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省副不省及其它.doc
3页“正”省“副” 不省(外九 则)襄阳纪委程元银干部的职务称谓中有主任副主任、市长副市长的区别,数学上有 3、5 和负 3 负 5 等这里,主任即正主任,3 即正 3,其余类此,都把“ 正” 字省略了虽然如此,却不会 产生岐义但如果省略了“副”(“负 ”)字,那意思就变了所以,在书面 语言或严肃场合中, “正”字可省而“副 ”字绝对不能省略名是实的反映古书上说“道生一,一生二” ,事物的发展中,其对立面的出现或形成一般要晚一些阶级社会前期,官吏的设置是单一的,一职一人,没有副职,最多有些助手、配角之类如皇帝、太守、县令等,从无副职之说到了近代,才有副总统、副局长之类但人们对正职的称呼已相沿成习,不习惯也不需要加个“正” 字这也是为了语言的节俭数学上也是这样起初,人们在认识自然数时,没遇到负数,也就没有正数的概念待出现了负数后,对自然数及其它正数的读法和写法已口熟耳熟笔熟眼熟,一般不需要加个“ 正 ”字正 ”省 “副”不省,是一种 约定俗成,在 逻辑上是不够严密的,所以不具有普遍的意义比较“书记和副 书记” 、“书记和工人”这两条短语,前一个书记指的是正书记,后一个则可能是正书记,也可能是副书记。
后”省“前”不省秦王朝建立于公元前 221 年,毛泽东诞生于公元 1893 年一般地,公元后××年,可简称为公元××年或××年, “后”字可省去但公元前的“ 前” 字却不能省略 还有眼前、前 苏联等例子 有“上” 没有“下”世上有朵英雄花;那本书上是这样说的对这两句话,不能说成“ 世下 ”有没有花, “书下”是怎样说的 这个“ 上”的意思是“在……其间……” ,不同于桌上有 书,地上有水的 “上”字上 ”可以是“下”箱子上涂有漆,泥巴沾在篮球上了对前面两句话中的“上” 字可这样理解:凡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东西,不管它处于该物体的任何部位——上下左右前后,除了直接点出它所在的位置外,都可以说它在该物体“上” 上” 包括了“ 下”及其他,但不能逆推上”“下”同义有这么两句话:把背包(或者其他物资)放在地上,把背包放在地下这里地上和地下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的地面上见“里” 不见“外”盆里盆外,屋里屋外这里“里” 和“外”是相对的,表示范围的方位词但是, “这里、那里、哪里 ”却对 不出个“这外、那外、哪外”来浅”也就是“深” 及其他这里的水不深一点儿,那里的水不浅一点儿。
上面两句话都是说的水浅,或者说不太深,但却用了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深和浅又如“ 这头 牛不高一点儿,那匹 马不矮一点儿” ,两句话的意思一样,都说的是牛和马身体矮小口语中,形容词中的一些反义词,前面用“ 不 ”加以限制,后面再用“一点儿”来 补充,说明量小或量少,那么这对反义词就变成了同义词这就是特定的语言环境前”的双重身份“前 ”字用来表示空间 表示方位时,意义 是确定的而表时间,有时意义则完全相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前” 指过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 又指未来当然这里是把时间比喻成空间了一”的两种用途“一 ”用来表等级、规 格等,有两种相反的意 义有时表示最好或最高,有时表示最差或最低一等奖是最高奖,国家一级企业是最大的企业;而一级工的工资最低,楼房的最低层称做一楼相应地,二三四五等,其用法也同“一” 一样 一定”的“不一定”说某人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这种说法只是部分肯定就是说他不是全部有理,也还有没有道理的地方再则,说某人不一定会干某件事,这种说法也只是部分否定这同时说明他还可能干那件事评论某个人物,说他有一定的长处,其实也是说他有某些短处评论一篇作品,说它有一定的缺陷,其实也是说它有不少被肯定的东西。
这“一定” 其实 就是“不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