁,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üü功能:为构成膝关节的骨之一,其存在加大功能:为构成膝关节的骨之一,其存在加大了股四头肌的力臂,为肌收缩,尤其是伸膝了股四头肌的力臂,为肌收缩,尤其是伸膝动作创造良好的力学条件动作创造良好的力学条件3 3)胫骨)胫骨————是小腿主要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主要的长骨,位于小腿内侧n n上端:上端:粗大,顶端向两侧膨大形成粗大,顶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内内侧髁与外侧髁侧髁与外侧髁,其上有椭圆形的关节,其上有椭圆形的关节面,分别称面,分别称内侧髁关节面和外侧髁关内侧髁关节面和外侧髁关节面节面,与股骨的内、外侧髁关节面相,与股骨的内、外侧髁关节面相对应。
两个关节面之间的突起,称髁对应两个关节面之间的突起,称髁间隆起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隆起,间隆起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隆起,称为称为胫骨粗隆胫骨粗隆(股四头肌附着处)股四头肌附着处)外侧髁的后下方有腓关节面外侧髁的后下方有腓关节面n n胫骨体胫骨体————人体所有长骨骨体最粗大者人体所有长骨骨体最粗大者 呈三棱柱形,胫骨前缘较锐利,在体表可触摸到,其外侧缘也较尖锐,呈三棱柱形,胫骨前缘较锐利,在体表可触摸到,其外侧缘也较尖锐,称骨间缘称骨间缘n n下端:下端:内侧向下突起形成内侧向下突起形成内踝内踝,其内侧有,其内侧有内踝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外侧有与腓骨相连接外侧有与腓骨相连接的凹陷,称的凹陷,称腓切迹腓切迹,底部有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底部有下关节面,与内踝关节面连成一体,共同与距骨相连接,构成踝关节的主要部分相连接,构成踝关节的主要部分4 4)腓骨)腓骨 ————位于小腿外侧,细长形位于小腿外侧,细长形uu上端:上端:腓骨头腓骨头,其内侧上方有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的腓关节面相关节其内侧上方有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的腓关节面相关节uu腓骨体:细长,内侧有骨间缘,与胫骨的骨间缘相对。
腓骨体:细长,内侧有骨间缘,与胫骨的骨间缘相对uu下端:下端:外踝外踝,其内面有一,其内面有一外踝关节面外踝关节面 腓骨头、内踝、外踝都可在体表触摸到,为人体测量的重要标志腓骨头、内踝、外踝都可在体表触摸到,为人体测量的重要标志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 ((5 5)跗骨)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全部为短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全部为短骨,共共7 7块,分别为跟骨、距骨、足舟骨、块,分别为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和骰骨和3 3块楔骨其中跟骨、距骨与块楔骨其中跟骨、距骨与足舟骨在结构与机能中的地位相对足舟骨在结构与机能中的地位相对重要距骨:距骨:位于小腿骨下方,其上面位于小腿骨下方,其上面及两侧共同形成及两侧共同形成距骨滑车关节面距骨滑车关节面(分别与小腿骨的内、外踝关节面(分别与小腿骨的内、外踝关节面相关节)相关节)跟骨:跟骨:最大的一块跗骨,位于足最大的一块跗骨,位于足的后下部,距骨的下方跟骨的后的后下部,距骨的下方跟骨的后端突出部分,称为端突出部分,称为跟结节跟结节,构成足,构成足的最后部,其后部与跟腱相连,下的最后部,其后部与跟腱相连,下部支撑地面。
部支撑地面足舟骨:足舟骨:位于足内侧部,嵌位于足内侧部,嵌于距骨与于距骨与3 3块楔骨之间,其内块楔骨之间,其内侧缘向下的突起侧缘向下的突起————舟骨粗隆舟骨粗隆为测量足弓高度的骨性志为测量足弓高度的骨性志 ((6 6)跖骨:)跖骨:共共5 5块,为小型块,为小型长骨相当于手的掌骨,长骨相当于手的掌骨,但比掌骨粗大第一跖骨但比掌骨粗大第一跖骨特别粗7 7)趾骨:)趾骨:共共1414块,与手块,与手的指骨相似,但较指骨短的指骨相似,但较指骨短小;拇趾骨特别粗壮小;拇趾骨特别粗壮本课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下肢骨的组成、数目;重点讲述了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