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M100M1000M兆以太网电信号编码介绍.doc
5页第 1 / 5 页10/100/1000兆以太网电信号编码介绍1. 10Base-T 以太网编码方法PLS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Manchester 编码方法,即“0”=由“+”跳变到“-”, “1”=由“-” 跳变到“+”, 因为不论是”0” 或是”1”,都有跳变,所以总体来说, 信号是DC平衡的 , 并且接收端很容易就能从信号的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2. 100Base-T 以太网编码方法100 Base -TX(物理层)因为通常100Base-TX的PMD 是使用CAT5线传输,按TIA/EIA-586-A定 义 只能达到 100MHz,而当 PCS层将4Bit编译成5Bit时,使100Mb/s 数据流变成125Mb/s数据流,所以100BaseX同时采用了MLT-3(三电平编码)的信道编码方法,使MDI的5bit输出的速率降低了(MLT-3定义只有数据是“1”时,数据信号状态才跳变,“0”则保持状态不变,以减低信号跳变的频率,从而减低信号的频率) 第 2 / 5 页100Base-Tx的MAC 层在数据帧与帧之间,会插入IDEL 帧(IDEL=11111),告诉网上所连接的终端,链路在闲置但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按CSMA/CD, DTE数据终端机会检测链路是否空闲,才会发送数据)。
事实上链路绝大部分时间,以IDEL“11111”为主,5Bit IDLE“11111”若每个“1”都跳变的话,MDI信号的频率将会是125MHz,但是经过MLT-3编码后,原来的125MHz 变 成31.25MHz 的信号,使 频率变成原来的1/4 FCC要求以太网不能产生过大的EMI,因为链路绝大部分时间是传输IDEL,MLT-3编码会使频率集中在31.25MHz范围,因此,在MLT-3编码前,PCS层会对 数据流进行 伪随机的Scrambling扰码,使“11111”分散,同时将能量与频谱扩散 第 3 / 5 页100Base-T编码方法(传输层)100 Base-X(包括 100 BaseTx与100Base-FX)采用4B/5B编码/解码,PCS(physicalcoding sublayer)将接收MII接口 输入的100Mb/s 码流,每4Bit编译成5Bit码,将原来的100Mb/s编译成125Mbp/s,向MDI 接口输出,解码过程相同),因2e-4只有16个组合,而2e-5有32种组合,冗余的组合其中3个将会用作 为control code控制码--一个用作“IDEL”=“11111”,2个用作SOF(startof frame:J=11100,K=10001,J与K 成对使用),2个用作EOF(endof frame:T=01101,R=00111,T与R成对使用)3. 1000Base-T 以太网编码方法1000Base-T在物理使用5电平4D-PAM 编码,每个电平表示5符号-2,-1,0,1,2中的一个符合,每个符号代表2比特信息(其中4电平中每个电平代表2比特位,分 别表示00,01,10 ,11,还有一个 电平表示前向纠错码FEC),这比二电平编码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能把波特率和所需信号带宽减为原来的一半.但多电平编码需要用多位A/D,D/A转换 ,采用更高的传输信噪比和更好的接收均衡性能.五个符号与电平的映射关系为:-2->-1, -1->-0.5, 0->0, 1->0.5, 2->1, 第 4 / 5 页1000Base-T采用了UTP里所有的4对线,并且同时收发,在全双工的模式下,加上使用4D-PMA5编码方法实现1000MB/s的数据传输率每对线的数据率为100Mb/s,经8b/10b 编码后变为125Mb/s 。
每个Baud波特码元代表两个比特的信息,4对线的总带宽为•125Mb/sX2 X4=1000Mb/s 第 5 / 5 页。
