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系统优化研究.docx
5页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系统优化研究 王 欣 邹业兵(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摘 要] 本文以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为切入点,试图用系统的观点针对目前传统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健美操教学进行优化,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正常开展健美操课的目的[Keys] 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优化一、健美操教学系统概述1、教学系统及要素教学系统是由师生共同活动组成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系统在实际生活中,教学活动复杂多样,它既不限于课堂,也不限于学校所以教学系统的规模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教学系统的结构要素包括了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物质条件四个方面,它们组成了教学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教学系统得以运行的前提;教学系统的过程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它们形成了教学系统的时间结构,这五个成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结构2、健美操教学系统及要素健美操教学是一种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健美操锻炼,进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形成锻炼习惯的交往活动从认识方面看,健美操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健美操练习形成锻炼能力的过程;从交往实践方面看,健美操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是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由此可见,健美操教学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统一的过程健美操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过程要素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二、对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教学进行优化的分析所谓健美操教学的优化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去研究健美操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能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中发挥出综合功能,从而促进健美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1、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教学现状在对南昌市普通高校的58名健美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12%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健美操教学方面开展很正常,39%的教师认为基本正常,约4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健美操教学开展不正常,影响健美操教学不能正常开展的因素归结起来有四大类:(1)目标不端正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工作量;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完成学分任务,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健美操2)受场地和天气气候限制没有固定的室内上课场所,要么顶着炎炎的太阳,要么吹着大风睁不开眼,非常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碰上下雨的天气,甚至几周都上不了课3)内容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健美操课的教学都是以大众健美操等级套路为主,多少年来一直未变。
4)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单一、陈旧,学生不感兴趣健美操教学内容的传承是以最单调的“教—练”节拍上演的,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的方法(1)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目标的优化增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改变学生完成学分的单一目标,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练习健美操的兴趣,提高注意力、自控力、自信心、进取心和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同学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提高安全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2)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场地设施的优化为避免天气情况等外界因素影响健美操课的正常运行,学校应尽可能的增加在场地器材方面的投入,满足学生正常上课的需求3)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的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并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对健美操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也就是对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容,融合其他健身项目,如拉丁、瑜伽、排舞等等,不断创新新的动作组合,不能只局限于大众健美操等级套路4)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方法的优化在教学方法上,过去学生学习健美操技术动作要经历漫长的技术泛化—分化—自动化过程,而现在要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绪体验,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探究法以及发展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学生独立学习法等5)南昌市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目前,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班级教学和性别分组,而且每一堂课上,每一班级、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时却不能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可增加兴趣分组教学、友伴群体教学、个别教学等组织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组织形式总之,体育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和传统的师生观念,改变以往师生之间教与被教的关系,树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精神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健美操教学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健美操课的开展依赖一定场地器械,学校和各有关部门应该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Reference:[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来自www.lw5U.coM]新版).[M] 2003.1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98.394.396[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199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5[3]李秉德.教学论.[M]2001.9.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2.117.205.240.22[来自www.lW5u.CoM]1[4]吴晓红.试析江苏省中学体育课体操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1997.(4)56[5]郭平.刍议体育教学进程最优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2)37[6]刘波.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3) 277作者简介:王欣(1981—),女,汉,山东滨州人,南昌大学体育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